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荣秀
-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教师专业化与中国高等师范院校转型被引量:3
- 2005年
- 周荣秀李云中
-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高等师范院校办学形式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 教学对话:意义、障碍和生成被引量:3
- 2008年
- 教学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可能的理想状态。在对话中,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权威和教师权威被消解了,教师的教育智慧被激活,学生的创新人格也得以彰显。但教育历史中的某些"惯习"却成了不少教师实践对话的障碍。怎样才能使教学由单一声音的独白走向众声喧哗的对话,这在实践上有一个生成与发展的过程。
- 周荣秀
- 关键词:教学对话知识权威教师权威师生关系
- 生本资源:课程资源构建的新视角——以“圆柱的认识”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生本资源是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的最丰富、能再生的资源。从理论上讲,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特的"资源点",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传统课程理念的影响,学生并未成为"教学事件"中的主角,生本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与开发。因而,在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中,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去挖掘和利用生本资源,丰富发展课程,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周荣秀
- 关键词:课程资源生本资源课堂教学
- 师生非正式交往的教育价值与生成策略被引量:2
- 2010年
- 师生非正式交往具有明确的教育性意向,是教师对学生成长的真正关怀,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助催剂,孕含巨大的教育亲合力。但实际上,师生非正式交往还存在着量和质的缺失问题,这既有认识问题,也有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有深层次的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促成其价值的生成,既要有观念的进一步转化,又要有操作层面的技术探索,更要促成师生文化的融合。
- 周荣秀
- 关键词:师生交往教育价值文化融合
- 课堂“意外”三步曲及其教育意蕴被引量:4
- 2009年
- 遭遇"意外"→善待"意外"→期待新的"意外",课堂"意外"的这"三步曲",饱含着教师应有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偶然的、非预期的课堂"意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是真实课堂中师生的共同"遭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教学内容"不确定性"的表现,也是课堂生活中人与人积极互动的结果。但只要教师用智慧去善待"意外",及时捕捉它,做课堂的"麦田守望者";让思想冲破牢笼,做学生的"共同遭遇者";适度主导,做"意外"的"助产士",就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只有充分预设,才能创造生成的可能。
- 周荣秀
-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育意蕴预设
- 加强师德建设 重构教师权威被引量:12
- 2003年
- 师德和教师权威是两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赋予教师角色和师生关系以全新的内涵,使传统师德和教师权威面临冲击与挑战。为推进中国教育事业跨跃式发展,有必要对传统师德和教师权威进行反思和重构。
- 周荣秀周险峰
- 关键词:师德建设教师权威师生关系教师角色
-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调查研究——以H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
- 2023年
- 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直接影响师范生培养的整体质量。对标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基于H大学调查分析发现,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目标认知不充分、教材分析不到位、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管理与应变能力不足、课堂教学评价与研究能力欠缺等问题比较突出。小学教育专业应优化实践课程结构,构建合理的教学实践能力训练体系,加强全方位持续指导,利用校外教学资源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模式,构建课外训练平台,促使学生自主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 周荣秀刘灿群张敏
- 关键词:小学教育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
- 环境破坏行为的心理动因及疏导教育被引量:3
- 2009年
- 环境破坏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引起了众多学科的重视。心理学认为环境破坏行为的产生与行为者的态度、动机、消极社会心理和非理性决策等密切相关。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如态度理论、社会影响技术和责任归因等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环境破坏行为。
- 周荣秀
- 关键词:行为动机社会心理非理性决策
- 浅谈基础教育阶段的美育实施被引量:2
- 2005年
- 美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教学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是实施美育的主阵地。我们要改变长期以来将美育摒弃在课程教学之外的错误观念,通过渗透的方式将美育纳入整个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课程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始于学生的审美主体意识的激活,以主体审美理解的深化而结束,始终伴随着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
- 周荣秀周雨婷
- 关键词:课程教学审美感受审美体验
- 对话教学在实践中的异变与对策
- 2009年
- 对话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代表着现代教学改革的方向。但在现实中,不少教师曲解了对话教学的本质,造成实践操作陷入误区和遭遇困境。但“有限境况”不是不可逾越的界限,而是所有可能性开始的真正的界限。从传统对话的非均衡性走向现代对话的均衡性,在实践上有一个生成与发展的过程。
- 周荣秀
- 关键词:对话教学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