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伟
- 作品数:40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月龄吮乳羔羊肠道菌群组成及其预测物质代谢功能的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羔羊出生至断奶时期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剧烈,但其肠道菌群组成的发育规律尚不清晰。本试验旨在研究一月龄湖羊羔羊肠道菌群的组成变化规律。随机选择出生后新生期(3日龄,d03)、哺乳期(10日龄,d10)、补饲期(15日龄,d15)和断奶前期(30日龄,d30)的无抗生素用药史的健康吮乳羔羊各10只,另选择在第43~45日龄之间一次性断奶的断奶后期(60日龄,d60)健康羔羊10只作为对照,采集直肠粪便样品进行16S rRNA扩增子测序,对一月龄肠道菌群组成结构与潜在功能的变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羔羊肠道菌群各分类水平OTU数量在一月龄内呈上升趋势,但极显著低于断奶后(P<0.01)。一月龄内羔羊肠道菌群α多样性呈先降后升特点,也显著低于断奶后(P<0.05)。3日龄和10日龄羔羊肠道菌群β多样性分别极显著独立分布,15日龄和30日龄极显著聚为一类(P<0.01),60日龄羔羊极显著独立分布(P<0.01)。一月龄内羔羊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螺旋体门、黏胶球形菌门、迷踪菌门、5-7N15属、CF231属、瘤胃球菌属、密螺旋体属和丁酸弧菌属丰度随日龄呈上升趋势,而厚壁菌门、拟杆菌属、乳酸菌属和韦荣球菌属随日龄呈下降趋势。3~15日龄羔羊肠道菌群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显著高于断奶后(P<0.05),而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显著低于断奶后(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一月龄羔羊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和物质代谢功能呈显著动态变化,断奶后羔羊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升高。15~30日龄左右羔羊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及其预测的功能呈现“分水岭”样变化,该变化与引入补饲固体饲料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 叶倩文陈卓李鑫孙亚伟金肖叶李紫仟吾买尔江·牙合甫钟旗马雪连姚刚
- 关键词:湖羊肠道菌群
- 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发病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 2024年
- 为了解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发病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牛场管理系统,收集整理该场1659头成年母牛发病信息,对临床乳房炎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加利福尼亚乳房炎试验、体细胞计数法与视诊相结合的方法,对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进行抽样诊断,并采集抽检奶牛的血液样本,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其血液生理指标。调查发现,临床型乳房炎全年总发病率为42.20%,其中,1月份发病率(6.03%)最高,4月份发病率(1.27%)最低。产奶量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r=0.028,P<0.05),自第3胎后,胎次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r=-0.015,P<0.05)。隐性乳房炎白细胞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显著降低(P<0.05),临床型乳房炎红细胞分布宽度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极显著降低(P<0.01)。调查表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与季节、产奶量、胎次密切相关,调查结果可为奶牛场乳房炎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 邵白新月马亚楠史雪妍周渝新乔献琦马雪连孙亚伟王锡波王金泉钟旗李娜姚刚
-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影响因素
- 集约化高产奶牛低钙血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 2024年
- 回顾性调查新疆昌吉地区某集约化规模化高产奶牛养殖场低钙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现场调查收集养殖场的兽医诊疗记录,统计奶牛低钙血症的全年发病率,计算胎次发病率,比较健康奶牛和低钙血症奶牛的泌乳量、输精次数、初配天数、运动量的差异性,对胎次发病率与前述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养殖场2021年低钙血症的年发病率为9.94%;该病的全年发病率在秋季9月和10月最低,分别为5.52%和5.48%,冬季1月和2月最高,分别为17.70%和22.02%。低钙血症的发病率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而升高。低钙血症组当前胎次的总泌乳量、泌乳天数、日平均泌乳量均极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低钙血症组当前胎次的总运动量与日平均运动量均极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低钙血症组的输精次数与初配天数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当前胎次的总泌乳量、泌乳天数、日平均泌乳量、总运动量、日平均运动量均与低钙血症的胎次发病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低钙血症对高产奶牛的泌乳性能、运动量、配种都有负面影响。该养殖场低钙血症发病率较高,未来应重点关注产后泌乳量和运动量下降的高胎次奶牛,该群体患低钙血症的风险更高,同时也要做好冬季的饲养管理工作,减少养殖场的经济损失。
- 周渝新龙雨薇许莲萍史雪妍邵白新月乔献琦丁泽人李娜马雪连王金泉孙亚伟姚刚
- 关键词:低钙血症泌乳性能运动量配种
- 大青叶水提物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体外增殖抑制活性评价
- 2024年
