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闽

作品数:46 被引量:234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心房
  • 21篇心房颤动
  • 21篇房颤
  • 17篇消融
  • 9篇左心
  • 7篇导管
  • 7篇室性
  • 7篇冷冻
  • 6篇导管消融
  • 6篇心律
  • 6篇心室
  • 6篇球囊
  • 5篇心肌
  • 5篇起搏
  • 5篇左心房
  • 5篇静脉
  • 5篇肺静脉
  • 4篇导管射频
  • 4篇导管射频消融
  • 4篇心律失常

机构

  • 17篇中国医学科学...
  • 17篇中国医学科学...
  • 12篇北京协和医学...
  • 6篇武汉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太原市中心医...

作者

  • 45篇唐闽
  • 32篇张澍
  • 15篇方丕华
  • 10篇陈柯萍
  • 8篇刘俊
  • 6篇贾玉和
  • 6篇黄从新
  • 5篇王方正
  • 5篇刘铮
  • 5篇孙奇
  • 4篇陈雄彪
  • 4篇张竞涛
  • 3篇于君
  • 3篇马坚
  • 3篇娄莹
  • 3篇禹海文
  • 3篇王巍
  • 3篇华伟
  • 3篇夏灵
  • 2篇徐亮

传媒

  • 17篇中华心律失常...
  • 5篇中国分子心脏...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心电图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2007中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快速心室起搏犬心房颤动模型研究
2011年
目的建立快速起搏心室致心力衰竭犬房颤模型,研究其电生理及心房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 15只健康杂种犬分两组:对照组6只,实验组9只[240次/min心室起搏(25±3)d]。超声心动图测定起搏前后心房面积、面积缩小分数及左心室功能,利用心内电极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传导速度及房颤诱发情况。结果实验组7只犬完成了实验。快速心室起搏(25±3)d后,犬的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左、右心房面积显著增大(与起搏前比较,P<0.01),左、右心房面积缩小分数显著减小(左心房:(35.7±1.9)%和(20.7±2.7)%,P<0.01;右心房:(35.0±2.3)%和(18.0±2.3)%,P<0.01),左室射血分数从(65.3±2.1)%降至(31.6±2.8)%(P<0.01)。实验组犬左、右心房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心房内传导速率较对照组减慢。实验组有5只犬诱发出超过30 min的房颤,平均房颤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687±290)s和(13±9)s,P<0.01)。实验组平均房颤持续时间与左、右心房面积及面积缩小分数相关(P<0.05)。结论 快速心室起搏致心衰模型能稳定地诱发出房颤,房颤持续时间与心衰引起的显著心房结构和功能异常相关。
许铭王欣唐闽宁小辉柳磊王巍王立清宋云虎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电生理学心房功能
窦性心律下通过三维电压标测心肌梗死后瘢痕性室性心动过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介绍一种不需行拖带标测,而在窦性心律下可标测和消融心肌梗死后瘢痕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方法。方法两例男性患者,均在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出现室速。经胺碘酮治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而停药。其中例1为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尖部室壁瘤,在发作室速时心功能恶化伴顽固咳嗽;例2为下后壁心肌梗死,其临床室速有两种形态,室性早搏(室早)有多种形态。该两种情况占心肌梗死后室速的大部分,均不太适合常规的拖带标测。首先在窦性心律时在Carto系统指导下建立左心室的三维电解剖图,通过调整瘢痕区电压标准,使梗死边缘区三层结构清楚显示后,沿边缘区行起搏标测,通过特征电位和测量刺激至QRS间距来判定峡部区,然后以峡部区为中心,以垂直于边缘区的方向行连续线性消融,直至室速不能被诱发视为消融终点。结果两例在消融前均可反复诱发室速,在经过几条垂直线消融后室速均不能被诱发,随访3个月室速也未复发。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例1出现室壁瘤附壁血栓。结论对大多数心肌梗死后瘢痕性室速患者,均可在窦性心律下标测到其关键峡部区,并以此为中心点沿着垂直于边缘区方向行线性消融,以室速不能被诱发做为急性期终点同样能得到较好的远期成功率,但术后1个月需保持华法林抗凝。
贾玉和任岚方丕华唐闽毛克修赵允梓楚建民张澍
关键词:心肌梗死
应用旋转成像技术实时重建和融合左心房的三维图像指导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使用旋转成像技术进行术中实时重建和融合左心房三维图像(3-dimensional rotational angiogram of leftatrium,3DRAL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46例拟接受导管消融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全部患者消融术前完成CT扫描,术中进行左心房的旋转成像,完成左心房图像的实时三维重建,并融合到实时X线影像中指导房颤消融。结果3DRALA在44例患者上重建成功,并融合到实时x线影像中;与CT图像相比,肺静脉口直径和左心房容积显示良好的相关性(r≥0.87)。成像中使用的X线剂量,3DRALA明显低于CT图像[(2.7±0.9)mSv和(24.9±3.1)mSv,P〈0.001]。在实时融合的3DRALA图像的导航下,44例患者完成了肺静脉的电隔离。结论应用旋转成像技术实时重建和融合3DRALA,导航房颤的导管消融是安全可行的。
唐闽黄从新李劲宏叶刚Charalampos Kriatselis张澍
关键词:心房颤动消融造影
躯体传入神经刺激与室性心律失常被引量:1
2014年
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疾病,其治疗方式主要涉及药物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及射频消融治疗,这些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已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但仍不能完全治愈其发生。研究指出室性心律失常与自主神经系统存在密切的关系,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活性的失衡可诱发或抑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躯体传入神经刺激可能调节自主神经系统进而干预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现综述自主神经系统、躯体传入神经刺激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
于君唐闽陈柯萍张澍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交感神经迷走神经
