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华
- 作品数:55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苦闷与超然——论苏轼在密州的处境、心态与选择被引量:9
- 2012年
- 苏轼在密州,面临政治上、治理环境上、个人生活上的多重困境,同时面临现实和思想的多重矛盾,苏轼通过创作的白日梦取得了辉煌的创作成就,通过忘我投入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治理业绩,由此化解了自身的困境和矛盾,完成了升华,实现了苦闷中的超越与超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并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启示。
- 喻世华
- 关键词:处境心态
- “岂以闾里,忠义则然”——论苏轼与范镇家族的四代交谊被引量:5
- 2012年
- 苏轼与范镇家族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和多重关系:同乡、门生、亲戚、同僚等。虽然这些建立在地缘、血缘、业缘基础上的关系很重要,但他们之间更为重要的联系是建立在公德范畴的"忠"与私德范畴的"义"的高度契合与一致上:"岂以闾里,忠义则然"。
- 喻世华
- 关键词:家族交谊
- 生不同归死同穴——论王闰之在苏轼婚姻生活中的地位被引量:1
- 2010年
- 在人们的印象中,王弗、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曾为她们留下脍炙人口的诗词,王闰之则遭受相对的冷遇,但这只是研究者或接受者的感情倾向,而非苏轼的感情倾向。从生活的时间、诗文统计以及哀悼、祭祀文字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王闰之在苏轼婚姻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 喻世华
- 关键词:婚姻感情
- 苏轼与同僚的相处之道及其启示——以居官杭州期间为例
- 2012年
- 同僚关系是古今官场中十分重要且难以处理的一种关系,其间牵涉到权利、责任、情感等多种因素。苏轼一生在宦海中浮沉,处理与同僚的关系是其时刻必须面对的问题。他两度出任杭州地方官,一是作为副手,任杭州通判,一是作为主管,任杭州知州。无论是做副手还是做主管,苏轼都与同僚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苏轼在杭州的仕宦经历,从两个侧面完整地诠释了副手如何与正职、正职如何与副手之间的相处之道。苏轼认真吸取了初仕凤翔签判任上的教训,以其经时济世的政治抱负,干练的行政能力,不贪功、不诿过的品质,过人的才华,宽厚待人的性格,形成了其独特的从政风格与魅力,维持了与同僚的和谐、协作关系。这对今天的人们如何处理同僚关系不乏启示意义。
- 喻世华
- 关键词:相处之道
- 论苏轼与同僚的相处及启示——以杭州为例
- 2013年
- 苏轼两度出任杭州地方官,一是作为副手,任杭州通判;一是作为主管,任杭州知州。苏轼在杭州的仕宦经历,从两个侧面完整诠释了副手如何与正职、正职如何与副手相处。苏轼认真吸取初仕凤翔签判的教训,以其经时济世的政治抱负,干练的行政能力,不贪功、不诿过的品质,过人的才华,宽厚待人的性格,形成了独特的从政风格与魅力,维持了与同僚的良好关系,这对今天的人们如何处理同僚关系不乏启示意义。
- 喻世华
- 关键词:相处之道
- 三十年来“核心期刊”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及研究历程回顾被引量:8
- 2011年
- "核心期刊"问题是挑动中国大陆学界神经的敏感而沉重的话题。纵观三十年来核心期刊研究历程,研究该问题的论文呈现如下特点:论文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被引频次绝对量呈现递增态势,研究内容从对核心期刊技术指标的研讨逐渐扩展到对其功能运用的探讨。当核心期刊功能泛化,从运用于单纯的选购图书,扩展到作为一种制度来评价期刊、评价学术水平、评价科研成果,进而将其作为期刊编辑水平评估和学术水平评价、科研成果评价的重要标准,甚至逐步演变成唯一的标准后,由于牵涉到利益问题,也就从学术问题逐步演变成公共问题、社会问题,核心期刊的负面效应就日益显现。由于办刊实力、办刊背景、办刊历史不同,期刊存在不同档次是一个不容讳言的客观事实。作为期刊从业者,特别是非核心期刊从业者,唯有抱着敬业务实的态度、冷静恬淡的心情对待这一现象(核心期刊概念本身就意味着期刊分级,意味着金字塔结构,处在塔尖的刊物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刊物只能是塔基)。
- 喻世华
- 关键词:文献计量分析学术评价
- “早以一日之知,遂托忘年之契”——论苏轼父子与张方平的交谊被引量:7
- 2012年
- 苏洵、苏轼、苏辙与张方平关系密切,关键在于苏、张之间政治取向上高度契合、私人情感上有知遇之恩,而苏轼、苏辙对张方平其人天资、交游、人格的倾慕,使他们的交谊具有忘年之契的特殊意义,也使苏轼兄弟或多或少有美化张方平之嫌。
- 喻世华
- 关键词:交游
- 君子之交,和而不同——论苏轼与秦观的交谊被引量:3
- 2012年
- 秦观是苏轼最中意的弟子,元丰时期他们相识、相知,元祐、绍圣、元符时期政治上同升并黜。"苏子瞻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治、文才、生活诸方面的契合。他们和而不同的相处、相交之道,对于今天的我们更有启发意义。
- 喻世华
- 关键词:交谊
- 自嘲与自豪——从《自题金山画像》看苏轼的“功业”被引量:2
- 2010年
- 《自题金山画像》可以看成苏轼对一生的总结。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人生的三个重要驿站,记录了苏轼生活的得失、事业的成败,展现了诗人高尚与圣洁的情怀。
- 喻世华
- 关键词:情怀
- “在己者未尝敢行所愧也”——从表、状、书、启看苏轼知密的政治操守与人格操守被引量:3
- 2015年
- 苏轼在密州留下的表、状、书、启,由于文艺性不强往往被研究者忽视,但比其诗、词、文艺性散文更能反映作者的真实想法和实际作为,其核心是"在己者未尝敢行所愧也"。这种朴实无华的表白包含多方面含义:无愧于皇帝(江山、社稷),无愧于职责,无愧于百姓,无愧于自己;反映了苏轼对国家、对职责、对苍生、对自己的担当精神,再现了苏轼在密州的政治操守与人格操守。这在当时、在今天、在今后都具有启示意义。
- 喻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