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喻皇飞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间充质干细胞
  • 8篇干细胞
  • 8篇充质干细胞
  • 6篇羊膜
  • 6篇人羊膜
  • 5篇羊膜间充质干...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移植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干细胞移植
  • 3篇人羊膜间充质...
  • 3篇脊髓
  • 3篇脊髓损伤
  • 3篇大鼠脊髓
  • 3篇大鼠脊髓损伤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分泌
  • 2篇胰岛素分泌细...
  • 2篇诱导分化

机构

  • 11篇遵义医学院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遵义市第一人...

作者

  • 12篇喻皇飞
  • 8篇余丽梅
  • 8篇方宁
  • 7篇陈代雄
  • 4篇刘祖林
  • 3篇章涛
  • 3篇赵玉洁
  • 3篇赵春华
  • 3篇范振海
  • 2篇王爽
  • 2篇刘金伟
  • 2篇万卫红
  • 2篇王钰莹
  • 1篇宫黎明
  • 1篇王达利
  • 1篇马晶晶
  • 1篇张子阳
  • 1篇胡锡阶
  • 1篇李海
  • 1篇王丽丽

传媒

  • 2篇遵义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具有表型可塑性特征,作为再生医学的细胞资源已颇受重视。但目前尚未见有关hAMSCs体内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hA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以评...
喻皇飞
关键词: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移植脊髓损伤神经功能
文献传递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NGF、BDNF和Nogo-A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hAMSCs移植组(12只)、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12只)。体外分离培养、鉴定hAMSCs,并以终浓度为10μg/ml 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荧光染料标记hAMSCs。在建立大鼠T11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后,立即以微量注射器吸取约3×106个hAMSCs悬液于横断损伤处头尾两端原位移植,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PBS液。分别于术后3d、7d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hAMSCs存活情况,并采用RT-PCR分析损伤脊髓段NGF mRNA、BDNF mRNA及Nogo-A 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3d和7d hAMSCs移植组均可观察到植入的hAMSCs在宿主脊髓组织内存活。术后3d、7d,hAMSCs移植组NGF 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Nogo-A mRNA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时hAMSCs移植组BDNF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7d其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AMSCs移植可上调大鼠受损脊髓组织内NGF mRNA和BDNF mRNA的表达、下调Nogo-A mRNA的表达,有利于促进脊髓损伤后的功能修复。
喻皇飞马晶晶方宁余丽梅章涛刘祖林陈代雄
关键词:脊髓损伤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HL-60细胞胞质体的制备
2013年
建立悬浮培养细胞胞质体制备及鉴定方法,为细胞重构奠定基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低速离心法纯化人白血病HL-60细胞,在单独细胞松弛素B(CB)和联合秋水酰碱介导下,分别于34℃和25℃,50%Percoll等密度梯度离心对HL-60细胞进行脱核,然后分别用38%和40%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胞质体;采用Wright-Giem-sa染色和4,6-联脒-2-苯基吲哚二盐酸盐(DAPI)/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荧光染料双染色观察胞质体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胞质体表型和线粒体膜电位(MMP)以评价其活性。结果显示,CB联合秋水酰碱介导HL-60细胞脱核率为91.98%±4.29%,明显高于单独CB组(74.95%±3.02%)(P<0.01);34℃组的脱核率和直径≥5μm胞质体比例均明显高于25℃组(P<0.01,P<0.05);38%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胞质体纯度高于40%Percoll组;纯化的HL-60胞质体表型无明显变化,12h内其活性达80%以上。结果表明,CB联合秋水酰碱介导下50%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脱核、38%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纯化、DAPI/CFSE双染鉴定、MMP检测是制备和鉴定悬浮培养细胞胞质体的适宜方案。
王丽丽喻皇飞方宁陈代雄
关键词:HL60细胞细胞松弛素B
