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天文地球更多>>
- 晚清民初闺秀诗评的开创性
- 2012年
- 晚清民初闺秀诗评的批评实绩是在男性批评家和女性批评家合力协作中完成的,它在承继中富有开创性,梁章钜的《闽川闺秀诗话》开地方性闺秀诗评的先河,陈芸的《小黛轩论诗诗》专力用论诗诗的形式来点评众多的闺秀诗作,淮山棣华园主人的《闺秀诗评》展现开放性的批评空间,现代传媒对闺秀诗评的介入,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晚清民初闺秀诗评实现转型。
- 周少华
- 关键词:晚清民初
- 浅析新世纪家庭伦理剧中'家'与'国'的关系--从日常生活叙事角度加以考察
- 较之其他题材类型的电视剧,家庭伦理剧与日常生活相互渗入互为基础的密合度较高,日常生活是家庭伦理剧建立其独立艺术品格的核心基础。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新世纪中国家庭伦理剧中表现的日常生活,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一个自在的、未分化...
- 周少华
-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叙事技巧艺术品格
- 文献传递
- 女性才德观对于清末民初闺秀诗评的渗透
- 2017年
- 女性的才德问题是清末民初闺秀诗评关注的热点。前期的闺秀诗评普遍重妇德而不废才艺,但才德之间已开始出现裂缝,部分调和派闺秀诗评者表现出矛盾或游移的态度。在开明人士的推进下,受外部因素影响,后期的闺秀诗评已开始接受女子才艺为主的思想,这历经了艰难的过程,部分闺秀诗评者甚至以才为本。
- 周少华
- 关键词:清末民初
- 暗夜里的流萤引我们迫近清晨的太阳——以《〈日出〉研究资料》为考察对象
- 2018年
- 《〈日出〉研究资料》审视过去八十多年对曹禺话剧《日出》的研究,揭示出《日出》研究的基本状况、特征和倾向,为学界提供借鉴。八十多年来,曹禺《日出》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日出》的主题、结构研究和人物形象分析等方面。无可否认,曹禺《日出》研究整体上也存在缺失,诸如用抽象单一的理论命题去规范具体的文艺创作、遮蔽了这部曹禺早期剧作的原始意义等。如今学界需要开启新的路径去推动这个课题的研究。
- 周少华
- 关键词:《日出》检视
- 新世纪中国家庭伦理剧日常生活叙述中的“家”与“国”
- 2015年
- 新世纪中国家庭伦理剧叙述国民日常生活,展现中国百年历史的变迁,逐渐从偏重"国"过渡到偏重"家",在"家"与"国"的相互渗透中折射新世纪国民之家国观念的"常"与"变"。同时,新世纪中国家庭伦理剧通过日常生活的诗意化,在各种伦常关系中,将良知贤德化为感天动地的道德英雄形象符号,以审美的方式介入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受众,在"善的共同体"想象中建构理想中的现代民族国家。
- 周少华王宇阳
-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日常生活叙事
- 新时期湖北先锋诗歌发展轨迹被引量:1
- 2004年
- 在湖北文学生态群落中,湖北先锋诗歌长期处于文学边缘的边缘。在经过八十年代沉潜模仿,它在九十年代向多元化方向深展,并于新世纪初走向媒体技术化时代。与整个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相比,湖北先锋诗歌发展滞后而且有其固有的缺失,这与许多限制性因素有关。
- 周少华
- 关键词:先锋诗歌滞后性生命体验
- 梁启超的诗评与现代传媒
- 2012年
- 梁启超前期的诗评因借助现代报刊传媒而显得别开生面,整体上趋向平民化,现代传媒与诗评之间达成共赢。他的早期诗评因借助现代报刊传媒具有开放性、及时的互动性和鼓动性,最终在批评的外在形式上向现代转型。
- 周少华
- 关键词:《饮冰室诗话》平民化开放性鼓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