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
-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水与发展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青海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多维尺度配水模型研究
- 2007年
- 针对传统一维配水模型只能考虑1个变量的缺点,用多维尺度(MDS)模型构造了适应复杂流域的包含配水水量、用水区位置和用水区需水概率等变量的多维实时配水模型,并以黄河流域天然径流的配置为例,用MDS配水模型计算了黄河干流节点在一定区域需水概率情况下,天然径流量的配置情况。与传统一维配水模型计算结果相比,MDS配水模型可以分区域计算天然径流量的配置情况,并可以计算区域需水变化情况下各区域水量配置的调配情况。该模型的建立为区域的实时配水决策提供了方法上的参考。
- 吴新黄强邓晓青
- 关键词:黄河流域
- 跨流域调水理论和随机配水模型研究——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为例
-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合理的有力措施。跨流域调水是结构复杂、形式多样涉及多水源、多目标、高维、跨学科、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由于跨流域调水的复杂性、涉及问题的多样性以及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具体情况千变万化,使得目前跨...
- 吴新
- 关键词:水文模型概率分布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 关中地区主要河流丰枯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揭示关中地区主要河流天然径流系列丰枯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合游程理论、Markov过程和时间序列方法,对关中地区渭河干流及其十余条重要支流的丰枯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偏枯状态是关中地区河流的主要状态,大多数河流的单独丰水概率要比单独枯水概率大,而多年连续枯水游程概率大于连续丰水概率,即关中河流较易发生单独丰水年和连续干旱年。这些表明关中地区河流的径流变化大,旱涝并存且干旱缺水问题相对突出。
- 刘招吴新燕爱玲贾志峰朱红艳
- 关键词:水资源河川径流MARKOV过程
- 基于分形维数的汛期洪水分期被引量:2
- 2010年
- 为了研究汛期洪水分期合理的划分方法,引入分形维数理论分析了洪峰散点序列的分维特征,给出了按时间尺度的容量分形维数的具体计算方法。结合某水库入库洪水分期实例,以汛期日最大流量为系列样本进行了分形维数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容量维数算法划分的洪水分期与经验统计方法划分的洪水分期基本一致,但分形方法揭示了隐藏在洪峰散点序列这一复杂现象背后特定的规律性,比经验统计方法更具有定量、客观和计算简便等优点。
- 刘招燕爱玲吴新
- 关键词:分形维数分期洪水汛期水库
- 城市防洪工程效益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针对防洪工程的特点,根据实际发生的历史洪水灾害淹没调查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推导出了工程防洪效益函数。通过蒙特卡罗模拟计算工程使用期的防洪效益,为工程设计阶段和工程竣工时的工程防洪效益分析计算提供了一个可资利用的方法。
- 吴新黄强邓晓青
- 关键词:城市防洪防洪工程
- 三种干旱指数在渭北旱塬应用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在分析标准化降水指数、Z指数和Palmer干旱指数计算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渭北旱塬某测站1953年1月—2008年3月的月降水观测数据资料,分别应用3种指标对渭北旱塬干旱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按标准化降水指数和Z指数划分的干旱等级具有明显的一致性;Palmer干旱指数具有较明确的物理意义,其干旱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在干旱发展过程描述上更为合理;与标准化降水指数和Z指数相比,Palmer干旱指数更适合渭北旱塬。
- 刘招吴新乔长录
- 关键词: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Z指数渭北旱塬
- 黄河干流输水能力对南水北调西线调水量的影响
- 2007年
- 本文针对黄河干流防凌、城市防洪、平滩流量的约束,计算常流量下的干流最大可能输水能力,结合干流节点不同来水频率,得到相应来水频率下的南水北调西线最大可能调水量。可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和调度提供参考。
- 吴新黄强邓晓青
- 关键词:调水量防凌平滩流量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 跨流域调水理论和随机配水模型研究
-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合理的有力措施。跨流域调水是结构复杂、形式多样涉及多水源、多目标、高维、跨学科、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由于跨流域调水的复杂性、涉及问题的多样性以及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具体情况千变万化,使得目前跨...
- 吴新
- 关键词:黄河决策树
- 文献传递
- 防洪工程效益可靠性评价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针对防洪工程的特点,根据实际发生的历史洪水灾害损失调查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出工程防洪效益函数,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工程使用期的防洪效益,并对模拟效益进行了统计分析,为防洪工程效益分析计算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和新方法。
- 吴新黄强邓晓青李梅
- 关键词:防洪工程
- 多随机过程作用下的南水北调西线合理调水量
- 2007年
-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调水量,受多个随机过程的影响。以黄河干流花园口站为例,应用序列运算理论,分析研究了在多随机过程相互作用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合理调水量。结果表明:在花园口站年缺水量、黄河干流输水能力和花园口配水量3个随机过程共同作用下,合理的年调水量应为160亿m3;年调水170亿m3和80亿m3也是可行的方案。
- 吴新邓晓青彭少明乔西现李梅
- 关键词:序列运算理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