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敏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动图
  • 3篇超声心动图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病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心律失常性
  • 2篇腰椎
  • 2篇右室
  • 2篇右室心肌
  • 2篇右室心肌病
  • 2篇致心律失常
  • 2篇致心律失常性
  • 2篇致心律失常性...
  • 2篇椎间融合
  • 2篇基因
  • 2篇肌病
  • 1篇单节段
  • 1篇电图
  • 1篇新型隐球菌

机构

  • 11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南京市浦口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江阴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周敏
  • 3篇雍永宏
  • 3篇周敏
  • 2篇张宁
  • 2篇刘欢
  • 2篇梅亚宁
  • 2篇任永信
  • 2篇刘剑秋
  • 1篇黄茂
  • 1篇包建英
  • 1篇赵旺胜
  • 1篇孙伟
  • 1篇王文晶
  • 1篇殷国勇
  • 1篇胡志毅
  • 1篇孙丽华
  • 1篇王艳丽
  • 1篇崔学范
  • 1篇赵莹
  • 1篇徐勇

传媒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预测氯吡格雷治疗时发生HTPR风险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预测氯吡格雷治疗时发生HTPR风险的系统和方法。本发明基于人口统计学信息、用药信息、实验室检查信息、基因信息等患者临床数据,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运用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
丁兰萍顾智淳袁红宇周敏
鲍曼不动杆菌OXA-23型碳青霉烯酶相关耐药基因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产碳青霉烯酶的类型。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中介或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22株及敏感菌3株,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及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分析其耐药基因。结果:22株细菌均为多重耐药株,PCR检出22株耐药菌株中18株携带OXA-23基因,未能检出OXA-24基因,3株敏感株均未检出OXA-23及OXA-24基因,PCR产物纯化后测序表明与鲍曼不动杆菌(AY795964.1)blaOXA-23基因序列100%同源。结论: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高,其编码基因为blaOXA-23。
周敏黄茂梅亚宁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
一体化中西医结合管理在卒中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一体化中西医结合管理在卒中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98例卒中介入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予常规干预,观察组49例予一体化中西医结合管理。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床上开始活动时间;比较2组干预前后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Barthel指数评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47/49),对照组总有效率81.63%(40/4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床上开始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2组干预后CSS评分、NIHSS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MAS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CSS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M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SF-36各项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在卒中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一体化中西医结合管理,可减少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鲍婉茹马蓓蓓夏孟周敏包建英
关键词:卒中
53例非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的诊疗分析
目的 通过总结53例非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非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7年2月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或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曹磊崔学范周敏
关键词:肺隐球菌病新型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
一种开放气道的患者使用的密闭式吸痰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放气道的患者使用的密闭式吸痰管,包括密闭式吸痰管,所述密闭式吸痰管包括气管接头、吸痰管接头和呼吸机接头,所述密闭式吸痰管还包括雾化接头,从而密闭式吸痰管可以同时与呼吸机和雾化设备相连通;雾化接头处设置...
赵莹梁琪程佳欢侍学周敏
文献传递
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及预测价值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及斑点追踪技术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ARVC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及斑点追踪技术检查,观察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右心室侧壁各节段在心肌收缩期的峰值及应变率。病例组根据ARVC病情级别分为3个亚组,Ⅱ级组29例、Ⅲ级组21例、Ⅳ级组10例,比较3个亚组各节段右心室侧壁各节段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及应变率。结果病例组右心室侧壁各节段在心肌收缩期的峰值速度及应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3个亚组右心室侧壁的基底段、中段及心尖段在心肌收缩期的峰值速度及应变率均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P<0.05)。不同心肌节段峰值速度、应变率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均有一定对诊断价值,中段心肌应变率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高达0.905(0.612-0.978)。结论超声心动图及斑点追踪技术可检测心室结构、心肌收缩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变化,对ARVC的早期诊断及预测病情程度均具有重要价值。
周敏周敏刘圣雍永宏刘剑秋刘剑秋