PDE5抑制剂伐地那非预处理对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特异性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5)伐地那非对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AMSCs,以终浓度为10μmol/L伐地那非预处理hAMSCs,观察伐地那非处理hAMSCs组(Vard-hAMSCs)生长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比较hAMSCs细胞免疫表型、增殖能力及抗氧化损伤能力;免疫双荧光染色计数阳性表达细胞数,计算hAMSCs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百分率。结果:(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hAMSCs、Vard-hAMSCs均阳性表达CD90、CD105、CD73,不表达CD45、CD34、CD19、CD11b及HLA-DR;Vard-hAMSCs组细胞S期细胞比率及增殖指数为(0.57±0.40)%和(2.20±1.60)%,与hAMSCs组[分别是(0.62±1.33)%,(1.90±1.4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Annexin V/PI双染色结果显示,经250μmol/L H2O2作用4 h后,Vard-hAMSCs组细胞凋亡率为(7.67±0.82)%,明显低于hAMSCs组(18.72±2.92)%和特异性Vardenafil阻断剂组(15.90±1.69)%(均P<0.05);(3)免疫双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相同诱导条件下,Vard-hAMSCs组细胞MAP-2及GFAP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是(49.8±6.42)%和(55.2±6.10)%,均高于hAMSCs组[分别为(29±3.94)%,(32.2±3.03)%,P<0.05]。结论 :伐地那非处理一定时间可明显提高hAMSCs抗氧化损伤效应和hA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但短时间内不明显影响hAMSCs生长形态、增殖能力和免疫表型。提示伐地那非处理可能作为hAMSCs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优选预处理方案。
喻皇飞冯吉梅方宁赵玉洁余丽梅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环磷酸鸟苷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预处理
恶性肿瘤患者自体CIK细胞的诱导培养及表型鉴定
2011年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体外培养形态及免疫表型变化。方法采用费森尤斯CE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恶性肿瘤患者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rhIFN-、rhIL-2及CD3McAb联合诱导培养后,显微镜下观察诱导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免疫表型。结果连续诱导培养10 d后CIK细胞呈团样生长;至13 d时,CD3+、CD3+CD8+和CD3+CD56+细胞比例分别从诱导前的(44.8±11.3)%、(21.1±8.5)%和(3.4±10.7)%增加至(72.1±13.8)%、(51.1±17.9)%及(10.7±4.4)%(<0.05);而CD3+CD4+细胞比例为(19.2±8.0)%,明显低于诱导前(28.7±6.4)%(<0.05)。结论来自恶性肿瘤患者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成功诱导为富含CIK细胞的肿瘤杀伤细胞。
喻皇飞方宁章涛陈代雄范振海杨卫兵宫黎明刘金伟余丽梅
关键词:肿瘤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免疫表型
人脐带血清合用胎牛血清培养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2013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清与胎牛血清合用培养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s)的形态学、表面标志和胞内标志蛋白的变化。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后,应用含10%胎牛血清完全培养基原代培养,分别以3%人脐血清加7%胎牛血清(CBS组)和10%胎牛血清(FBS组)完全培养基传代培养。P5内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内标志蛋白。结果 P5内细胞,两组hUCB-MSCs均为梭型细胞,细胞大小无明显改变,均表达CD44、CD105、CD90、CD73和波形蛋白,不表达CD45、CD34、CD11b、CD19和HLA-DR;其中表达CD44、CD73阳性细胞百分率高达99%。结论 3%人脐血清加7%胎牛血清可成功地培养出形态与表型特征良好的hUCB-MSCs。
王爽范振海王钰莹喻皇飞刘祖林胡锡阶余丽梅
关键词:胎牛血清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诱导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体外诱导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D-MSCs)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潜能.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分离提取hAD-MSCs,流式细胞术分析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行表型鉴定.取第3代按2.5× 106个/ml或5×105个/ml细胞密度接种6孔培养板或预置盖玻片的24孔培养板,在含10mmol/L尼克酰胺和N2补充物的无血清HG-DMEM培养基培养,未诱导组为含10%胎牛血清的LG-DMEM基础培养基.分别于体外诱导第7、14、21天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胰岛素和β2微球蛋白的表达,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上清液中胰岛素含量,采用RT-PCR检测胰岛素mRNA和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因子1(PDX-1)mRNA的表达.