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新
-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市肿瘤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细胞肺癌、膀胱癌重复癌1例报道被引量:1
- 2017年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相当普遍,重复癌的发病率日益增加。重复癌病情复杂,易误诊、漏诊,治疗亦相对困难,临床中应提高对重复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期早期治疗,现报道1例重复癌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因"膀胱癌术后2年余"于2015年11月入院。2013年6月患者因"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就诊,CT提示:膀胱内软组织密度影(4.8cm×3.3cm),
- 田玲吴桂新王婷
- 关键词:重复癌膀胱癌小细胞肺癌无痛性肉眼血尿不良生活习惯
- 二甲硅油散在上消化道内镜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38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二甲硅油散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消化内镜镜检中心进行镜检的患者80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进行镜检前给予实验组(n=400)患者二甲硅油散5 g,用纯净水30 ml送服,对照组(n=400)受检前给予纯净水30ml。依据镜检视野的清晰度,将镜检结果分为4个等级(A、B、C和D)并进行评分,同时记录检查所需时间。结果表明实验组受检者胃镜下黏膜视野清晰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镜检时间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硅油散有良好的的祛泡作用,且能缩短镜检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刘晓玲韩杨吴桂新
- 关键词:二甲硅油散上消化道胃镜
- 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对SICU患者镇静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镇静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患者60例,术后予以右美托咪定镇静,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1.00μg/kg,C组)、中剂量组(0.75μg/kg,M组)和低剂量组(0.50μg/kg,L组),负荷时间10min。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镇静效果。监测给药前,给药后5、15、30、60min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各组患者均达到良好镇静效果。C组给予负荷剂量后血压显著下降;L组、M组患者给药后血压有所下降,但随时间推移血压能回升。给药60min后,C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L组及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ICU患者镇静诱导期,给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负荷能达到良好的镇静,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 蒋正英吴桂新张宁袁建国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血流动力学血压清醒镇静
- 内镜干燥用防喷溅袋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内镜清洗后干燥时,防止内镜内液体喷溅的内镜干燥用防喷溅袋。包括铺于操作台上的底板,底板的一端设有盖板,底板的一端端部与盖板的一端端部连接,底板的两侧边与盖板的两侧边相连,底板与...
- 韩杨刘晓玲皮梅王江红吴桂新黎明
- 文献传递
- 体位变化及待检时间差异对二甲硅油散在胃镜检查中消泡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体位变化及不同待检时间间隔对二甲硅油散在胃镜检查中消泡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5月在重庆市肿瘤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A组(平卧,待检15 min),B组(体位变化,待检5 min),C组(体位变化,待检10 min),D组(体位变化,待检15 min),比较4组患者上消化道黏膜视野清晰度,以评价二甲硅油散的消泡效果。结果:行体位变化的患者食管、胃底、胃角及胃窦处的黏膜视野清晰度优于平卧患者(P<0.05)。对于行体位变化的患者,待检间隔时间为10 min的患者胃底、胃体及胃窦部胃镜下黏膜清晰度优于待检间隔时间5 min及15 min的患者(P<0.05)。结论:服用二甲硅油散后行体位变化并间隔10 min后行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黏膜视野清晰度最佳,即消泡效果最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刘晓玲韩杨吴桂新
- 关键词:二甲硅油散胃镜体位变化
- 朗格汉斯细胞肉瘤1例
- 2012年
- 患者男,67岁。因“左颈肿块术后3个月余,复发再次术后1个月余”入院。患者因颈部肿块在外院行肿块活检术,术后病理诊断“淋巴结滤泡反应性增生”。术后双颈部肿块逐渐长大、增多,遂到我院就诊。查体:双颌下、双颈、双锁骨上、双腋窝、双腹股沟均扪及多枚肿大淋巴结.
- 田玲吴桂新
- 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术后病理诊断肿大淋巴结颈部肿块反应性增生活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