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C反应蛋白与心房肌电生理改变有关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C反应蛋白(CRP)增高的程度及其与心房肌电生理改变的关系。方法24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1~3分别为:无菌性心包炎组、模拟CABG手术组、模拟CABG手术并给予甲基强的松龙2 mg·kg^(-1)·d^(-1)心包内注射(激素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开胸但不打开心包。经右颈外静脉放置10极冠状静脉窦标测导管和经右股静脉放置10极界嵴标测导管,于手术当天及术后4d内每天测量左、右心房有效不应期(ERP_(LA)和ERP_(RA)),左、右心房内传导速度(LACV和RACV)和左、右心房间传导速度(inter-atrium conduction velocity,IACV);并于每天电生理参数测定前经右肘静脉抽血5ml,采用免疫浊度终点测定法测定犬的血清CRP浓度。结果手术当天,4组犬之间的各项电生理参数和CRP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起,与激素组和对照组相比,心包炎组和CABG组具有较短的ERP_(LA)(81.67、91.67 vs 106.67、101.67)和ERP_(RA) (96.67、93.33 vs 113.33、118.33)、较慢的LACV(87.83、87.65 vs 97.20、97.60)、RACV(88.40、89.60 vs 99.05、99.48)和IACV(87.58、88.60 vs 98.00、98.35)、较高的CRP浓度(225.33、208.17 vs 107.02、112.53),P均<0.05,其变化于术后第2、第3天达到极点;术后各天心房肌电生理参数的改变与CRP浓度密切相关(r=0.65~-0.88,P均<0.0001)。结论CABG手术后伴发了严重的炎症反应和电生理参数改变,且电生理参数的改变与CRP浓度密切相关,激素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CRP浓度,并且有效地抑制了心房肌电生理参数的改变。
吴瑛唐闽唐艳红杨波江洪王方正黄从新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反应蛋白
犬左心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计算机建模仿真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构建犬左心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计算机仿真模型。方法在Ramirez-Nattel-Courtemanche心房肌细胞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离子流数据构建左心房心肌细胞的计算机仿真模型。结果计算机仿真的电流与实验得到的离子流相似,最后得到的动作电位与我们在单个左心房肌细胞记录到的动作电位基本一致。结论我们根据犬左心房肌细胞离子流数据构建的细胞模型较现有模型更符合左心房细胞的特性,为进一步仿真研究心房颤动的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孙奇唐闽夏灵张澍
关键词:心房颤动动作电位离子通道
肥厚性心肌病合并左心室血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合并左心室血栓的肥厚性心肌病(HCM)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患者中经心脏磁共振证实有左心室血栓的HC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经磁共振证实有左心室血栓的HCM患者共6例(血栓组),左心室无血栓的HCM患者共284例(无血栓组),血栓组患者的心血管病家族史、室性心律失常和室壁瘤比例明显高于无血栓组(66.67%比21.48%,66.67%比5.63%,66.67%比0.35%,均为P<0.05),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明显大于无血栓组[(47.67±6.28)mm比(39.88±7.37)mm,(55.83±7.13)mm比(45.25±6.55)mm,均为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流出道梗阻比例明显低于无血栓组(41.50%±18.50%比67.14%±9.47%,0比47.54%,均为P<0.05)。有左心室血栓的患者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随访17~59个月,未发现血栓栓塞,2例复查血栓消失,3例死亡,1例进行了全心脏移植。结论 HCM合并左心室血栓见于有室壁瘤或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的患者,多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预后较差;还可发生栓塞事件,华法林可有效治疗左心室血栓。
刘亚欣唐闽田涛周宪梁方丕华徐亮宋雷惠汝太
关键词:疾病特征预后
六种基因多态性对中国汉族人群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评价VKORC1、CYP2C9、GGCX、PROC、EPHX1及CYP4F2基因多态性对中国汉族人群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88例服用华法林抗凝且国际标准化比值均稳定达标的中国汉族患者,抗凝指证包括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房颤及肺血栓栓塞症,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上述6种基因多态性检测,并记录患者平均每日华法林稳定剂量、人口学信息及合并用药情况等;分析VKORC1、CYP2C9、GGCX、PROC、EPHX1及CYP4F2基因多态性、人口学信息及合并用药对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结果VKORC1和CYP2C9基因多态性共解释了50%以上的中国汉族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个体差异,其影响程度大于人口学特征、合并用药等因素;CYP4F2基因多态性仅能解释1%中国汉族患者的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个体差异;GGCX、PROC及EPHX1基因多态性不影响中国汉族患者的华法林稳定剂量。结论VKORC1和CYP2C9基因多态性是影响中国汉族人群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主要遗传因素。
娄莹韩璐璐李彦张晓星柳志红唐闽禹海文王巍许建屏刘红李一石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华法林
第二届亚太心律学会年会暨第五届亚太心房颤动论坛会议纪要
2009年
第二届亚太心律学会年会(APHRS 2009)暨第五届亚太心房颤动(房颤)论坛(APAFS 2009)于2009年10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胜利召开。此次会议是在我国首次举办的心律学领域的国际大会。会议注册代表2500余人,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在利亚、加拿大、瑞典、捷克、日本、韩国、新加坡、挪威、丹麦、英国、新西兰、印度、菲律宾、
唐闽陈柯萍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律
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心房颤动的初步体验
2016年
目的:报道我国首次采用心腔内三维超声导管(SoundStar)联合专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Sound)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初步经验。
刘俊贾玉和王志民田瑞国唐闽张竞涛方丕华姚焰张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