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林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胸腔镜及常规开胸手术对成人房间隔缺损治疗的临床比较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全胸腔镜下及常规开胸体外循环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的临床对比,研究两种方式行房间隔缺损修补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心血管外科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42例,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分为全胸腔镜组20例及常规体外循环组22例,比较二组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接受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或房间隔缺损修补+三尖瓣成形术,在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无中转开胸,两组患者无院内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全组术后3~5d超声心动图示手术效果满意,患者顺利出院。随访1~23个月,无残余分流,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满意。心功能I级38例,Ⅱ级4例。结论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同样安全有效,且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创伤小,切口美观,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并不增加住院费用。
- 龙超众冯耀光贺大璞王元星吕小林旷文安
-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胸廓切开术
- VEGF-C及MMP-12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探讨两种蛋白的表达与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MLNM)的相关性。方法采集60例NSCL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C及MMP-12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VEGF-C及MMP-12蛋白在NSCLC组织中呈高表达,分别为96.7%(58/60)和91.7%(55/6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χ2=63.83、58.85,P<0.01)。同时,二者在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χ2=20.317、P=0.000,χ2=5.644、P=0.018)。二者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以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但与术后肿瘤病理学分期(PTNM)有关(P<0.05)。在纵隔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VEGF-C与MMP-12蛋白的表达存在相关性(c=0.372,P=0.016)。结论 VEGF-C及MMP-12蛋白在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现象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临床上抑制VEGF-C及MMP-12蛋白的表达有可能为NSCLC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吕小林冯耀光王元星贺大璞雷正文
- 关键词:淋巴结纵隔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基质金属蛋白酶12
-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同期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同期外科治疗,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资料及远期随访资料,其中二尖瓣置换6例,二尖瓣成形2例,主动脉置换1例。合并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中7例用左乳内动脉做血管桥,二支病变中1例用左乳内动脉加大隐静脉做血管桥,1例用左乳内动脉加左桡动脉做血管桥。结果术后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19h,平均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2.6天,出院前行超声检查心功能,射血分数上升0%~20%。发生呼吸功能不全3例,严重心律失常3例,出血再次开胸1例,经治疗均好转。心绞痛不同程度消失,无围手术期死亡,远期随访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积极、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改善心功能,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心肌保护良好,是提高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王元星贺大璞冯耀光韦兵聂军莫靓吕小林
- 关键词:外科学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瓣膜置换术
- 全胸腔镜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胸腔镜下行20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临床效果,总结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经验。方法该院自2014年3月-2016年8月,采用右侧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周围体外循环,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冷血停跳液保护心肌,在右侧胸壁打3孔完成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心脏手术20例,分析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胸腔引流情况、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5~5.0 h,平均(3.8±0.5)h;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8~46 min,平均(29.8±8.2)min;体外循环时间为86~108 min,平均(80.6±11.5)min;呼吸机辅助时间5~8 h,平均(6.0±0.8)h;胸腔引流量100~260 ml,平均(150.0±35.0)ml;术后住院时间6~9 d,平均(6.5±1.2)d。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无残余分流发生,有1例患者腹股沟伤口脂肪液化,予以加强伤口换药处理;1例患者胸腔积气,予以穿刺后好转;1例患者因右侧胸腔粘连改为胸腔镜辅助,患者恢复顺利,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5天超声心动图示手术效果满意,患者顺利出院。随访1~28个月,无残余分流,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心功能均为Ⅰ级。结论全胸腔镜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心脏手术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切口美观,术后引流少,患者恢复快。
- 龙超众冯耀光贺大璞王元星吕小林旷文安
- 关键词:全胸腔镜房缺心脏外科手术微创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及真性动脉瘤1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 总结分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及真性动脉瘤的近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接受TEVAR治疗的118例B型主动脉夹层及8例真性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通过随访及复查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明确术后支架位置、假腔血栓化及远端夹层等情况。结果 Ⅰ期手术成功117例,9例患者因累及主动脉弓部血管,采用分期杂交手术亦获得成功。围手术期死亡6例,死亡率4. 76%。术后并发内漏5例(3. 96%),伤口感染6例(4. 76%),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3. 17%),逆撕A型夹层1例(0. 79%);术后8例失访,其余112例随访1~48个月,3例患者猝死,其余患者均存活,术后复查主动脉CTA示支架无移位,术后近端假腔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及人工血管旁路血流通畅,受累血管血流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TEVAR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及真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技术可靠,安全性较高,杂交手术扩大了其适应证。
- 龙超众冯耀光贺大璞王元星吕小林旷文安邓皓
- 关键词:血管假体植入
- 7-二氟甲氧基-5,4′-二-正辛烷氧基金雀异黄素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7二氟甲氧基-5,4'二正辛烷氧基金雀异黄素(7-difluorom+hoxyl-5,4'-di-n-octylgenistein,DFOG)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二氟甲基化或烷基化得到一系列金雀异黄素衍生物。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梯形条带;Western blot分析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9个金雀异黄素衍生物较先导化合物GEN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中DFOG对A549细胞活性显示最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3.9μmol·L-1。DFOG(2.0、4.0和8.0μmol·L-1)作用48h的细胞凋亡率依次增高。8.0μmol·L-1DFOG处理A549细胞48h导致典型DNA梯形条带形成。8.0μmol·L1DFOG处理A549细胞6h、12h和24h,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而Bax蛋白表达上升。结论 DFOG诱导A549细胞凋亡作用与其增高Bax/Bcl-2比值有关。
- 吕小林向红琳曹建国符晓华冯耀光
- 关键词:肺癌金雀异黄素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