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丽华

作品数:21 被引量:27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军曹鱼
  • 4篇氮收支
  • 4篇摄食
  • 4篇赤潮
  • 3篇营养盐
  • 3篇摄食水平
  • 3篇生消过程
  • 3篇饵料
  • 2篇养殖
  • 2篇营养化
  • 2篇幼鱼
  • 2篇幼鱼生长
  • 2篇鱼类
  • 2篇温度
  • 2篇苗种
  • 2篇海区
  • 2篇海水养殖
  • 2篇富营养化
  • 2篇RACHYC...
  • 2篇CANADU...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1篇孙丽华
  • 13篇陈浩如
  • 9篇王肇鼎
  • 7篇黄良民
  • 5篇彭云辉
  • 4篇尹健强
  • 4篇刘胜
  • 4篇严岩
  • 3篇张建林
  • 3篇黄洪辉
  • 3篇李涛
  • 2篇胡建兴
  • 2篇宋星宇
  • 2篇韦桂峰
  • 1篇王文雄
  • 1篇黄晖
  • 1篇孙富林
  • 1篇李开枝
  • 1篇陈清潮
  • 1篇孙建华

传媒

  • 3篇热带海洋学报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水产学报
  • 2篇台湾海峡
  • 2篇生态科学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海洋通报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 1篇第一届中国赤...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军曹鱼生物学特性及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被引量:18
2006年
简要介绍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的形态、分布、食性、生殖、胚胎和仔稚鱼发育过程等生物学特性以及军曹鱼苗种繁育的技术工艺。选择2~3龄鱼作为亲鱼,在海区网箱中采用营养强化结合激素诱导的方法,使其在整个繁殖季节多次成熟产卵。在大亚湾地区其繁殖季节为4~10月,亲鱼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5~31℃、适宜盐度为30~34,大批量人工催产的受精率为30%~60%、孵化率为55%~82%。采用室外池塘进行种苗大规模培育,初孵仔鱼在水温26~32℃、盐度28~33条件下培育35~40d,全长8~11cm,达到商品苗规格。
陈浩如孙丽华胡建兴严岩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苗种繁育技术
大亚湾海域海水中各种形态磷的研究被引量:23
2002年
根据 1999年 5月 (春季 )的调查 ,统计了大亚湾海域海水微表层、次表层、表层和底层水中各种形态P的含量 ,计算了各种形态P分别占总磷 (TP)和总溶解磷 (TDP)的百分比 ,讨论了各种形态P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了影响颗粒磷 (PP)和溶解磷 (TDP)分布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 ,大多数站位微表层对各种形态P产生了富集 ,但是富集概率有所差别 ;大亚湾海域水中P ,除微表层主要以PP形态存在外 ,其余水层均主要以TDP形态存在 ,TDP在所有水层中均以DOP为主要存在形态 ;各个水层中PP是影响TP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 :影响PP在微表层、次表层和表层分布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为COD ,在底层则为叶绿素a与COD的叠加 ;影响TDP在微表层和底层分布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为盐度 ,在次表层和表层则为COD。
孙丽华王肇鼎彭云辉
关键词:总磷颗粒态磷
摄食水平和饵料种类对军曹鱼幼鱼生长及氮收支的影响被引量:18
2010年
研究了不同饵料种类(小沙丁鱼肉—NSF,鳗鱼配合饲料—CEFF,海水鱼配合饲料—CMFF)和摄食水平(从饥饿至饱食)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平均初始体重约28g)生长和氮收支的影响,并建立了不同饵料种类时的生长—摄食关系和氮排泄—摄食关系。结果表明,投喂3种不同饵料的军曹鱼幼鱼湿重、干重和氮特定生长率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其中,投喂NSF和CEFF组的特定生长率与摄食水平之间表现为减速增长曲线,投喂CMFF组的表现为直线;饱食时,投喂NSF和CEFF组的特定生长率接近而明显高于投喂CMFF组。