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钢

作品数:136 被引量:543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4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5篇血压
  • 24篇动脉
  • 24篇颅多普勒
  • 24篇经颅多普勒
  • 21篇超声
  • 19篇出血
  • 18篇多普勒超声
  • 18篇缺血
  • 18篇颅多普勒超声
  • 18篇经颅多普勒超...
  • 17篇高血压
  • 15篇血管
  • 15篇血性
  • 15篇脑出血
  • 14篇脑血
  • 12篇颈动脉
  • 12篇急性
  • 11篇动脉狭窄
  • 11篇血流
  • 9篇免疫

机构

  • 122篇福建医科大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福建医学院
  • 4篇广州军区武汉...
  • 2篇福建省人民医...
  • 1篇福建省卫生防...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福建省宁德人...
  • 1篇惠安县医院
  • 1篇福建省龙岩市...
  • 1篇解放军163...
  • 1篇福建卫生职业...

作者

  • 128篇吴钢
  • 28篇许国英
  • 25篇郑依勇
  • 19篇魏慧星
  • 11篇陆兵勋
  • 9篇杨锦珊
  • 7篇胡志坚
  • 7篇陈龙飞
  • 6篇张声
  • 6篇许映雪
  • 6篇施清晓
  • 5篇阮琴韵
  • 5篇郑冲
  • 4篇王长连
  • 4篇杨立勇
  • 4篇李世举
  • 4篇陈基
  • 4篇林玮玮
  • 4篇辜秋阳
  • 3篇张小征