- 旨在探究大青叶水提物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体外增殖抑制活性,为临床治疗IBRV感染提供新的参考依据。通过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和噻唑蓝(MTT)法,结合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法确定大青叶水提物对牛肾细胞(Madin-Darby bovine kidney cells,MDBK)的毒性作用,测得药物对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将药物最大安全浓度以二倍稀释法稀释3个梯度,通过MTT法和CCK-8法检测大青叶水提物在不同给药方式下对IBRV的抑制活性;计算细胞存活率、药物有效抑制率、药物半数中毒浓度(50%cytotoxic concentration,CC50)和药物半数有效浓度(50%effective drug concentration,EC50),并以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作为评价指标;通过病毒滴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进一步确定大青叶水提物对IBRV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大青叶水提物对MDBK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为0.8μg·μL^(-1),半数中毒浓度(CC50)为1.937μg·μL^(-1),在最大安全浓度范围内药物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大青叶水提物在不同给药方式对IBRV均有抑制作用,中药和病毒预先作用、先接种病毒后加中药及先加中药后接种病毒三种给药方式的EC50分别为0.2928、0.3501、0.4161μg·μL^(-1),相应的TI分别为6.6154、5.5327、4.6551;通过病毒滴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在中药和病毒预先混合作用下,病毒感染36 h药物对病毒抑制作用最显著。大青叶水提物有较好的抗IBRV活性,研究结果可为大青叶水提物在兽医临床应用和深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冯琦刘义钢何琴李泽龙马英才易鹏飞李娜孙亚伟孙亚伟姚刚马雪连
- 关键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体外抗病毒免疫荧光染色
- 新疆褐牛瘦素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与肉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21年
- 探索Leptin基因多态性与新疆褐牛肉品质的相关性,旨在寻找与新疆褐牛肉品质性状相关分子标记,为新疆褐牛的选育提供分子遗传学理论依据。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新疆褐牛Leptin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并分析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eptin基因第2外显子E2JW位点存在AA、AT和TT 3种基因型,处于中度多态,E2FB位点有CT和TT 2种基因型,处于低度多态,均为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相关分析表明:Leptin基因第2外显子E2JW位点与肌纤维直径呈正相关,且相关关系极显著(r=0.435),与胱氨酸含量正相关,且相关关系显著(r=0.410),与蛋氨酸含量呈弱负相关趋势(r=-0.308)。E2FB位点与硬脂酸含量呈正相关趋势(r=0.425)。结果提示E2JW位点有可能成为影响新疆褐牛肉品质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位点。
- 孙亚伟加依娜古丽·吐尔逊拜张永鹏闫向民李宏波王金泉姚刚张杨
- 关键词:新疆褐牛LEPTIN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肉品质性状
- 新疆南疆地区犊牛舍冬季环境指标变化对新生安格斯犊牛健康的影响
- 2023年
- 为了解新疆南疆地区安格斯肉牛繁育场新生犊牛圈舍冬季环境指标变化规律和吮乳犊牛的健康状况,选择南疆某安格斯繁育场冬季1月份新生犊牛舍为监测对象,对冬季犊牛舍中的温度、湿度、噪音、二氧化碳(CO_(2))、氨气(NH_(3))、硫化氢(H_(2)S)、甲烷(CH_(4))、总悬浮颗粒(TSP)、可吸入颗粒物(PM_(10))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测定吮乳犊牛的生理生化指标,对环境指标与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犊牛舍冬季平均温度(-7.0±4.02)℃低于中国行业标准(China industry standard,CIS)《牲畜和家禽养殖场的环境质量标准(NY/T 388-1999)》限值(5~35℃);未检测到NH_(3)和H_(2)S气体。湿度、噪音、CO_(2)、NH_(3)、H_(2)S、CH_(4)、TSP、PM_(10)均在CIS范围内。试验期15:00-18:00温度符合CIS限值,有21 h严重低于CIS限值;湿度有9 h(00:00-09:00)高于CIS限值(80%);CO_(2)浓度在15:00、21:00超过CIS限值(3000 mg/m^(3))。温度与呼吸频率、吮乳犊牛主要疾病(发烧、咳喘、肺炎、食欲不振、眼疾)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PM_(10)与呼吸频率、眼疾、咳喘、肺炎、食欲不振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湿度、TSP与发烧、咳喘、肺炎、食欲不振、眼疾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H_(4)、噪音与发烧、咳喘、肺炎、食欲不振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O_(2)与咳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试验结果表明,新疆南疆地区安格斯肉牛繁育场新生犊牛舍冬季环境低温高湿变化是影响新生犊牛健康的主要因素。
- 陈玉珠孙亚伟易鹏飞王凡冯梦迪吴静杨朝辉王胜骆梁涛马雪连姚刚
- 不同断奶日龄羔羊瘤胃组织显微及超微结构比较被引量:1
- 2021年
