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智勇

作品数:12 被引量:315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地震
  • 4篇地壳
  • 4篇地震台
  • 4篇地震台网
  • 4篇台网
  • 3篇断裂带
  • 3篇远震
  • 3篇远震接收函数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3篇裂带
  • 3篇龙门山
  • 3篇龙门山断裂
  • 3篇龙门山断裂带
  • 3篇接收函数
  • 2篇地壳厚度
  • 2篇地震波
  • 2篇地幔
  • 2篇震波
  • 2篇上地幔

机构

  • 12篇四川省地震局
  • 7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云南省地震局
  • 2篇广东省地震局
  • 2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上海市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陕西省地震局
  • 1篇辽宁省地震局
  • 1篇安徽省地震局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贵州省地震局
  • 1篇吉林省地震局

作者

  • 12篇吕智勇
  • 6篇王椿镛
  • 4篇楼海
  • 3篇常利军
  • 3篇姚志祥
  • 3篇戴仕贵
  • 3篇苏伟
  • 2篇苏国君
  • 2篇曾健
  • 2篇范军
  • 2篇韩渭宾
  • 2篇尤惠川
  • 1篇李红谊
  • 1篇王亚秀
  • 1篇缪维成
  • 1篇吴凤泰
  • 1篇薛振岳
  • 1篇陈天长
  • 1篇秦嘉政
  • 1篇袁松湧