投喂NSF和CEFF组的食物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长或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在饱食或次饱食(约为饱食量的70%)摄食水平组有最大值,而投喂CMFF组的食物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持续增长,在饱食摄食水平时有最大值;除食物湿重转化效率外,投喂NSF组的食物转化效率最高,其次为投喂CEFF组,而两者均明显高于投喂CMFF组。3个饵料组的军曹鱼幼鱼摄食氮、排粪氮、生长氮和排泄氮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投喂NSF和CEFF组的摄食氮、生长氮和排泄氮明显高于投喂CMFF组,而投喂CMFF组的排粪氮最高,其次为投喂CEFF组,且两者明显高于投喂NSF组。军曹鱼幼鱼投喂NSF、CEFF和CMFF时饱食和次饱食摄食水平的氮收支方程分别为:100CN=1.1(0.9)FN+27.0(29.3)GN+71.9(69.8)UN、100CN=5.2(4.3)FN+27.0(28.7)GN+67.8(67.0)UN和100CN=9.9(8.4)FN+21.6(10.1)GN+68.5(81.5)UN(氮收支方程括号中的为次饱食数据);3个饵料组军曹鱼幼鱼饱时和次饱食时摄食氮中用于排粪的比例较小且变化不大,投喂NSF和CEFF组次饱食时摄食氮中用于生长的比例较饱食时略大而用于排泄的比例较饱食时略小,但投喂CMFF组饱食时摄食氮中用于生长的比例明显高于而用于排泄的比例明显低于次饱食摄食水平时。因此,军曹�
孙丽华陈浩如黄洪辉黄良民
关键词:摄食水平饵料种类氮收支
大亚湾红海束毛藻赤潮生消过程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2004年6月15~18日广东省大亚湾海域发生了一次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赤潮,面积达100km2,本文在现场监测与室内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赤潮过程中红海束毛藻数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与营养盐的关系。结果表明,赤潮高峰期(18日),表层红海束毛藻密度与叶绿素a浓度的平面分布趋势相同,呈现中心区〉过渡区〉边缘区的特点,且与水体营养盐含量(尤其是N、P)正相关;密度的垂直分布趋势是随水深的增加而迅速递减;表层藻细胞数量和叶绿素a浓度的最大值分别为4.71×10^7/L和51.6mg/m3。室内模拟实验结果显示,稀释对红海束毛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N:P比为16时对其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本文还初步探讨了此次赤潮的来源和消亡的原因。
李涛刘胜黄良民张建林尹健强孙丽华
关键词:赤潮
大亚湾大鹏澳周边河流中营养盐的分布及入海通量的估算被引量:12
2003年
分别于 2 0 0 1年 8月 (夏季 )和 2 0 0 2年 1月 (冬季 ) ,测定了大亚湾大鹏澳 3条主要入海河流南涌河、王母河和龙岐河水体中NO2 N、NO3 N、NH3 N、PO4 P、SiO3 Si的浓度水平 ,分析其分布特征和主要来源 ,并估算其入海通量 .结果表明 ,N、P营养盐浓度夏季高于冬季 ,Si的则相反 .无论夏、冬季 ,这 3条河流水体中的NO3 N均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态 .水体中N营养盐主要来源于农田氮肥的流失 ,其次是生活、工业区的排污 ;水体中P营养盐主要来源于生活区的排污 ,其次是农田磷肥的流失 ;人类活动对水体中Si营养盐浓度的影响最小 .夏季N、P、Si营养盐入海通量分别约为 6 7.36 3、3.6 45、1 1 .71 8g/s,冬季分别约为 0 .934、0 .51 5、2 3.2 85g/s .N、P入海通量夏季比冬季高得多 ,Si的则相反 .营养盐入海输送量中N∶P∶Si的原子比夏季约为1 3∶1∶4 ,冬季约为
孙丽华陈浩如彭云辉王肇鼎
关键词:入海河流营养盐海洋化学
大亚湾微表层和次表层海水营养盐的研究被引量:17
2002年
根据 1 998年秋季 (1 0、1 1月 )、1 999年春、秋季 (4、5、1 0月 ) 5个航次对大亚湾海区微、次表层的调查结果 ,分析了微表层海水对氮、磷、硅营养盐的富集概况 ,讨论了营养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海水对氮、磷、硅营养盐均有富集作用 ,因海况及季节不同 ,富集因数 (EF)与其他海区的有所差别 ;无论夏季或秋季 ,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海水中无机氮都以NH4 N为主要存在形态 ;其余水层则以NO3 N为主要存在形态 .结果还表明 ,微表层、次表层海水中NH4 N与BOD5 、COD测值都呈高度显著正相关 ,与PO4 P和SiO3 Si含量均无相关 ,说明大亚湾海区水中含氮有机物较含磷有机物丰富 .