- 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断奶日龄的湖羊羔羊瘤胃组织结构的差异,特别是瘤胃乳头超微结构变化,旨在为羔羊适宜断奶日龄的确定提供瘤胃生长发育的依据。选择新生湖羊羔羊24只(初生重:2.80 kg±0.08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30日龄早期断奶组(EEW-30)、45日龄早期断奶组(EW-45)和60日龄常规断奶组(NW-60)。在各断奶日龄及75日龄时每组分别屠宰4只羔羊,测定体重及瘤胃空重,计算瘤胃相对重量;采集瘤胃组织进行显微及超微形态学测定。结果显示:①EEW-30组羔羊断奶体重极显著低于NW-60组(P<0.01),而EW-45组与NW-60组断奶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75日龄时3组羔羊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羔羊瘤胃相对重量与其体重变化规律相同。②光镜下可见:断奶时,EEW-30组瘤胃壁厚度极显著低于NW-60组(P<0.01),EW-45组与NW-60组无显著差异(P>0.05);75日龄时,EW-45组羔羊瘤胃壁厚度显著高于NW-60组(P<0.05)。断奶时EEW-30组瘤胃乳头较短小,极显著短于NW-60组(P<0.01),EW-45组也显著短于NW-60组(P<0.05)。断奶时瘤胃乳头宽度和面积在3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在75日龄时也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③扫描电镜观测结果显示:EEW-30组断奶时单位面积瘤胃微乳头(ruminal micro-papillae)数量极显著低于NW-60组(P<0.01),而EW-45与NW-60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75日龄时,3组羔羊单位面积瘤胃微乳头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试验结果显示,断奶时羔羊瘤胃形态结构在EEW-30与NW-60组间差异明显,而EW-45与NW-60组较为接近,瘤胃微乳头状结构也呈相同变化趋势。提示45日龄时断奶较为适宜。
- 赵雅轩王燕阿依努尔·木萨陈卓杨柠芝孙亚伟马雪连李娜李娜王金泉赵红琼杨会国翟少华
- 关键词:断奶瘤胃超微结构
- 运输对伊犁马肌肉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试验旨在研究运输对伊犁马肌肉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5匹24月龄的伊犁母马,环境适应7 d后开展运输试验,其运输过程中禁食禁水,运输总路程约为400 km,运输时间为8 h。分别于运输0(T1)、4(T2)、8(T3)和卸车后12 h(T4)采集马颈静脉血,分离血清,进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与T1相比,肌肉损伤生化标志物肌红蛋白(MYO)和肌钙蛋白(cTnT)在T2时刻显著上升(P<0.05),T3和T4时刻极显著上升(P<0.01);乳酸脱氢酶(LDH)在T3时刻显著上升(P<0.05);炎症反应生化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T2、T3和T4时刻极显著上升(P<0.01);皮质醇(COR)在T2和T3时刻极显著上升(P<0.01),在T4时刻显著上升(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T2、T3和T4时刻极显著下降(P<0.01);过氧化氢酶(CAT)在T3和T4时刻显著下降(P<0.05);活性氧(ROS)在T2和T4时刻显著上升(P<0.05),在T3时刻极显著上升(P<0.01);丙二醛(MDA)在T3和T4时刻极显著上升(P<0.01)。因此,运输8 h导致了伊犁马肌肉损伤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其不良影响在卸车后12 h内不能消除。
- 柳荦胡燕王子豪卢亚宾孙亚伟王金泉
- 关键词:伊犁马肌肉损伤炎症氧化应激
- 新疆褐牛与安格斯牛胴体及肉质性状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比较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明新疆褐牛与国外优良品种安格斯牛产肉性能及肉品质差异、体脂代谢相关基因及其产物表达的品种间的差异性。【方法】选择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24月龄新疆褐牛和安格斯牛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性状;采集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测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形态学差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sase,FAS)、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激素敏感酯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瘦素(Leptin,LEP)基因mRNA表达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测定FAS、HSL、LP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新疆褐牛净肉率极显著高于安格斯牛(P<0.01),而背膘厚度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其余所测定的胴体性状相关指标均无品种间差异(P>0.05)。2)新疆褐牛肉色L*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平均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均显著大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皮下脂肪组织单位面积脂肪细胞个数极显著多于安格斯(P<0.01),其余所测定的肉品质性状相关指标均无品种间差异(P>0.05)。3)新疆褐牛与安格斯牛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FAS、FABP4、HSL、LPL、LEP等5个基因mRNA表达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新疆褐牛背最长肌组织中FAS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1);HSL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皮下脂肪组织中HSL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结论】研究发现新疆褐牛产肉性能较好;但安格斯牛肉色较亮,且嫩度较好,体肪沉积能力较强。两品种间脂代谢相关基因产物FAS和HSL蛋白差异可能与安格斯肉牛背膘厚度差异有关。
- 陈俐静陈卓李娜孙亚伟李红波宋雯雯张杨姚刚
- 关键词:新疆褐牛安格斯牛屠宰性状
- 《兽医药理学》理论课程结合动物医院实践对专业知识提升作用分析
- 2020年
- 《兽医药理学》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阐述各类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熟悉各类常用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等。目前课程授课方式主要以PPT和实验课为主,由于课程理论性复杂原因或其他因素部分学生未能完全理解课程内容。授课中通过增加动物医学实践环节,与理论课程同步进行学习,经期末考核综合评价该方法效果显著。
- 吾买尔江·牙合甫杨莉戴小华买占海李娜李建龙卢亚宾夏利宁姚刚韩俊成孙亚伟
- 关键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