结果 (1)hAD-MSCs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CD29、CD44、CD73、CD166及波形蛋白;(2) hAD-MSCs诱导第7、14、21天胰岛素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4.67%±1.53%、75.00%±1.00%、74.33%±1.53%,培养物上清液中胰岛素含量分别为(331.62±1.76)、(330.50±1.22)和(331.65±0.48) μIU/ml,各时点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未诱导组仍未见胰岛素阳性细胞;培养上清也未检测到胰岛素;(3) hAD-MSCs诱导前后均有PDX-1 mRNA和蛋白表达,胰岛素基因mRNA表达仅见于诱导组;(4) hAD-MSCs诱导组和未诱导组各时点均有β2微球蛋白表达,其阳性细胞百分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 hAD-MSCs具有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能力,可能成为1型糖尿病细胞移植治疗的新的细胞供源.
赵玉洁方宁陈代雄余丽梅喻皇飞万卫红赵春华
关键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胰岛素分泌细胞诱导分化
体外诱导人羊膜上皮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分化实验,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向胰岛素分泌细胞(ISCs)分化的能力。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人羊膜组织分离提取hAECs,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鉴定。取第3代hAECs在含尼克酰胺和N2补充物的无血清培养基中诱导培养,分别于诱导不同时间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胰岛素和β2微球蛋白的表达,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上清液中胰岛素含量,采用RT-PCR检测胰岛素mRNA和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因子-1(PDX-1)mRNA的表达。结果:①hAECs高表达CD29、CD73、CD166和CK19;②hAECs诱导组第7、142、1天胰岛素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4.00%±1.73%、75.33%±1.15%和75.67%±0.58%,而对照组未见胰岛素阳性细胞;③hAECs诱导组第7、14、21天培养物上清液中胰岛素含量分别达(328.47±3.22)μIU/ml、(332.26±1.22)μIU/ml和(329.68±2.57)μIU/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④hAECs诱导前后均有PDX-1 mRNA和β2微球蛋白表达,胰岛素mRNA表达仅见于诱导组。结论:hAECs能分化为ISCs,在Ⅰ型糖尿病细胞移植治疗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赵玉洁方宁陈代雄余丽梅喻皇飞赵春华
关键词:人羊膜上皮细胞胰岛素分泌细胞诱导分化
人羊膜细胞神经生物学性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人羊膜组织是位于胎儿绒毛膜表面的一层光滑、无神经、无血管及淋巴管的半透明薄膜,厚约0.02~0.50mm,由胚胎发育期细胞滋养层演化而来,主要含有两种类型细胞,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hAECs)和羊膜间充质细胞(human mesenchymal cells,hAMCs),所谓人羊膜细胞是hAECs和hAMCs的总称。
喻皇飞陈代雄
关键词:人羊膜细胞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索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移植促进超长宽比例随意皮瓣血管化,进而促进皮瓣成活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鉴定hAMSCs。hAMSCs植入皮瓣前用CellTracker“CM—Dil进行标记。选用20只健康成年SD大鼠,于大鼠背侧左右分别构建8cm×2cm超长缺血随意皮瓣模型,皮瓣蒂部位于髂棘水平。皮瓣掀起后每只大鼠皮瓣分为左侧组[注射0.5ml低糖杜氏改良培养基(LG—DMEM)]和右侧组(注射0.5m1浓度为1×10^6/ml的hAMSCs)。术后7d观察各组皮瓣的成活率。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于术后即刻、24h、48h、4d、7d监测皮瓣蒂部和中部的相对血流值。通过组织学观察各组成活皮瓣毛细血管密度,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CellTracker^TM-CM—Dil的hAMSCs在皮瓣内的分布及成活情况。结果皮瓣成活率左侧组为(50.6±2.2)%,右侧组为(70.9±2.1)%(P〈0.05)。左侧组术后4d及7d皮瓣蒂部的相对血流值高于右侧组(P〈0.05);皮瓣中部术后24h、48h、4d、7d的相对血流值均低于右侧组(P〈0.05)。术后7d皮瓣内微血管断面密度左侧组为(8.8±1.2)个/mm^2,右侧组为(23.5±1.6)个/mm^2,(P〈0.05)。右侧组成活皮瓣组织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标记有CellTracker^TM CM-Dil红色荧光染料的hAMSCs,可以证实hAMSCs在皮瓣内分布及存活。结论在超长随意皮瓣中、远部位应用hAMSCs可明显改善皮瓣的成活率,增加皮瓣下微血管重建的密度。
金文虎常树森吴中桓李海喻皇飞张子阳魏在荣张文夺王达利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羊膜外科皮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