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念涛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群众》编辑部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就业
  • 2篇劳动力
  • 2篇劳动力素质
  • 1篇信息平台
  • 1篇隐性就业
  • 1篇再就业
  • 1篇再就业服务
  • 1篇再就业服务中...
  • 1篇政府
  • 1篇知识
  • 1篇三中全会
  • 1篇社会
  • 1篇剩余劳动力
  • 1篇十一届三中全...
  • 1篇十一届三中全...
  • 1篇太湖
  • 1篇太湖流域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剩余劳动...
  • 1篇企业

机构

  • 2篇《江南论坛》
  • 1篇《江南论坛》...
  • 1篇《群众》编辑...

作者

  • 6篇姜念涛
  • 2篇黄胜平

传媒

  • 4篇江南论坛
  • 1篇求是
  • 1篇红旗文稿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苏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变迁
1993年
一、文化市场的诞生与兴盛 苏南的乡镇工业,不仅在经济上贡献了大半壁江山.而且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缝隙中,创造、开拓了市场机制,它不仅在物质生产领域里开拓了商品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资金市场、资产市场等,而且在精神生产领域里开拓了一个特殊的市场——文化市场。
姜念涛平昌
关键词:资产市场文化知识外向型经济
对苏南劳动就业走势的辩证思考
1998年
从建国后到六、七十年代,在人口密集的苏南,城乡劳动者就业逐渐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劳动就业取得巨大成就。乡镇工业的崛起,于80年代中期完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90年代以来“三资”企业的勃兴,使大量劳动力与外资结合;近几年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为公有经济的下岗者和新增加劳动力开辟了就业新路。但是,由于长期计划体制的积弊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磨擦。
黄胜平姜念涛
关键词:劳动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素质隐性就业再就业服务中心
把《江南论坛》办成“长三角”的信息平台
2003年
姜念涛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信息平台区域经济一体化
论苏南的体制创新与两个文明建设
1996年
一、80年代的体制创新对苏南两个文明建设的推进。 今日苏南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国人瞩目的成就,原因很多,最根本的是这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了经济体制的创新。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首先在苏南地区得到突破。这里是乡镇工业的摇篮,也是市场机制策源地。市场机制本来在历史上早就存在,但在计划经济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只能长期处于压抑、萎缩的状态。苏南农民在计划体制之外创办乡镇工业,在全国创造了大规模的市场调节。 苏南农民在计划体制之外创造了市场机制,与在计划体制之内运行的国有企业形成明显反差。乡镇企业不仅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大大超过国有企业,而且思想观念比国有企业大为领先。国有企、事业的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比“老乡”好得多,但因囿于计划体制,享受国家慈父般的关怀,因而其自主意识、开拓意识。
姜念涛
关键词: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苏南劳动就业发展的新趋势
2000年
苏南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人口密度高、劳动就业问题较为严峻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劳动就业先是依靠乡镇工业的崛起,使80年代中期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乡镇企业;90年代后,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就业;近几年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开辟了职工再就业和新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新路。
黄胜平姜念涛
关键词:就业政策劳动力素质
全文增补中
质疑“官、产、学、研相结合”被引量:1
2006年
姜念涛
关键词:自主创新政府社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