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噻氯吡啶与华法林治疗心腔内附壁血栓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噻氯吡啶与华法林在治疗心腔内附壁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心腔内附壁血栓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每组25例,分别给予噻氯吡啶与华法林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行心脏彩超检查,对附壁血栓大小进行测定。结果噻氯吡啶组有效率为92.0%,华法林组为88.0%。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噻氯吡啶、华法林在治疗心腔内附壁血栓中效果均满意,但应用噻氯吡啶不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INR(国际标准比值),应用更安全。
- 宗立庚吴素华姜风琴吕钰贺树凤
- 关键词:噻氯吡啶华法林
- 64层螺旋CT评价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通过64层螺旋CT(M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影像学资料对照研究,探讨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CTA)评价老年冠心病(CAD)患者支架内再狭窄(RSI)的临床意义。方法57例支架置入术后老年CAD患者(共97枚支架)先后行CAG和64层MSCTA检查。结果64层MSCT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90.0%、75.0%和91.3%。64层MSCT对直径≥3.0mm支架再狭窄检出的阳性预测值、特异性、敏感性均优于直径〈3.0mm支架。结论64层MSCT同样可作为老年CAD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安全、有效的筛查工具。
- 张玲玲宗立庚姜风琴许道营马吉伟
- 关键词: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内再狭窄
- 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对冠心病易损斑块的预测价值
- 许道营张秀洲宗立庚姜风琴张玲玲
- 冠心病患者易发生是心血管事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粥样斑块发生破裂,并且在该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前将那些濒临破裂,进而发生血栓和(或)迅速进展的斑块称为易损斑块。研究证明,斑块易损性与炎症密切相关。炎症细胞(主要是单核-巨噬...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心病血栓形成
- 医院社区协同健康管理对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协同健康管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PCI术后老年冠心病(CAD)患者147例,按照所在社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出院后转社区医疗组织管理,医院不再提供后续健康干预治疗;观察组出院后医院协同社区共同健康管理1年,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生心脏事件方面的差异,并在统一指导语的前提下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焦虑(34±6VS41±7,t=2.714,P〈0.01)、抑郁心理评估分数(35±7VS41±8,t=2.572,P〈0.05)明显降低,躯体健康度(63±12VS59±11,t=5.935,P〈0.01)、心理健康度(64±14VS58±13,t=6.116,P〈0.01)、社会功能维系度(64±11VS58±10,t=6.157,P〈0.01)均好于对照组,但心脏事件发生率及物质生活维系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协同健康管理是老年PCI术后患者降低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切实有效的方式。
- 宗立庚张玲玲许道营姜风琴
- 关键词:出院后医疗血管成形术冠状动脉生活质量
- 老年患者经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
- 2006年
- 宗立庚吕钰姜风琴
- 关键词: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桡动脉股动脉
- 糖尿病患者患病初期负性情感分析与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11
- 2007年
- 临床观察发现,初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负性情感(焦虑、抑郁)较为严重,患者多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影响着其身心健康和血糖控制水平。因此,对初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研究2002年3月开始对92例在我院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在分析其负性情感的基础上,除常规护理外采用音乐疗法进行心理干预,发现其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血糖控制达理想水平,现报道如下。
- 胡俊红姜风琴
- 关键词:负性情感干预效果评价血糖控制水平抑郁症状
- 动态血糖监测发现老年糖尿病无感知低血糖45例被引量:2
- 2007年
- 张荣星姜风琴李静
- 关键词: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老年人
- 脑心通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7年
- 将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和微血管病变组,测定患者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血栓烷素B2(TXB2)水平,对伴有微血管病变患者用脑心通治疗8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伴微血管病变患者的GMP-140、TXB2较无微血管病变者明显升高,脑心通治疗8周后上述指标明显降低。
- 姜风琴宗立庚许道营张秀洲
- 关键词:脑心通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血小板活化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MP-9、TIMP-1、hs-CRP变化及其与心室重构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与AMI后近期左心室重构(LVRM)和功能的关系。方法临床纳入71例首次AMI患者,其中31例患者(A组)在发病后12 h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20例患者(B组)给予发病后7 d内的延迟PCI,20例患者(C组)不进行PCI,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同时选取17例健康者(D组)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MMP-9、TIMP-1以及hs-CRP的变化。使用超声心电图检测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射血分数(EF)和室壁运动指数(WNSI)。结果 A组EDVI、ESVI、EFA明显好于B、C组,B组好于C组(P<0.05)。MMP-9、TIMP-1、hs-CRP B组好于A、C组(P<0.05)。结论 AMI后早期血清MMP-9浓度即升高,LVRM过程中MMP-9浓度与EDVI、呈正相关,与EF呈负相关。
- 许道营王爱芹张秀洲姜风琴步芳芳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MMP-9TIMP-1HS-CRP心室重构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
- 2005年
- 患者,女,20岁.因呕吐、腹泻2 d,神志不清2 h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1年.查体:T 36.5,P 92次/min,R 29次/min,BP13/9 kPa.昏睡,呼吸深快,皮肤弹性差,双肺、心脏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四肢有自发性活动,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 耿文真姜风琴马玉琢
-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并发生理反射病理征血酮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