关键词: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椎间融合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椎间融合率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1月-2012年10月采用经后路椎间孔行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的44例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使用1,25-二羟基维生素D3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类型、病变节段、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薄层二维重建CT检查,根据改良Brantigan评分标准评价椎间融合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7个月,平均14.5个月。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断钉、断棒、Cage移位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 0.05);术前两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试验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根据改良Brantigan评分标准,术后6个月试验组椎间融合率为76.19%(16/21),对照组为43.48%(10/23),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0,P=0.03);末次随访时,试验组椎间融合率为95.24%(20/21),对照组为65.22%(15/23),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2)。 结论 1,25-二羟基维生素D3可能提高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椎间融合率以及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徐勇周敏刘欢张群虎胡志毅张宁任永信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腰椎椎间融合术25-二羟维生素D3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的诊断价值,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经心内膜活检证实的39例ARV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对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的主要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诊断与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单一方法诊断ARVC的阳性率。结果: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右室增大(89.74%)、右室肌小梁紊乱(76.92%)、右室流出道增宽(66.67%)、右室壁弥漫性变薄(66.67%)、右房增大(51.28%)等;心电图主要表现为V1~V3导联QRS波增宽超过110 ms(69.23%)、V1~V3导联T波倒置(61.54%)、出现Epsilon波(35.90%)。应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诊断的阳性率为89.74%,均高于心电图(阳性率66.67%)、超声心动图(阳性率30.77%)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诊断可明显提高ARVC诊断阳性率,减少漏诊,为临床制订早期防治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周敏周敏雍永宏刘剑秋刘剑秋舒开凤
关键词:ARVC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漏诊
MIS TLIF与Open 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疾病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MIS 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Open TLIF)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疾病进行Meta分析,以判断2种手术方法的术后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进行系统检索;检索发表于2014年3月以前,以单节段腰椎滑脱疾病为研究对象,采用Rev Man5.2对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手术临床疗效的研究并进行系统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融合率。结果:通过初次筛选、二次筛选及再次筛选,本系统分析共纳入8项研究,其中随机对照研究2项,队列研究6项。所纳入的研究患者共866例,其中微创手术组417例,开放手术组449例。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手术相比,微创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融合率以及术前的VAS、OD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pen TLIF相比,MIS TLIF并不会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也不会影响远期的融合率;此外,MIS TLIF在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的同时可早期缓解术后疼痛与功能恢复,表明MIS TLIF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疾病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周敏张群虎刘欢陈赢张宁殷国勇任永信
关键词:腰椎滑脱META分析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结合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的评估价值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对比研究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结合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的评估价值,提出最佳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2月—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86例隐源性卒中(cryptogenic stroke,C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偏头痛的患者,并经TEE或心导管检查证实为PFO的患者,分别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下声学造影(contrast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cTTE)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下声学造影(contrast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cTEE)。另外在cTEE下配合患者自主Valsalva动作增加1次检查者握拳放置患者腹部按压放松的操作,分别观察3个心动周期内左房左室内微气泡出现的数量,评估房间隔水平的RLS分流程度。结果:静息时cTTE检测到RLS 136例,cTEE检测到RLS 140例。Valsalva动作下,cTTE检测到RLS 186例,cTEE检测到RLS 186例,提示Val-salva动作时无论cTTE还是cTEE,PFO-RLS检出率均有显著提升。检出RLS的PFO患者,cTTE检测到Ⅰ级27例,Ⅱ级31例,Ⅲ级128例;cTEE检测到Ⅰ级80例,Ⅱ级56例,Ⅲ级50例。110例患者cTTE检出的RLS分流程度高于cTEE,其中46例cTTE时Ⅲ级,cTEE时Ⅱ级;43例cTTE时Ⅲ级,cTEE时Ⅰ级;21例cTTE时Ⅱ级,cTEE时Ⅰ级。cTEE下进行Valsalva动作时,同时配合检查者握拳放置腹部按压放松时,检测到RLSⅠ级35例,Ⅱ级46例,Ⅲ级105例,76例患者RLS分流程度提升,其中21例患者从Ⅰ级提升到Ⅱ级,24例患者从Ⅰ级提升到Ⅲ级,31例患者从Ⅱ级提升到Ⅲ级,中-大量分流的比例显著增加。结论:cTTE检出的RLS分流程度高于cTEE。cTEE检查时,患者配合检查者按压,Valsalva动作下检出的RLS分流程度增加。cTTE结合TEE对PFO解剖结构的判断、对PFO治疗及封堵术前评估有较大价值。
周敏周敏雍永宏孙伟马红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