传媒

  • 3篇中国科学(D...
  • 3篇四川地震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内陆地震
  • 1篇地学前缘
  • 1篇防灾技术高等...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1
  • 2篇199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部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下地壳流的深部环境被引量:108
2008年
在青藏高原东部沿30°N布设由26个台站组成的远震观测剖面.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反演方法获得了该剖面下方0~80km深度范围的S波速度结构.反演的结果揭示了沿剖面不同构造块体的地壳速度结构横向变化特征.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北侧的林芝,往东北方向的地壳逐渐增厚;地壳厚度在班公-怒江缝合带为最大值,达72km;进入羌塘地块,减至65km;至巴颜喀拉地块,为57~64km;至四川盆地,仅为40~45km.剖面的巴塘以东部分与2000年完成的竹巴龙-资中人工地震测深剖面重合,由远震接收函数确定的S波地壳结构与由人工地震测深获得的P波地壳结构在莫霍界面和壳内主要界面的深度上有很好的一致性.在羌塘地块和巴颜喀拉地块,沿观测剖面的下地壳(30~60km深度范围内)普遍存在低速异常,而四川盆地下地壳则属于正常的速度分布.剖面通过的各构造单元地壳平均波速比(泊松比):拉萨地块1.73(σ=0.247),班公-怒江缝合带1.78(σ=0.269),羌塘地块1.80(σ=0.275),巴颜喀拉地块1.86(σ=0.294)和扬子地块1.77(σ=0.265).羌塘地块和巴颜喀拉地块具有下地壳S波低速异常、复杂的莫霍过渡带以及地壳高泊松比的特征,预示下地壳物质处于热和软弱状态,这是青藏高原东部存在下地壳流的深部环境.下地壳韧性物质的流动可能起因于从高原内部至外部上地壳内重力势能的变化.
王椿镛楼海吕智勇吴建平常利军戴仕贵尤惠川唐方头L.ZhuP.Silver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部地壳上地幔结构远震接收函数
西昌地区地方震尾波衰减Q值被引量:1
1998年
基于单次散射模型的尾波功率谱分析法,利用西昌遥测台网地震波实时处理系统记录的24个地震数字化波形资料,计算了西昌地区地球介质对应于13个不同频率的QC值。在1.0~20.0Hz频率范围内,以幂函数QC=Q0fn拟合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其中Q0值在43.0~82.4之间,n值在0.24~0.94之间。平均值分别为66.2和0.53。
曾健范军吕智勇
关键词:尾波衰减Q值地震波
各省地震局监测处长谈:2006年监测预报工作
2006年
本刊编辑部孙立新赵建政李建华张波李征西童迎世薛振岳王彬黄晓岗兰从欣黄国华蔡红卫罗远模金赤兵林善民张小虎薛革吕智勇才培拉姆刘维克熊宗龙何文武卢宁王亚秀陈学庭吴凤泰李毓冯书明缪维成李登恒孙继忠
关键词: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事业服务社会基础设施
南北地震带地震强化监测及技术途径——动态虚拟数字地震台网技术被引量:3
2009年
在2004年5~7月采用全新的思路和技术集成实现了南北地震带紧急强化地震观测。其中的4个关键技术集成是:采用了移动通讯技术解决边远山区地震信号实时传输问题、在Internet,中建设VPN(Virtual Private Net)通道解决大型台网之间的数据实时共享问题,采用类LISS数据流形成大型台网地震台站间数据流协议,通过IP到台站技术实现对流动加密台站的远程控制。这4种关键技术的有机集成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地震遥测技术领域中的老大难问题,并在3个月内建成了南北地震带动态虚拟数字地震台网。
杨建思黄文辉徐志强杨周胜吕智勇何少林王海功袁松湧周来顺赵云海
关键词:南北地震带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被引量:37
2010年
根据龙门山及其周边地区(26°~35°N,98°~109°E)的132个台站的宽频带远震记录,使用H-k叠加方法计算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地壳厚度总体变化是:从东向西增加,东部的最小厚度为37.8km,西部的最大厚度是68.1km,其中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壳厚度变化最大,从东南的41.5km增加到西北的52.5km。根据Airy均衡理论,用台站的高程和观测地壳厚度数据求得最小二乘意义下的壳幔密度差为0.649g/cm^3,平均地壳厚度为37.9km。龙门山及其邻近地区基本上处于均衡状态。松潘-甘孜地体北部和西秦岭造山带具有低泊松比(v<0.26),扬子地台的西南部具有低-中泊松比(v<0.27),松潘-甘孜地体南部、三江褶皱带和四川盆地具有中-高泊松比(0.26≤v≤0.29)。该地区的泊松比空间分布不支持青藏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的下地壳流的假说。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及其附近地区的高泊松比(v≥0.30)可以看成是地壳具有较高的铁镁质组分和/或存在部分熔融。该地区下地壳可能是处于富含流体和温度较高的部分熔融状态。松潘-甘孜块体南部的上地壳物质向东运动,受刚性强度较大的扬子地台的阻挡,导致沿龙门山断裂带产生应变积累。当断层被地壳流体弱化,积累的应变能量快速释放,产生汶川M_S8.0地震。
王椿镛楼海姚志祥罗兴华吕智勇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地壳厚度泊松比远震接收函数
