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福东

作品数:42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0篇法律
  • 11篇司法
  • 9篇法律解释
  • 6篇法学
  • 6篇法治
  • 5篇法官
  • 5篇方法论
  • 4篇和谐社会
  • 4篇法律方法
  • 4篇法权
  • 3篇司法权
  • 3篇民主
  • 3篇教义学
  • 3篇法理
  • 2篇哲学
  • 2篇哲学诠释
  • 2篇哲学诠释学
  • 2篇执法
  • 2篇社会
  • 2篇社会性

机构

  • 20篇山东大学
  • 14篇青岛科技大学
  • 6篇青岛市社会科...
  • 3篇吉林大学
  • 2篇山东司法警官...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潍坊学院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济南市历城区...

作者

  • 40篇姜福东
  • 2篇刘吉涛
  • 2篇陈金钊
  • 1篇张伟强
  • 1篇张其山
  • 1篇杨圣坤
  • 1篇李辉
  • 1篇杜少光
  • 1篇杨春然
  • 1篇王国龙
  • 1篇武飞
  • 1篇徐海燕
  • 1篇孙光宁
  • 1篇姜世波
  • 1篇焦宝乾
  • 1篇张晓萍
  • 1篇马娜
  • 1篇刘迎新
  • 1篇王月强

传媒

  • 4篇法律方法
  • 3篇青岛职业技术...
  • 3篇民间法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甘肃政法学院...
  • 2篇山东社会科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法制与社会发...
  • 1篇环球法律评论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国家检察官学...
  • 1篇政法论丛
  • 1篇河南省政法管...
  • 1篇法商研究
  • 1篇中共云南省委...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安徽警官职业...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9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岛市规划建设“胶莱绿谷、青北新区”的思考
2018年
胶莱绿谷与青北新区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原创性概念,前者是后者的核心特征和独特优势,后者是前者的区位依托和行政载体,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崭新的大青岛北部城市副中心的标志性名称。"胶莱绿谷、青北新区"的规划建设,将加快弥补青岛北部地区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加快青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青岛潍坊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进程。青岛市应学习《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制定好"胶莱绿谷、青北新区"规划纲要,高水平建设临空型、国际化"青岛农高区",筹建以南村为行政中心的"青北新区",打造胶莱盆地农耕文化旅游带。
姜福东
关键词:城市副中心
发挥青岛龙头作用引领胶东经济圈与鲁南经济圈合作发展的建议
胶东经济圈五市的共同特点是港口城市,而港口城市的命脉在于对外开放和腹地经济的支撑。要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牢牢掌握主动权,要在都市圈、城市群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巩固和扩大战略优势,必...
姜福东
法律解释学回应实践的进路
2010年
作为法律方法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律解释学要努力为法治的实现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支撑。为了增强其回应司法实践的能力,法律解释学研究应通过间接参与司法实践的进路,探索更具普适性的法律解释方法的理论模型;应通过直接参与(或"准"直接参与)司法实践的进路,针对具体个案进行分析和论证,并不断修正、改进该理论模型,最终整合出比较贴近中国实际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成熟的法律解释规则体系。
姜福东
关键词:法律解释学方法论司法实践进路
青岛市建设蓝色法治城市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青岛市拥有率先建成全国蓝色法治领军城市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必须牢固确立优质海洋治理的新理念新机制,着力完善蓝色立法与规划,强化蓝色执法与综合管理,推进蓝色司法与仲裁"两个中心"建设,加快蓝色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实现"两个重点"突破,着力构建蓝色法治文化之都,提升蓝色法治队伍建设水平。
姜福东
关键词:执法司法
关于“和谐权”的几点思考被引量:3
2007年
和谐权的提出,是当代中国法律人将中华传统哲学之精髓——“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思维观运用至法律领域的最新成果。就其实质而言,乃是通过对主体权利一定程度的克减来实现对主体之间权利冲突的某种消解,而并非指向某一具体实在的权利本身。与其说它是一种人权,毋宁说是一种保障和改善人权的的手段。但这一界定并非否定其作为东西方文化结晶的当代价值。
姜福东
关键词:天人合一太极权利
反思法律方法中的体系解释被引量:3
2013年
从国内外学界既有的理论认知来看,法律方法中的体系解释主要关涉两个维度:内在体系与外在体系、广义体系与狭义体系。它可能意指三个层面:可能意指因同一法律内部的规定之间的逻辑与价值关联而产生的解释,或者不同法律部门的规定之间的逻辑与价值关联而产生的解释;可能意指因法律与法律之间的不同规定发生矛盾与冲突时所引发的解释;在宽泛意义上甚至还可能意指法律与宪法规定相互冲突时所引发的解释。作为一种文本主义的法律解释方法,体系解释具有强大的方法论功效,那些具有比较完善的体系特征的法律部门是其发挥最重要作用的领域。当然,体系解释必须面对法律体系自身的难题,诸如法律规范会出现相互矛盾和彼此冲突的情形等;体系解释与其他解释方法具有不可分割性。运用体系解释的方法,必须有意识地、能动地克服其不足之处,最大限度地发掘其方法论的价值。
姜福东
关键词:法律体系法律方法
法律论证的定位问题探析被引量:2
2008年
作为一种"法律理论",法律论证主要是一种特殊情形的理性论辩理论,尤其是关于司法裁判的理论。作为一种程序理论,法律论证程序性的技术属性,使其具有方法论的启迪学价值,尽管其方法论功能不应被高估。作为一种理论研究范式,法律论证标志着法律方法研究正在发生范式转换,论证范式取代解释范式和推理范式而成为法律方法研究的主流。
姜福东
关键词:法律论证法律理论法律方法范式
社会性,私人性与独立性--普通法视域下的司法权认知
本文拟以英国普通法文化为视角,兼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相对照,深入探究司法权认知之差异对于司法独立进程所产生的影响,揭示英伦司法当中的民间元素、社会元素对于中国司法独立运动的意义。
刘吉涛姜福东
关键词:司法权法律认知英国社会
商谈理论与和谐社会民主建设——青岛“市民月活动”引发的思考
2007年
从哲学层面看,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具有相当的普适性。其交往行为等理论范畴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相通性,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社会中来,以形成一种主体间性的、理想的商谈情境。从政治层面看,该理论模式还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语境中。我们应进一步培育自主的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平等、自由、开放、论辩的公共领域。我们要借鉴程序主义范式,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更多体现在人人自由、平等地参与对话和论辩过程之中。
姜福东郭小红
关键词:商谈理论交往行为市民社会公共领域
基于法律实证主义立场的民间法研究——评王林敏《民间习惯的司法识别》
2013年
王林敏博士的《民间习惯的司法识别》一书,基于法律实证主义(规范法学)的学术立场,探讨民间习惯进人司法的技术路径和制度建构问题。在对习惯法的概念谱系进行细致区分的基础上,探讨了民间习惯进入司法的程序规则、识别方法和识别标准,以及习惯规范的核心要素与合法性检验等问题。通过对'民间习惯的司法识别'这个问题的研究,作者最终发现了习惯法的边缘化问题,并认为这是习惯法自身的现代性命运。本书是将法律实证主义方法论引入中国民间法研究的一个成功范例。
姜福东
关键词:学术立场法律实证主义方法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