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晓艳

作品数:24 被引量:273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气象局正研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专项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积温
  • 4篇气候
  • 4篇降水
  • 3篇界限温度
  • 3篇降水量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温
  • 2篇热量
  • 2篇作物
  • 2篇小波
  • 2篇小波分析
  • 2篇苗期
  • 2篇CHANGE...
  • 2篇城市
  • 2篇城市化
  • 2篇城市化发展
  • 2篇PRECIP...
  • 1篇带结构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机构

  • 24篇沈阳市气象局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大连市气象局
  • 2篇沈阳观象台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沈阳区域气候...

作者

  • 24篇姜晓艳
  • 9篇张菁
  • 4篇康敏
  • 3篇马明敏
  • 3篇刘树华
  • 3篇梁红
  • 2篇陈罡
  • 2篇姜淼
  • 2篇杨黎黎
  • 2篇臧俏冰
  • 2篇张文兴
  • 2篇郭正强
  • 2篇于清野
  • 2篇徐凤莉
  • 2篇宋军
  • 1篇廖国进
  • 1篇隋东
  • 1篇赵凤
  • 1篇杨雨春
  • 1篇费良玉

传媒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辽宁气象
  • 3篇气象与环境学...
  • 2篇Meteor...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气象科技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环境保护与循...
  • 1篇第27届中国...
  • 1篇第27届中国...

年份

  • 2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沈阳市冬季冰层厚度特征研究及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在2006年冬季对沈阳市不同地点水面的冰层厚度进行了观测,发现市内一环附近,冰层厚度曲线略有差异,但大体重合;而城区二环以外结冰较早,冰层也比市内一环附近厚一些,特别是早期。分析实测记录和沈阳观象台气温资料,可知冰层厚度与负积温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好,建立了冬季冰层厚度预报方程,结果表明,天气转冷趋于稳定后,预报方程的拟合度较好。利用气象台每天发布的天气预报,开发并研制了相应的冰上活动指数的预报和发布系统。
梁红姜晓艳于清野
关键词:冰层厚度负积温
东北地区近百年降水时间序列变化规律的小波分析被引量:127
2009年
利用1905~2005年东北地区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的降水时间序列资料,采用距平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降水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性变化规律,并对东北地区近期降水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百年来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呈现较显著下降趋势,整个东北地区降幅为-5.2mm/10a;长春为-12.7mm/10a;哈尔滨为-7.1mm/10a;大连为-2.7mm/10a;沈阳略为上升趋势为1.3mm/10a。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存在着区域性的多重时间尺度下的周期变化特征,2a~3a、5a~6a,10a和50a左右的长期振荡周期具有全域性;长春、哈尔滨年降水的主要控制周期是20a左右;5a~6a的短周期和50年的长周期变化也对年降水有较大影响。
姜晓艳刘树华马明敏张菁宋军
关键词:小波分析
沈阳地区待建风电场发电量定量预报方法研究
2011年
利用相关气象站资料、10个NRG加密测风站资料和龙源望海寺风电场发电量资料,在相关统计发电量与加密测风站风速、气象站与加密测风站风速以及各加密测风站之间风速均极显著的基础上,经反复模拟运算,建立了望海寺风电场1-2、3-6、7-9和10-12月各季逐日发电量与风速3次方回归曲线预报方程。经回代和试报,其年单机发电量相对偏差分别为0.01%和-2.1%。利用各加密测风站逐日测风资料,对待建风电场进行发电量定量预报,其年单机发电量依次为敖力营、郝关、榆树底、二牛、柳树、黄贝堡、双台子、山东屯和皇家。
姜晓艳张菁明祥臧俏冰于万军姜淼
关键词:风速发电量
沈阳冬季不同地表温度特征及其综合集成预报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为客观分析沈阳冬季不同性质地表温度特征,给沈阳城市建设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气象预报服务,在试验地对不同性质的地表(水泥表面、草坪表面及积雪表面)进行了温度观测,并分析其温度变化特征,用统计计算方法给出了不同性质地表温度与观象台百叶箱气温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同性质地表面温度依赖于观象台百叶箱气温及天空总云量的回归方程;提出模式识别方法、概率统计方法以及预报经验评估方法相互结合的不同性质地表面温度预报综合集成技术。
姜晓艳梁红郭正强廖国进
关键词:地表温度
水稻生长季≥20℃积温与产量的关系及其预报方法被引量:2
1995年
水稻是沈阳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丰、歉对粮食总产影响很大。经研究证明,水稻生长季≥20℃积温与产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当≥20℃积温在2100℃以下时,就会因热量不足而发生延迟型或障碍型冷害,最终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如1957、1969、1972、1976年)。
徐凤莉姜晓艳李恺心
关键词:积温水稻生长季障碍型冷害粮食作物
模糊综合评价在汛期(6—8月)降水趋势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用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筛选出与汛期(6—8月)降水量相关性好的因子,作为预报因子。应用模糊变换原理,综合评价预报因子与预报对象之间的关系。通过设计各因子的隶属函数,建立它们间的一种模糊关系(?);同样也建立预报因子与预报对象之间的一种模糊关系(?)。然后,对(?)与(?)进行模糊变换运算,作出汛期降水趋势预报。
李恺心姜晓艳
关键词:隶属函数相关系数模糊子集区间数模糊矩阵
沈阳市降水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8
2009年
在分析沈阳近百年特别是近50 a降水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沈阳市降水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沈阳市降水量变化决定水资源变化,自1956年以来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且随着年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地下水变化平缓;地表水资源变化速度比降水变化速度快。同时降水量对辽、浑河的自然径流量影响显著,年际变化剧烈;近10 a沈阳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将加剧沈阳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在对气候进行预估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估。
张文兴姜晓艳张菁隋东孙福义
关键词:降水量水资源径流量地下水
近50年沈阳市气温降水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沈阳市1960~2009年各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及降水量资料,对近50年来沈阳市的气候变化特征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沈阳增温趋势明显;随着气温的上升,沈阳市的降水量呈下降趋势。
康敏姜晓艳
关键词: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
中国东北地区近百年气温序列的小波分析被引量:50
2008年
利用1905—2005年中国东北地区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的气温时间序列资料,在分析气温变化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小波分析,以揭示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同时,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气温序列变化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和突变点。结果表明:近100a来中国东北地区的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升高趋势更加显著,升温率达到0.165℃/10a。气温存在2~3a、8~12a、20~25a和45a左右时间尺度的多重时间尺度结构的变化特征。
姜晓艳刘树华马明敏张菁
关键词:气温序列小波分析
沈阳市夏季不同下垫面温度特征及其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08年
在炎热的夏季里,城市不同下垫面温度变化及其对人体影响的研究,对于人体贴身条件的生态控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2005年6月1日至8月31日沈阳市的3个不同区域、不同下垫面温度的实测记录和沈阳观象台温度、云量资料,分析其相关性,并绘制出点聚图,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夏季高温预报方程式。并从生物意义上分析了在沈阳城区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炎热感"与"可能中暑"等问题,提出了关于"炎热感"与"可能中暑"事件发生的预报预警方法,为沈阳市专业气象预报产品的研发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就城市高温变化情况及其生物意义的研究,依据生态学原理作了说明,指出了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发展并提出进一步开展类似研究的建议。
张菁梁红姜晓艳杨雨春陈罡
关键词:下垫面温度预报预警中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