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的深部构造环境--远震P波接收函数和布格重力异常的联合解释被引量:72
2008年
对龙门山及其邻近地区20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的记录提取远震P波接收函数,并应用H-k叠加方法,求得每个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以此为约束,进一步作接收函数反演,获得各个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后龙门山与松潘-甘孜地块的地壳速度结构相似,而前龙门山的地壳速度结构则与四川盆地相似.由此说明,中央主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部与扬子地块之间主要的边界断裂.松潘甘孜地块至后龙门山中南部地区存在下地壳低速层,有利于中上地壳物质的滑脱作用.远震接收函数和布格重力异常的分析结果支持龙门山断裂带深部构造为滑脱-逆冲型的论断.在松潘-甘孜地块内可能具有双层的滑脱构造.上层滑脱发生在10—15km的深度上,该滑脱带表现为高温韧性滑脱剪切带.下层滑脱则发生在30km左右的深度上,其下方为青藏高原东部广泛存在的下地壳流.布格重力异常的分析表明,在中上地壳,四川盆地的密度较高,松潘.甘孜地块密度相对较低.龙门山断裂带位于密度较高的一侧,是松潘-甘孜地块向东南方的四川盆地逆冲的结果.在地壳下部,四川盆地为高P波速度和高密度区,表明地壳物质是坚硬的,松潘-甘孜块体是低s波速度和低密度区,表明物质比较软弱.高密度块体阻挡了青藏高原东部下地壳物质向四川盆地下方的流动.受印度板块往北运动的影响,青藏高原下地壳物质向东流动.中上地壳物质向东运动受到刚性强度较大的扬子地块的阻挡,在龙门山断裂带上产生应力集中,导致中央断裂带上应力突然释放,产生汶川Ms8.0级地震.
楼海王椿镛吕智勇姚志祥戴仕贵尤惠川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
几种地震定位程序的定位效果分析被引量:26
2001年
简要介绍了四川地震台网目前使用的 4种近震定位程序 (HYPO81、Gelor -P、GENETIC、LOC91) ,并选取成都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 30次地震事件 ,对 4种定位程序的定位效果作了初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网内及网缘地震 ,HYPO81程序的定位结果要稍优于其它 3种定位程序 ;而对于网外地震 ,4种定位程序得到的结果都不理想。
吕智勇苏国君韩渭宾
关键词:地震台网地震定位遗传算法
青藏高原东缘下地壳流动的地震学证据被引量:9
2006年
在2000年完成的穿过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的深地震测深剖面揭示了川西高原的地壳结构具有地壳增厚(主要是下地壳增厚)、地壳平均速度低等特点,显示地壳的缩短与增厚的碰撞变形特征。根据川西高原上设置各爆炸点的记录截面图共同呈现PmP(莫霍界面反射波)弱能量的特点,推断在川西高原的下地壳介质具有强衰减(Qp=100—300)的性质。利用我国西部地区的宽频带地震台站的面波资料反演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地壳上地幔S波三维速度结构,在周期T=29.2s和T=42.9s的Rayleigh波群速度分布图上,显示了青藏高原东部(包括川西高原)呈现大范围的低速异常。多方面的结果表明,地震学方法为当前流行的下地壳流动模型提供了深部证据。
王椿镛王溪莉苏伟常利军韩渭宾吕智勇戴仕贵
关键词:青藏高原深地震测深面波层析成像下地壳流动
雅江地震与速报技术探讨
2001年
介绍了四川地震速报台网及地震速报处理的基础技术 ,总结了雅江 5 0级、 6 0级 2次中强地震的速报处理经验 ,对如何改进速报工作提出了建议。
吕智勇苏国君
关键词:地震台网地震参数地震速报雅江地震震级
青藏高原东部上地幔各向异性及相关的壳幔耦合型式被引量:71
2007年
对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以及布设在川、滇、藏地区的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网共116个台站所记录的远震SKS波形资料作偏振分析,采用叠加分析方法求得每一个台站的SKS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的时间延迟,获得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近地区的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像.将该地区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观测结果与上地幔各向异性分布相结合作地壳一地幔耦合变形的分析,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内部和高原外部的云南地区具有不同的壳幔变形特征,在高原的东缘地区(大致位于川滇西部的26°-27°N之间)存在一个壳幔变形的横向过渡带.过渡带以南地区的快波偏振方向从滇西南的S60°-70°E逐渐转变到滇东南的近东西向,以北的滇西北部和川西南部,快波偏振方向为近似的南北向.高原内部表现为强壳幔耦合型,高原外部则属于壳幔解耦型.这一横向过渡带与地表的断裂走向不一致,但在地壳和上地幔,其地球物理场(如:地壳厚度,布格重力异常和构造应力方向等)都具有横向过渡的特征.该横向过渡带邻近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在板块边界动力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椿镛常利军吕智勇秦嘉政苏伟Paul SilverLucy Flesch
关键词:上地幔各向异性岩石圈变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