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嫄科
-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并发症的原因 ,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对 76例术中并发症和 66例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6例获得 6~ 3 7个月随访 ,平均 18个月。按Johner Wruh评分标准 :优 46例 ,良 15例 ,可 4例 ,差 1例 ,总优良率 92 43 %。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疗效可靠。产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操作不熟练。预防措施 :术前周密计划 ,术中规范操作 ,术后正确锻炼等。
- 唐嫄科刘国平李继云杨昀焯康斌汤逢晨刘刚
-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胫骨骨折并发症
- 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临床治疗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总结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1989~ 2 0 0 0年 68例四肢主要动脉损伤患者 ,分别采用断端吻合、血管修补、自体静脉移植、残端结扎等方式修复损伤血管。结果 :随访 2~ 11年 ,62例肢体存活 ,6例截肢 ,2例出现轻度缺血性肌挛缩。结论 :早期诊断是肢体抢救成活的关键 ,损伤动脉应尽可能在 6~ 8h内进行修复 ,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 ,分别采用不同的血管修复方法。积极治疗多发伤、及时处理并发症。
- 唐嫄科刘国平余任风袁宏李坤赵喜斌
- 关键词:四肢动脉
- MRI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 1997年
- 96例混合型颈椎病的MRI主要表现为椎间盘髓核失水、变性、椎间隙变窄,椎间盘膨出、突出和脱出,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黄韧带肥厚内招、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移位、变形,脊髓水肿、变性、软化和囊肿形成,其横截面积缩小;椎间孔处颈神经根周围脂肪高信号减少或消失。不用对比剂的推动脉MR显影(MRA)可立即显示颈部双侧推动脉粗细、迂曲、受阻及动态状况。其中32例以脊髓型为主老同时作脊髓造影和CTM检查,并经手术证实。脊髓造影、CTM、MRI与手术所见符合率分别为60%、85%、96%。作者认为,MRI诊断颈椎病简捷准确,定位精确度高,可优化缩短诊疗全过程。
- 欧阳甲程力贾文霄汪洁盛伟斌唐嫄科王宏伟宋兴华
- 关键词:颈椎病磁共振成像CTM
- 应用Isovist进行腰椎动态脊髓造影的效果评价
- 2003年
- 目的 :探讨Isovist在脊髓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8腰椎动态脊髓造影病例 ,分别从影像质量、病人耐受性、影像诊断三个方面进行评判。结果 :Isovist脊髓造影显影优良 ,毒副反应小 ,诊断符合率高。结论 :Iso vist是一种理想的脊髓造影剂。
- 唐嫄科刘国平薛金山宋涛张文焦宁
- 关键词:ISOVIST腰椎毒副反应
- 动态脊髓造影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探讨动态脊髓造影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脊髓造影,动态观察,拍摄不同体位的X线片。186例均经CT检查,110例经CTM检查,106例经手术治疗。结果:186例中213个椎间隙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96个椎间隙诊断为腰椎间盘膨出,动态脊髓造影检查结果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为93.62%,CT检查结果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为86.74%,CTM检查结果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为96.88%。结论:动态脊髓造影检查克服了传统脊髓造影、CT、MRI检查静态观察的缺陷,降低了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对L5/S1间盘突出诊断效果更为明显,并可鉴别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和膨出。
- 唐嫄科薛金山张文焦宁温世明李宏川
-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副作用
- 可调钩槽式骨折外固定器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钩槽式骨折外固定器,包括固定针、槽式连杆、数个螺栓和螺母,在螺栓帽的内侧开有横槽,螺栓置于槽式连杆的滑动槽中,固定针插入螺栓的横槽中,并通过螺母固定于槽式连杆上。本实用新型在满足骨折复位、固定功能和生...
- 刘国平康斌曾晖唐嫄科唐新宇熊奡解晓宸黄伟马泽涛
- 文献传递
- 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主要动脉损伤
- 2003年
- 目的:总结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1989年7月~2000年7月,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游离移植方式,对34例36条损伤动脉进行修复。结果:随访2~11年,2例截肢,1例出现轻度缺血性肌挛缩,其余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早期诊断是关键,动脉缺损2 cm以上均应行血管移植,大隐静脉移植有取材方便等诸多优点,血管吻合时应遵循显微外科原则。
- 唐嫄科刘国平王利王敬高
- 关键词: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四肢主动脉损伤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被引量:24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6 6例胫骨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 ,闭合性骨折 4 7例 ,开放性骨折 19例。动力型固定 16例 ,静力型变为动力型固定 5 0例。结果 6 6例随访 10~ 30个月 ,平均 18个月。骨折均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 16周。术后迟发性感染 1例 ,锁钉偏孔 7个孔 ,大隐静脉损伤 1例。根据Johner Wruh评分标准 :优 4 7例 ,良 14例 ,可 4例 ,差 1例 ,总优良率 92 4 3%。结论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胫骨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应力遮挡小、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等优点。
- 唐嫄科刘国平李继云杨昀焯康斌汤逢晨刘刚
-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胫骨骨折骨折固定术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