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颖瑜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FMEA的儿童院内分级转运评估表的构建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构建儿童分级转运评估表,规范患儿院内转运(IHT)评估,为转运人、设备、药品配备奠定基础,提高转运安全。方法: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通过专家函询和临床实证研究设计院内儿童分级转运量表,运用SPSS 25.0软件对量表进行效度检验,并将量表用于临床中进行实证验证、调整。结果:构建量表包括转运儿童意识状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骨骼系统、引流管道、体位、搬运要求7个维度和严重程度4个分级。量表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CVI)>0.8,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728,评分者评价变异系数(CV)<0.24,专家意见协调程度W为0.9638,内容一致性Kappa为0.96;评定者间一致性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理想、护士CTDI-CV测评结果较前提升(P<0.05,P<0.01)。结论:构建的患儿院内分级转运评估表符合临床实际,对院内转运产生指导作用,可降低转运风险。
- 安博周颖瑜梁婉琪吕春梅吴海清邓翠丽
- 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 浅谈健康教育对婴幼儿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效果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方法,减轻婴幼儿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方法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注射室2010年9月份随机抽取门诊输液两天或以上1个月-5岁婴幼儿8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0例采取普通健康教育(一般常规宣教);观察组400例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知识进行系统的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静脉输液针后按压知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淤血、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知识水平,减少静脉输液拔针后由于按压不当而产生的并发症,有利于保护患者血管,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促进了护患沟通。
- 周颖瑜
- 关键词:健康教育婴幼儿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
- 改良儿童院内转运分级反应策略在危重症儿童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究改良儿童院内转运分级反应策略在危重症儿童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66例危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转运,实验组采用基于改良儿童早期预警分级反应转运法,比较两组不良结局发生率、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时间、住院时间及转运满意评分。结果实验组呼吸异常、心率异常、低血氧饱和度、低体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转运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转运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儿童院内转运分级反应策略在危重症儿童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缩短转运时间和恢复时间,降低不良结局发生率及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缓解护患关系。
- 周颖瑜安博梁婉琪
- 关键词:转运
- 绿色通路护理路径在儿童气管异物急救的效果及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绿色通路护理路径在儿童气管异物急救的效果及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6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62例儿童气管异物急救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入院时间段划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应用绿色通路护理路径急诊护理,对两组患儿的各阶段抢救时间、抢救效果及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阶段抢救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针对儿童气管异物急救开展绿色通路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 周颖瑜
- 关键词:儿童气管异物抢救成功率家属满意度
- 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效果被引量:14
- 2021年
- 高热惊厥属于儿科中最常见的疾病,多由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引起体温升高所致,会影响患儿的脑部供氧,严重可直接累及其脑部组织,诱发脑水肿等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1]。6岁以下是小儿高热惊厥的高发阶段,且危险性高、病情危急,有些患儿还会并发癫痫,因此,需给予患儿快速、有效、安全的降温、抗惊厥处理,保护患儿的大脑[2]。有相关研究指出,体温过高是导致高热惊厥重要因素之一,给予患儿抗惊厥药物处理,并不能起到降温作用,而给予药物处理降温,也无法预防患儿惊厥[3]。常规急救护理是先给予患儿抗惊厥处理,再实施降温干预,在此期间容易造成惊厥反复,影响干预效果。
- 周颖瑜彭晶
- 关键词:抗惊厥药物体温过高综合护理急救护理呼吸道感染药物处理
- 儿科三角评估法在输液室患儿病情观察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儿科三角评估法在输液室患儿病情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输液室患儿采用儿童三角评估法评估病情,根据病情将患儿标注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抽取不稳定组与稳定组患儿各500例,对两组患儿进行相关指标分析。结果不稳定组与稳定组患儿抢救室滞留时间、住院率、入住ICU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儿科三角评估法可以用于输液区患儿病情观察,以提高医疗安全性。
- 安博陈雪红冼敏霞周颖瑜梁婉琪陈彩俊
- 关键词:儿科输液室静脉输液C-反应蛋白病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