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美慧

作品数:29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乌鲁木齐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腺癌
  • 17篇乳腺
  • 15篇乳腺癌
  • 5篇蛋白
  • 5篇切口
  • 5篇肿瘤
  • 5篇甲状腺
  • 5篇分子
  • 5篇病理
  • 5篇创伤
  • 4篇细胞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4篇甲状腺癌
  • 3篇单核
  • 3篇单核苷酸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机构

  • 26篇新疆医科大学...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单美慧
  • 24篇马斌林
  • 12篇孙刚
  • 10篇耿中利
  • 8篇董朝
  • 6篇任光辉
  • 6篇马静
  • 5篇李鸿涛
  • 4篇马斌
  • 4篇周梅
  • 4篇王薇
  • 3篇郑玉梅
  • 3篇王晓丽
  • 3篇姚雪梅
  • 3篇罗琳
  • 2篇王岩
  • 2篇木扎帕尔
  • 1篇冷晓玲
  • 1篇陈艳艳
  • 1篇王江涛

传媒

  • 8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中国实验室外...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地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特点的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3月一2009年9月期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319例可手术I^ID期TNBC和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搜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月经及生育状况、病理资料、治疗情况并进行随访,分析TNBC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特征。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生存分析使用Log-rank检验。结果319例乳腺癌患者共随访9〜8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其中TNBC共103例,Luminal型乳腺癌共216例。与Luminal型乳腺癌相对比,TNBC病理结果为单一成分比混合成分更常见(P=0.025),其中髓样癌更多为TNBC(P=0.000)o TNBC中原发肿瘤大于T1的患者多于T1患者(P=0.036),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中Ki-67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nm23表达为阴性者较多(P=0.006)。TNBC和Luminal型乳腺癌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分别是91.1%和96.7%,5年OS分别为86.9%和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o TNEC和Luminal型乳腺癌3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分别是79.9%和92.5%,5年DFS分别为76.0%和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影响TNBC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族别、nm23的表达情况和病期(P V0.05)。结洽TNBC具有病理成分单一,肿瘤体积大,nm23表达缺失,无病生存率较低,在维吾尔族中更易复发和转移的特点。
单美慧李鸿涛罗琳姚雪梅马斌林马静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磷酸化mTOR及其下游分子4EBP1和S6K1在浸润性乳腺癌细胞中的定位表达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磷酸化mTOR及其下游分子4EBP1和S6K1在浸润性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部位。方法随机选取于2005年3月—2009年9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285例乳腺癌患者,挑选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蜡块,重新切片,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磷酸化mTOR及其下游分子4EBP1和S6K1在细胞中的表达部位。结果在285例癌组织切片中,p-mTOR、p-4EBP1和p-S6K1的染色阳性例数分别为279例、161例和226例;在285例癌旁组织切片中,p-mTOR、p-4EBP1和p-S6K1的染色阳性例数分别为239例、81例和136例。p-mTOR在癌组织中表达定位于细胞核有1例,细胞浆有270例,核浆共表达有8例,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定位于细胞核有0例,细胞浆有234例,核浆共表达有5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554);p-4EBP1在癌组织中表达定位于细胞核有3例,细胞浆有45例,核浆共表达有113例,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定位于细胞核有1例,细胞浆有6例,核浆共表达有74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S6K1在癌组织中表达定位于细胞核有3例,细胞浆有28例,核浆共表达有195例,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定位于细胞核有6例,细胞浆有0例,核浆共表达有130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mTOR信号通路中磷酸化4EBP1和S6K1在浸润性乳腺癌细胞浆中表达增高与乳腺癌相关。
单美慧木扎帕尔.阿不都克热木姚雪梅周梅孙刚马斌林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研究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近期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期间,我院85例保乳手术与138例改良根治术的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病历资料,并进行回访调查。 结果:保...
单美慧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肿瘤保乳手术疗效分析
文献传递
雷帕霉素靶蛋白及其下游分子4E结合蛋白1和核糖体S6蛋白激酶表达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中mTOR及其下游分子4E结合蛋白1(4EBP1)及核糖体S6蛋白激酶1(S6KI)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6例浸润性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磷酸化的roTOR与4EBP1及S6K1的表达,分析i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状况、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原癌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p-roTOR、p-4EBPl和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1%、65.5%、59.5%,显著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mTOR与p-4EBP1及P—S6K1的表达明显相关(r=0.458,P〈0.05;r=0.383,P〈0.05)。(3)在腋淋巴结转移患者中p-mTOR、p-4EBP1、p-S6KI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者的表达与其他各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结论mTOR信号通路中mTOR及其下游分子4EBPI及S6K1的激活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并对促进腋窝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作用。同时作为信号通路中的上游分子,roTOR对其下游的4EBP1及S6K1具有调控作用。
马静单美慧孙刚木扎帕尔董朝任光辉马斌林
关键词:乳腺癌雷帕霉素靶蛋白
