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作玉

作品数:10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3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半主动
  • 6篇半主动控制
  • 3篇阻尼
  • 3篇可变阻尼
  • 2篇地震
  • 2篇遗传算法
  • 2篇阻尼器
  • 2篇可变阻尼器
  • 2篇滑动模
  • 2篇滑动模态
  • 2篇滑动模态控制
  • 1篇地震激励
  • 1篇地震力
  • 1篇递归神经
  • 1篇递归神经网络
  • 1篇动态递归
  • 1篇动态递归神经...
  • 1篇振动
  • 1篇振动控制
  • 1篇振动台

机构

  • 4篇天津大学
  • 4篇哈尔滨建筑大...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华南建设学院

作者

  • 10篇孙作玉
  • 4篇刘季
  • 2篇何玉敖
  • 1篇张微敬
  • 1篇王伟
  • 1篇隋丽丽
  • 1篇王焕定
  • 1篇张永山
  • 1篇张永山

传媒

  • 3篇哈尔滨建筑大...
  • 3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现代教育技术

年份

  • 1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8
  • 2篇199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线性结构的滑动模态半主动控制被引量:6
1998年
本文研究应用可变阻尼器对线性结构进行半主动控制的算法和原理。采用滑动模态控制算法,并基于Lyapunov直接法提出了半主动控制器设计。利用滑动模态控制方法和所建立的控制器,我们给出了一个风荷载激励下的线性结构的半主动控制算例。计算机模拟分析表明,半主动控制具有控制效果明显、鲁棒性好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控制方法。
孙作玉刘季
关键词:变结构可变阻尼器滑动模态控制隔震
结构可变阻尼半主动控制被引量:48
1997年
本文阐述了结构半主动控制的概念,并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结构半主动控制的研究状态,阐述了几种有关结构半主动控制的算法,包括基于经典最优控制的控制律及算法、基于变结构系统(VSS)现论的滑动模态控制算法和非线性奇次系统的bang-bang控制算法,重点阐述了变结构系统(VSS)理论和滑移面的确定及控制律的设计。
刘季孙作玉
关键词:结构半主动控制可变阻尼桥梁结构
地震激励下线性结构的滑动模态控制被引量:1
1998年
滑动模态控制(SMC)方法是最近提出的一种新的结构控制方法,该方法具有控制效果明显,鲁棒性好等优点。滑动模态控制方法中滑移面和控制律的确定是最为关键的两步,详细介绍应用LQR方法确定滑移面的原理和步骤,并基于Lyapunov直接法提出了一种控制律。应用滑动模态控制(SMC)方法和所提出的控制律,对一地震激励下的八层线性结构主动控制的算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滑动模态控制方法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结构振动控制策略。
孙作玉刘季王晖
关键词:滑动模态控制地震
基于动态递归神经网络的半主动控制结构响应预测被引量:9
2000年
提出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分支动态递归神经网络模型 ,利用梯度下降法推导了网络权值调整公式。该模型针对结构控制中结构状态变量、控制变量和外激励荷载对结构的响应有不同的影响 ,采用分支输入递归处理 ,不但结构响应预测精度好 ,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态网络的学习和训练效率。应用该模型对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在变阻尼控制和外荷载激励下结构的响应进行了数值仿真 ,表明所提的动态递归神经网络可以达到较高的预测精度。
孙作玉
关键词:神经网络半主动控制动态递归
关于《操练型智能辅助教学系统》研制的一些想法
1997年
工科学校的许多课程,主要是通过较多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这些课程来说,我们认为比较适合开发操练型的智能辅助教学系统。 对于操练型智能教学系统,一般认为应有如下一些智能特点: 1.随机自动生成供学生练习、测试的问题; 2.
王焕定张永山张金生王伟孙作玉
关键词:智能辅助教学系统智能教学系统教学方式求解器自动生成
换能器与作动器同层布置时的无能源主动控制被引量:4
2001年
提出了一种将换能器与作动器布置于结构中同一层的无能源主动控制方案 ,建立了数学模型 ,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这种控制方案继承并发展了无能源主动控制的思想 ,使得在配备合适的蓄能器的条件下 ,能达到或接近主动控制的效果 .其原理是当主动控制力由变阻尼控制力实现时 ,利用“换能器”实现该控制力 ,同时将结构的一部分振动能量转换为液压能 ,并储存于蓄能器中 ;当主动控制力不能由变阻尼控制力实现时 ,由作动器利用存于蓄能器中的高压油作为能源 ,进行主动控制 .对一个 8层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 ,结果表明 ,无能源主动控制在不配备外部能源的情况下 ,可以达到或接近主动控制的控制效果 .
张永山孙作玉何玉敖
关键词:半主动控制换能器作动器
基于RDRNN的变阻尼半主动结构控制遗传算法被引量:10
2000年
提出了基于RDRNN的变阻尼半主动结构控制遗传算法,应用多输入多输出动态递归神经网络模型RDRNN预测结构的响应,并利用遗传控制算法进行变阻尼控制力寻优,实现了结构振动的变阻尼半主动最优控制。RDRNN模型针对结构控制中结构状态变量、控制变量和外界荷载对结构的响应有不同的影响,采用分支输入递归处理,不但结构响应预测精度好,而且神经网络的训练效率也高;基于RDRNN给出的预测结果,遗传控制算法直接在控制力的解空间进行全局寻优,逐步搜索到满足变阻尼控制力约束条件并使性能指标趋于最小的控制力。算例仿真表明,应用所提算法进行变阻尼半主动结构控制,控制效果明显,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控制策略。
孙作玉张微敬
关键词:遗传算法
结构振动的变阻尼半主动遗传控制算法被引量:10
2000年
提出结构振动的变阻尼半主动遗传控制算法.针对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的特点,建立新的性能指标泛函,采用遗传控制算法直接在控制力解空间进行全局寻优,逐步搜索到满足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约束条件并使性能指标趋于最小的控制力,从而实现了结构振动的变阻尼半主动最优控制.算例仿真表明,采用变阻尼半主动遗传控制算法,控制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的结构振动控制策略.
孙作玉何玉敖
关键词:半主动结构控制遗传算法最优控制
可变阻尼器性能及半主动控制律研究被引量:8
1998年
分析了节流阀式可变阻尼器的性能,结合可变阻尼器的特点提出了半主动结构控制算法。数值仿真表明,所提的半主动控制律是很有效的;可变阻尼器的最小通流面积Amin对控制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最小通流面积Amin越小,控制效果越好。
孙作玉刘季
关键词:半主动控制可变阻尼器振动控制
变阻尼半主动结构控制振动台试验被引量:21
2000年
在一个1:4的五层模型刚架结构上进行了变阻尼半主动结构控制振动台试验.在结构的底层安装了一个溢流阀式变阻尼控制器,输入几种不同的地震动并采用几种不同的控制算法对结构进行了变阻尼半主动控制。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受阻尼半主动结构控制仅需要很少的电能,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结构振动控制方案。结合溢流阀式变阻尼控制器的特点,分析了一些因素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孙作玉隋丽丽
关键词:半主动控制振动台实验刚架结构地震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