传媒

  • 12篇中华神经医学...
  • 7篇国际脑血管病...
  • 7篇中国卒中杂志
  • 6篇中国脑血管病...
  • 5篇中风与神经疾...
  • 5篇第五届全国颅...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医学综述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5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 10篇2006
  • 9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9篇2002
  • 3篇2001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旋多巴中国人群药动学模型的建立
2012年
目的:建立中国人群左旋多巴/苄丝肼复合制剂中左旋多巴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方法:前瞻性收集服用多巴丝肼片的帕金森病(PD)门诊患者稳态谷浓度97例102个血样和健康志愿者13例153个密集血样,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ECD)法测定左旋多巴(LD)血药浓度。应用NONMEM软件进行群体药动学数据分析,Bootstrap重复抽样用于模型的内部验证。另收集20例PD患者22个血样点作为验证组进行模型外部验证,计算最简模型和最终模型对验证组的平均预测误差(MP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数据采用一房室模型拟合,年龄(AGE)对LD清除率有显著影响,性别(SEX)、体质量(WT)、给药剂量(TAMT)、合并用药不影响LD的药动学参数。LD的基础模型为:CL(CL/F)(L.h-1)=18.2×EXP[ETA(1)],V(V/F)(L)=48.4,ka(h-1)=2.13×EXP[ETA(2)];最终模型为:CL(CL/F)(L.h-1)=17.9×(55/AGE)0.59×(EXP[ETA(1)],V(V/F)(L)=47.5,ka(h-1)=2.14×EXP[ETA(2)]。CL、V、ka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17.9 L.h-1、47.5 L、2.14 h-1。Bootstrap重复抽样显示所建立的最终模型稳定、可靠,最终模型对验证组的MPE和MAE较最简模型有显著改善,显示模型有效,且有一定代表性。结论:根据患者的生理用药资料,结合上述模型,可估算个体药动学参数,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林玮玮王长连林翠鸿郭仙忠黄品芳刘亦伟吴钢
关键词:左旋多巴群体药动学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实验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出血急性期中枢及外周血管紧张素受体的表达与血压调控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通过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变化和中枢及外周血管紧张素受体(angiotensin receptors,ATR)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脑出血急性期血压调控与AT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月龄雄性SHR大鼠,将胶原酶注入尾壳核,建立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模型,使用尾袖法监测血压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出血后各时间点脑及肾脏组织与对照组ATR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SHR大鼠脑出血第1天血压明显升高,与出血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明显下降,第7-14天基本恢复至出血前水平;(2)脑组织中AT1R表达上调,第5天达高峰,与出血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14天基本恢复至出血前水平;(5)脑组织中的AT2R和肾脏中的AT1R、AT2R各时间点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HE脑出血急性期血压调控可能与选择性上调脑组织中的AT1R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
侯俊霞吴钢张声林高城施清晓
关键词:近交SHR脑出血血压血管紧张素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临床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中的博弈
高血压是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也被认为是影响预后的重要的危险因素,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何时启动降压治疗、降压幅度和如何选用的药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由于受到长期以来传统思想所认为的'降压可导致脑血流低灌注的损伤'的...
吴钢
文献传递
纳洛酮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及量效关系被引量:7
2005年
周水秀吴钢
关键词:纳洛酮脑缺血性量效关系羟二氢吗啡酮阿片样物质血浆半衰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免疫屏障被引量:3
2007年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cncephalomyelitis,EAE)是一种主要由T细胞介导的,以中枢神经系统(CNSl内小血管周围单个核细胞浸润及白质髓鞘脱失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EAE炎性脱髓鞘的过程有许多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参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尤其是MMP-9、MMP-2是引起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免疫屏障破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介导细胞外基质(ECM)和髓磷脂降解的重要因素。
魏慧星吴钢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2免疫炎性因子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被引量:18
2006年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是指颈动脉血管内膜和中膜之间的垂直距离。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也与多种血管危险因素有关,被认为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良好指标。临床上可借助超声检测颈动脉IMT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或消退,并提供临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依据和疗效判断标准。
吴静吴钢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应用实验性高血压家兔模型研究血压变异性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1、建立血压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家兔模型;2、研究家兔血压变异性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26只新西兰大白兔后分为3组:A组:药物干预组(造模后血压升高:n=12),B组:安慰剂组(造模后血压升高:n=6只)...
漆柳吴钢余聪胡志坚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梗死的影像学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探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 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类型及相关发病因素,以探讨脑梗死发生的可能存在的发病机制。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和门诊的心房颤动并发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影像学资料分析NVAF和瓣膜性心房颤动(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VAF)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类型和相关因素的联系,探讨NVAF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机制。结果VAF和NVAF脑梗死相同的危险因素有:心功能衰竭、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不同的危险因素有:前者与过快的心室率关系密切(Χ^2=7.87,P〈0.01),后者则与高血压、颈动脉斑块、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关系密切(χ^2=8.80,P=0.003;χ^2=17.75,P〈0.01;Χ^2=4.06,P〈0.05;Χ^2=6.50,P=0.01);两者发生脑梗死的类型分布比例不同,前者以主干脑梗死为主(Χ^2=23.98,P〈0.01),后者类型多样,包括主干脑梗死、皮层支脑梗死、分水岭脑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并以分水岭脑梗死多见(χ^2=15.08,P〈0.01)。结论NVAF脑梗死以分水岭脑梗死表现多见,且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相关,提示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可能是其发生脑梗死的重要机制。
冯少丹吴钢
关键词:发病机制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盗血指数评估脑动静脉畸形盗血的初步研究
2004年
目的作者曾推导出一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盗血指数(SI)计算公式,本研究介绍该指数在评价脑动脉畸形(AVM)中盗血现象的应用。方法对16例经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DSA)证实的脑动脉畸形的TCD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直接或间接供血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供)与其相邻血管血流的平均血流速度(Vm邻)的比值Vm供/Vm邻和其相应血流的SI(SI=1-PI1/PI2,PI1为供血动脉的脉动指数,PI2为供血动脉相邻血管的脉动指数)值进行比较分析,并尝试比较SI与AVM大小的关系。结果直接或间接供血动脉的Vm供/Vm邻均与SI值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53,P值均小于0.05;此外,SI与血管畸形大小呈正相关趋势,r=0.48,但P>0.05,提示SI大小可能还与动静脉畸形的类型和血管发育程度有关。结论根据TCD检测的SI值大小,结合DSA检测结果,可对AVM的大小、类型和血管床的发育情况进行分析判定。
吴钢张小征陆兵勋许国英郑依勇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脑动静脉畸形
原发性帕金森病临床异质性的1H-MRS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帕金森病不同临床异质性的苍白球-壳核和丘脑的1H-MRS变化,探讨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对原发性帕金森病临床异质性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IPD患者进行临床异质性分析,根据主要运动症状分为震颤为主...
吴钢曹连平邢振佘德军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