颈部2个皮纹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颈淋巴结清扫术对机体血清创伤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颈部2个皮纹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颈淋巴结清扫术对患者机体血清创伤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6,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1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保留皮神经颈淋巴结清扫术(即保留皮神经的Ⅱ,Ⅲ,Ⅳ,Ⅵ区清扫)的58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2组,第1组26例采用颈部2个横行皮纹小切口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第2组32例采用传统颈部"L"形切口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检测并比较2组所有患者的术前1 d、术后1,3,5 d血清细胞因子IL-2,IL-6,CRP的含量。结果:2个皮纹切口与"L"形切口术后第1天血清IL-2含量均有下降,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开始两组均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术后第1天血清IL-6值均升高,术后第3天均有下降,且术后第5天两组均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血清CRP含量术后第1,3天和5天均较术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切口和"L"形切口术前和术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8~40个月未出现局部及颈部淋巴结复发。结论:颈部2个皮纹切口颈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L"形颈淋巴结清扫术相比,对机体血清应激细胞因子影响相当,并不增加创伤性,其在不影响颈淋巴结清扫效果的同时又兼顾了功能与美容,是甲状腺癌保留皮神经的Ⅱ,Ⅲ,Ⅳ,Ⅵ区淋巴结清扫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
耿中利王薇单美慧任光辉董朝马斌林
关键词:淋巴结清扫
新疆维、汉乳腺癌mTOR信号通路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马斌林孙刚单美慧马静
该项目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该研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从蛋白水平分析乳腺癌组织中mTOR信号通路中mTOR及其下游效应分子4EBP1和S6K1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分析乳腺癌组织中S6K1亚细胞定位...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病理学肿瘤防治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Ki-67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增殖抗原-67(Ki-6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完整收集甲状腺临床病理资料共计545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275例,甲状腺良性肿瘤270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甲状腺癌中Ki-67的表达情况,并对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良性肿瘤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27%(251/275)、44.07%(119/270),癌灶与良性肿瘤相比,Ki-67表达明显增高(χ~2=220.28,P=0.00);多灶性甲状腺癌与单病灶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03%和71.83%),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Ki-67表达水平明显增高(χ~2=45.05,P=0.00);淋巴结转移者和未转移者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20%(108/133)、47.18%(67/142),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Ki-67表达水平明显增高(χ~2=36.90,P=0.00),CD56阳性与阴性患者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09%(70/92)、59.44%(107/180),其中CD56阳性组Ki67表达水平明显增高(χ~2=13.05,P=0.01)。结论 Ki-67蛋白在甲状腺癌中表达明显增高,其阳性表达与多灶性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及CD56阳性表达有关,提示Ki-67阳性表达对甲状腺癌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预测意义。
李鸿涛单美慧罗琳马斌林
关键词:甲状腺癌免疫组化
PI3K及其磷酸化蛋白与EGFR在不同亚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孙刚木扎帕尔马斌周梅单美慧郑玉梅董朝王岩马斌林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亚型PI3K信号通路磷酸化
新疆地区维、汉民族妇女散发性乳腺癌BARD1基因突变检测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复杂疾病,高共显的易感基因突变与家族性乳腺癌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疆地区维、汉民族女性散发性乳腺癌患者BARD1基因突变情况及突变位置,以期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随机选取维、汉民族妇女散发性乳腺癌各30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及癌组织与血液标本。应用启动子和外显子测序的方法检测BARD1基因突变,并在血液样本中测序来验证上述结果。结果:⑴维族和汉族散发性乳腺癌患者在生育史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维族有很大比例为非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⑵维族散发性乳腺癌患者BARD1基因突变率为33.3%,而汉族为1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1,P=0.07)。新发现的14个低频SNP全部位于非编码区。⑶血液验证除一个位点rs28997575外,其余43个全部一致,提示突变为生殖细胞突变。结论:维、汉民族的乳腺癌类型有差异,治疗也应区别对待。BARD1基因突变在维族乳腺癌患者中作用可能大于汉族患者,机制可能是增加了乳腺癌易感性。
孙刚王晓丽马斌林耿中利阿力比亚提.艾尼王进单美慧
关键词:散发性乳腺癌DNA测序单核苷酸多态性易感性
触诊、B超和钼靶检查判断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病灶准确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评价临床检查中触诊、B超和钼靶检查判断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病灶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1日—2008年9月1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45例经手术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的女性患者的临床检查和病理资料。记录原发肿瘤和腋窝淋巴结触诊、B超、钼靶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45例患者触诊和病理资料完整,其中522例接受了B超检查,516例接受了钼靶检查。触诊的准确率为59.1%(322/545),B超的准确率为84.9%(443/522),钼靶的准确率为69.8%(360/516),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评价原发肿瘤大小方面,触诊和B超一致(均为T1、T2、T3或T4)的几率为68.0%(355/522),触诊和钼靶一致的几率为35.1%(181/516),B超和钼靶一致的几率为37.4%(185/495),而三者均一致的几率为32.9%(163/495),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判断腋窝淋巴结状况方面,触诊、B超和钼靶与病理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为0.000),三者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164、0.401和0.171(P值均为0.000),灵敏度分别为25%、63%和31%,特异度分别为93%、78%和87%。结论 B超判断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乳腺原发肿瘤的准确性最高。触诊、B超和钼靶判断原发肿瘤大小差异较大,其中B超和触诊结果一致的可能性最大。触诊、B超和钼靶判断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准确性均不高。
单美慧冷晓玲姚雪梅马斌林王薇郑玉梅
关键词:触诊B超钼靶浸润性乳腺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