彭云辉王肇鼎孙丽华韦桂峰朱卓洪
关键词:微表层次表层营养盐
大亚湾红海束毛藻赤潮生消过程研究
2004年6月15-18日广东省大亚湾海域发生了一次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erythraeum)赤潮,面积达100Km2,本文在现场监测与室内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此次赤潮过程中红海束毛藻数量的时空分布...
李涛刘胜黄良民张建林尹健强孙丽华
关键词:赤潮
文献传递
第十节军曹鱼人工育苗适宜投饵时间和投饵水平研究
本文拟从军曹鱼日摄食节律的角度探讨确定鱼苗的适宜投饵时间,并通过不同摄食水平下的生长试验确定鱼苗的最佳投饵水平。实验结果,旨在为军曹鱼规模化人工育苗的饵料投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孙丽华陈浩如黄良民严岩
关键词:军曹鱼人工育苗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10
2004年
研究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仔、稚鱼的日摄食节律和摄食强度,以及饵料密度、温度、盐度对其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育8d仔鱼(摄食轮虫)、23d稚鱼(摄食卤虫无节幼体)和38d稚鱼(摄食鳗鱼粉状饵料)均表现为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摄食主要在白天进行,白天摄食强度占日摄食强度的68%以上;在白天的摄食中,又以早晨6:00-8:00和傍晚16:00-18:00摄食强度最大:夜间摄食较少或基本不摄食,所以军曹鱼早期幼体的摄食习性属白天摄食且偏于晨昏性类型。在不同饵料密度梯度的试验中,发育8d-11d仔鱼和23d-26d稚鱼摄食的适宜饵料密度范围分别为15 ind·mL-1-20 ind·mL-1和7 ind·mL-1-2 ind·mL-1。温度和盐度对发育21d-24 d稚鱼日摄食强度的影响均表现为抛物线型的变化曲线,摄食的适宜水温范围为27-31℃,适宜盐度范围为28‰-32‰。结果还表明,幼休摄食强度与饵料密度、水温、盐度的关系均适合于用二次多项式来定量描述。
陈浩如孙丽华王肇鼎严岩
关键词:军曹鱼早期发育阶段摄食
军曹鱼人工育苗饵料投喂技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研究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初始体重10g左右)的日摄食节律及不同摄食水平条件下鱼体的化学组成、特定生长率和食物转换率,以此确立人工育苗过程中军曹鱼幼鱼的适宜投饵时间和和投饵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军曹鱼幼鱼具有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摄食主要在白天进行,以早晨(06:00—08:00)和傍晚(18:00—20:00)最为活跃,形成一天中的2个摄食高峰,夜间基本不摄食。由此可见军曹鱼幼鱼的摄食节律属白天摄食偏晨昏性类型。在饥饿、3%、6%、9%和饱食(指日投饵干重占试验鱼初始体重的百分比)摄食水平条件下,军曹鱼幼鱼鱼体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在6%摄食水平组脂肪含量出现大幅下降,在3%—饱食摄食水平时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明显。军曹鱼幼鱼的湿重、干重和蛋白质特定生长率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减速增长趋势,两者间的关系表现为对数函数形式:SGRw=3.876 ln(RL+1)-3.716,SGRd=5.107 ln(RL+1)-5.24,SGRp=5.561 ln(RL+1)-5.609,9%和饱食摄食水平组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脂肪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线性增长:SGRL=1.731RL-7.702。食物湿重、干重、蛋白质和脂肪转换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9%摄食水平组有最大值,约为最大摄食水平的70%。因此,军曹鱼幼鱼投饵应在白天进行,适宜投饵时间为早晨和傍晚2个摄食高峰期,这个生长阶段的军曹鱼幼鱼当投喂鳗鱼配合饲料时其适宜投饵水平约为最大摄食水平的70%。
孙丽华陈浩如黄良民王肇鼎严岩
关键词:军曹鱼RACHYCENTRONCANADUM投饵技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