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星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喉罩全凭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儿科病人中的应用
- <正>目的:探讨在儿科一些手术中采用经喉罩全凭七氟烷吸入麻醉方法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择期手术患儿36例。所有患儿均采用七氟烷诱导及术中维持采用喉罩气,术中根据患儿心率、血压及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调节七氟烷浓度,保...
- 吴星胡智勇
- 文献传递
- 经喉罩全凭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儿科病人中的应用
- <正>目的探讨在儿科一些手术中采用经喉罩全凭七氟烷吸入麻醉方法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择期手术患儿36例。所有患儿均采用七氟烷诱导及术中维持采用喉罩气,术中根据患儿心率、血压及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调节七氟烷浓度,保持患...
- 吴星胡智勇
- 文献传递
- 经喉罩全凭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儿科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相对成人而言,小儿对麻醉药物起效需要的剂量相对较大,而药物代谢的速度慢、作用时间长。需要全麻的短小手术,要在短时间内拔管并安全回病房,是比较困难的。七氟烷是新型吸入麻醉药,具有较低的血气分配系数,诱导与排除迅速Ⅲ,而喉罩作为一种新型的通气方式,在浅麻醉状态下也能耐受.耐受喉罩比气管内导管所需的麻醉药量少。
- 吴星胡智勇
- 关键词:吸入麻醉药七氟烷儿科病人血气分配系数气管内导管麻醉药物
- 全凭七氟烷吸入及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小儿无肌松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评价全凭七氟烷吸入和七氟烷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麻醉诱导进行小儿无肌松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行择期手术的患儿,年龄1~10岁,平均年龄为(4.2±1.2)岁,体重9~30kg,平均体重为(12.9±3.1)kg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将患儿随机均分为全凭七氟烷吸入诱导组(A组)、七氟烷复合2mg/kg丙泊酚组(B组)和七氟烷复合3mg/kg丙泊酚组(C组)。患儿入手术室后,调节挥发罐刻度至6%,氧流量为5L/min,预充呼吸环路30s后,予面罩吸入七氟烷。待睫毛反射消失,下颌松弛后,A组继续予七氟烷吸入诱导100s后行气管插管;B、C两组先分别静脉注射丙泊酚2、3mg/kg,再继续予七氟烷吸入100s后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即刻及插管后1、3、5min时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插管时的反应。结果所有患儿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插管,仅A组有4例患儿发生呛咳及有体动反应。A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率为45%(9/20),显著低于B组的70%(14/20)和C组的80%(16/20,P值均<0.05)。C组气管插管前即刻的MAP为(75±10)mmHg(1mmHg=0.133kPa),显著低于同组诱导前的(92±11)mmHg(P<0.05)。A组插管后1min的MAP为(104±16)mmHg、HR为(126±14)次/min,显著高于同组诱导前的(89±9)mmHg、(106±10)次/min及同组插管前即刻的(80±10)mmHg和(100±14)次/min(P值均<0.05)。结论七氟烷复合不同剂量(2~3mg/kg)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的过程平稳,可抑制插管反应,为气管插管提供较好的条件。
- 吴星胡智勇
- 关键词:七氟烷丙泊酚吸入麻醉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