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梅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GP在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矫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角膜接触镜(rigid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es,RGP)在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矫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20眼)9~16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作为RGP组,以28例(28眼)条件相似的儿童为框架眼镜组。两组均辅以正规弱视综合治疗,观察6个月,对RGP组首次配戴RGP前后的矫正视力及两组1、3、6个月后的视力变化、疗效进行统计学比较,同时观察RGP组的不良反应。结果RGP组首次配戴RGP时RGP矫正视力4.61±0.25,框架眼镜矫正视力4.41±0.23,差异有显著性(t=7.968,P<0.01);经弱视治疗后1、3、6月后,RGP组视力改善明显好于框架眼镜组,RGP组有效率分别为75%、80%、85%,框架眼镜组有效率分别为7.14%、21.43%、28.56%,两组同期疗效比较均具显著性差异(P<0.01,χ2检验)。在随访期间,未发现角膜上皮损伤或角膜感染等并发症。结论RGP在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矫治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与框架眼镜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为弱视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矫治手段。
- 邱芳芳叶梅庄建福潘美华赵虹
- 关键词:弱视屈光参差
- 增视能对屈光性弱视治愈患儿的立体视觉训练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初步评价并分析增视能训练软件对屈光不正性及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后患儿的立体视觉训练的疗效。方法应用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虚拟网络训练软件(增视能)对47例立体视功能异常的弱视治愈患儿进行立体视训练,年龄5—8岁,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29例,屈光参差性弱视18例,矫正视力≥0.8,训练时间3个月。采用颜少明《随机立体检查图》、Lang型和L型立体检查图以及同视机检测其训练前后近立体视、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和远立体视锐度。结果屈光不正组训练前近立体视60″3例,占10.34%;远立体视锐度60″2例,占6.89%;交叉视差达100″4例占13.79%;非交叉视差达100″2例占6.89%。训练后近立体视达60″15例,占51.72%;远立体视锐度达60″11例,占30.03%;交叉视差达100″17例,占58.62%;非交叉视差达100″9例,占24.14%。屈光参差组训练前近立体视60″1例,占5.26%;交叉视差达100″1例占5.26%;非交叉视差及远立体视锐度均无正常者。训练后近立体视达60″9例,占47.37%;远立体视锐度达60″7例,占36.84%;交叉视差达100″10例,占52.63%;非交叉视差达100″6例,占31.58%。治疗前后两组立体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增视能软件能有效改善屈光性弱视治愈患儿的远、近立体视觉;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儿的效果优于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儿。
- 任小军潘美华庄建福叶梅谢仁艺
- 关键词:弱视虚拟现实软件立体视弱视
- 棱镜式透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控制的临床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棱镜式透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控制作用。方法抽取在我院就诊的近视青少年100例配戴棱镜式透镜作为治疗组,并以100例年龄、屈光构成相似的仅配戴普通光学眼镜的近视青少年作对照组,1年后选取右眼对其近视度数上升值进行比较。结果近视度数平均上升值治疗组为(-0.507±0.124)D,对照组为(-0.983±0.568)D,治疗组近视进展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7.947,P<0.01)。观察期间,治疗组未发生外斜视等并发症。结论棱镜式透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有明显的延缓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新方法。
- 邱芳芳叶梅庄建福赵虹
- 关键词:透镜近视青少年
- 视觉虚拟现实训练软件治疗172例5~8岁弱视儿童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初步分析视觉虚拟现实训练软件对5~8岁弱视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5-02/2007-02接受"增视能"训练的5~8岁弱视患儿172例248眼,男97例,女75例。按弱视病因、程度和注视性质分别分组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增视能"训练软件的视觉刺激和视觉精细部分进行训练,时间为6mo。结果:总体治愈率68.1%,好转率23.8%,无效率8.1%。按不同弱视类型分组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斜视性弱视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7.7%,77.4%;轻度、中度、重度弱视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2%,86.2%,61.9%;中心注视和旁中心注视性质总有效率分别为94.0%,60.0%。结论:"增视能"训练软件对各种类型的弱视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及轻度弱视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类型,训练模式趣味性强易于被患儿接受。
- 任小军潘美华叶梅庄建福邱芳芳
- 关键词:弱视
- RGP对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矫治作用探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es.RGP)在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矫治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配戴RGP的28例(28眼)9~16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作为RGP组,并以配戴框架眼镜的28例(28眼)条件相似的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辅以正规弱视综合治疗,观察6too,分别对RGP组首次配戴RGP前后的矫正视力及两组1,3,6mo后的视力变化、疗效进行统计学比较,同时观察RGP组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RGP组的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平均为4.38±0.41,首次配戴RGP当dRGP矫正视力平均为4.60±0.22,差异有显著性(t=10.11,P〈0.01);经弱视治疗后1,3,6mo后,RGP组视力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RGP组分别为68%,82%,86%,对照组分别为7%,21%,28%,两组同期疗效比较均具显著性差异(P〈0.01,χ^2检验)。在随访期间,未发现角膜上皮损伤或角膜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RGP矫治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与框架镜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为弱视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矫治手段。
- 邱芳芳潘美华叶梅庄建福赵虹
- 关键词:弱视屈光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