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庆女

作品数:36 被引量:156H指数:6
供职机构: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嘉兴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新生儿
  • 8篇早产
  • 8篇早产儿
  • 8篇产儿
  • 6篇通气
  • 6篇综合征
  • 6篇窘迫综合征
  • 6篇呼吸窘迫
  • 6篇呼吸窘迫综合...
  • 5篇膜炎
  • 5篇脑膜
  • 5篇脑膜炎
  • 5篇出生体重
  • 4篇住院
  • 4篇化脓性脑膜炎
  • 3篇低出生体重
  • 3篇低出生体重儿
  • 3篇血症
  • 3篇氧化氮
  • 3篇一氧化氮

机构

  • 35篇嘉兴市妇幼保...
  • 1篇嘉兴市第二医...

作者

  • 35篇周庆女
  • 27篇黄华飞
  • 15篇钟文华
  • 7篇周向明
  • 6篇陈建飞
  • 5篇江余明
  • 3篇李萍
  • 3篇李桂军
  • 3篇刘霞
  • 3篇金松华
  • 3篇江素丽
  • 2篇袁天明
  • 2篇沈明强
  • 1篇李炜
  • 1篇吴鸣
  • 1篇陈俊国
  • 1篇李素萍
  • 1篇金玉霞
  • 1篇刘晓丹
  • 1篇苗正友

传媒

  • 6篇中国乡村医药
  • 3篇浙江医学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浙江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浙江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4篇2020
  • 11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产儿83例便血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新生儿便血多见于早产儿,病因复杂,如原发病严重诊治不及时,可能造成休克,甚至死亡。现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发生便血的早产儿83例资料,旨在提高大家对早产儿便血的认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3例患儿中男38例,女45例,胎龄26周+3~36周+5,出生体重(1745±407)g。便血出现时间生后第1~55天。1.2便血原因牛奶蛋白过敏39例(47.0%),败血症13例(15.7%),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11例(13.3%),感染性肠炎8例(9.6%)。
沈明强陈建飞黄华飞周庆女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牛奶蛋白过敏感染性肠炎原发病便血早产儿
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6例临床分析
李斯特菌败血症是由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本院新生儿科2012年至今共诊断6例。6例患儿均有母亲产前发热或患儿发热、反应差、白细胞、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等感染表现,生后48小时内发病5例,> 7天发病1例。需要...
黄华飞肖婷娟钟文华周庆女单丽琴
关键词:李斯特菌
93例早期新生儿辅助通气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需辅助通气的早期新生儿呼吸衰竭病因构成。方法 2009年收住的93例早期新生儿,把导致其需要辅助通气的主要疾病作为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为最主要原因,总共有50例,占53.8%;其次为新生儿肺炎,为22例,占23.7%;湿肺8例(8.6%);与窒息直接相关的6例(6.5%),分别为胎粪吸入综合征(MAS)3例、重度窒息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1例;梅毒性肺炎3例(3.2%);心脏疾病2例(2.2%);气胸、颅内出血(ICH)各1例(1.1%)。结论 RDS为需辅助通气早期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病因,窒息已经不再是主要病因,湿肺、梅毒性肺炎应该引起重视。
黄华飞李萍周庆女
关键词:呼吸衰竭辅助通气新生儿病因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2
2020年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68例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中,采取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34例,为对照组;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34例,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有创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肺出血、气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喉头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1次拔管成功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1次拔管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可明显改善患儿通气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1次拔管成功率。
单丽琴周庆女黄华飞
关键词: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新生儿
小儿病毒性脑炎和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四氢生物蝶呤、新蝶呤、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和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四氢生物蝶呤(BH4)、新蝶呤(NP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毒性脑炎患儿3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2例、非颅内感染性疾病的患儿20例(对照组),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应用ELISA法测定脑脊液的BH4、NPT和NO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儿脑脊液中BH4、NPT和NO水平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中BH4、NPT和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脑脊液中NPT和NO水平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两组脑脊液中BH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BH4、NPT和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脑脊液中BH4、NPT和NO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中NPT水平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BH4和NO水平高于病毒性脑炎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中NPT和NO水平变化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辅助作用,脑脊液中BH4、NPT和NO水平变化对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有辅助作用;BH4、NPT和NO水平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金松华刘霞李桂军周向明张解宁吴鸣陈俊国钟文华周庆女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四氢生物蝶呤新蝶呤一氧化氮
在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中需应用人免疫球蛋白的适宜胆红素阈值探讨
黄华飞袁天明周向明李萍钟文华宋樑李炜何缦周庆女
将该院新生儿科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试验1组患儿胆红素值达到Bhutani曲线第75百分位、试验2组达到第95百分位胆红素水平以上时,予以应用丙种球蛋白1次,1g/kg。...
关键词: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胆红素脑病球蛋白治疗
极低出生体重儿补充谷氨酰胺对消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补充谷氨酰胺(Gln)对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嘉兴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出生的9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g)进行分组研究,采用平行、随机、双盲、对照法随机分...
陈建飞黄华飞周庆女杨戎威
关键词:谷氨酰胺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道功能NEC
全面二孩政策与住院分娩早产儿发生率的关系
目的:为了了解全面二孩政策与住院分娩早产儿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2014年和2016年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出生的新生儿孕周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年份早产儿发生率的差别以及孕周<32周的早期早产儿发生率的差别。结果:20...
黄华飞钟文华周庆女单丽琴
关键词:早产儿发生率住院
HHHFNC和NCPAP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比较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HFNC)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应用效果。方法确诊RDS的早产儿220例随机均分为HHHFNC(A)组和NCPAP(B)组,比较两组早产儿治疗效果及相关预后指标。结果两组早产儿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3d内需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患儿比率较高,需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时间也较早(P<0.05)。两组患儿无创呼吸支持方式失败的原因、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应用、第2剂PS的应用、无创通气时间和用氧时间相仿(P>0.05)。两组患儿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在早产儿RDS的初始治疗中与NCPAP模式比较采用HHHFNC无创呼吸支持模式可能会增加患儿3d内需有创机械通气的机率。
江余明沈明强曹芳江素丽杨戎威钟文华黄华飞周庆女
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
新生儿败血症83例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研究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83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采血培养进行分析.结果 83例败血症患儿共检出菌株8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8株(45.2%),革兰阴性菌41株(48.8%),真菌5株(6.0%).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为13株(15.5%)和8株(9.5%);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为25株(29.8%)和9株(10.7%);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苯唑西林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较高,为34.2%~73.7%.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有很好的敏感性;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82.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占比为34.1%,未见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真菌对康唑类均敏感.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感染率和产ESBLs菌株比例高,临床应根据血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周庆女钟文华黄华飞杨戎威周向明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抗药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