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肌胞对丝裂霉素C所诱发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抑制作用
- 1992年
- 在ip丝裂霉素C(MMC,5.20 mg·kg^(-1))前24h内将聚肌胞(polv I:C)sc给小鼠,可明显抑制MMC所诱发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频率,具有剂量效应关系,Poly I:C(0.50 mg·kg^(-1))sc后4和12h对染色体畸变的抑制作用最强,而polvI:C(0.50 mg·kg^(-1))sc后4 h所取小鼠血清亦具有抑制染色体畸变的作用,结果提示polvI:C和其诱导的小鼠血清均可预防MMC对遗传物质的损伤作用。
- 杨宝学苏雪岩孙凯徐德启鲁卓卿金英花
- 关键词:聚肌胞核糖核酸丝裂霉素C
- 平板血管造影机的定期检修对于临床的价值
- 对于应用了数字平板的血管造影机,通过建立一种由医院工程技术人员可操作的定期检修模式,确保血管造影机的正常运转以及图像质量的稳定。
- 孙凯吕晓辉李明宣海奇
- 文献传递
- 人参茎叶总皂甙的遗传毒性研究被引量:3
- 1994年
- 人参茎叶总皂甙的遗传毒性研究朱玉琢,邢沈阳,孙凯,刘念稚以往人参的药用部分主要是人参根,现已证明,人参茎叶与人参根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而且人参茎叶总皂甙(GNS)的生理作用和药理作用都比较广泛。但有关GNS遗传毒性的研究甚少,特别是其对生殖细胞的遗传...
- 朱玉琢邢沈阳孙凯刘念稚
- 关键词:人参茎叶皂甙遗传毒性
- 硝基呋喃对大鼠脾淋巴细胞非程序DNA合成的诱导作用被引量:1
- 1990年
- 呋喃妥因易于合成,具有抗菌谱广、性质稳定等优点,临床上常用于抗尿路感染,呋喃西林常用于皮肤消毒。二者均为带有硝基呋喃环的硝基呋喃衍生物。近年来,大量工作已经证实,该类化合物与突变有密切关系,但它们对哺乳动物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报道很少。本研究应用大鼠脾淋巴细胞非程序DNA合成(UDS)诱导试验。
- 杨宝学孙凯
- 关键词:硝基呋喃淋巴细胞DNA
- 人参二醇组皂甙的遗传毒性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本实验采用体内试验方法,以小鼠骨髓细胞、小鼠精原细胞的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雄性小鼠生殖细胞非程序DNA合成试验(UDS)为指标,对人参二醇组皂甙(PDS)的遗传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DS对小鼠骨髓细胞、小鼠精原细胞SCE,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UDS均无诱导作用。因此作者认为,PDS无遗传毒理活性作用。
- 李冬娜孙凯
- 关键词:人参皂甙致突变毒理学
- 人参二醇组皂甙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的影响被引量:4
- 1993年
- 本文以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试验为指标,观察了人参二醇组皂甙(PDS)对访变剂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细胞SCE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PDS对环磷酰胺诱发的 SCE频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PDS具有抗诱变作用。
- 李冬娜孙凯
- 关键词:人参皂甙抗诱变SCE
- 人参茎叶总皂甙对孕鼠及其胎鼠的致突变作用
- 1993年
- 本文应用妊娠小鼠及其胎鼠肝脏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及微核试验,探讨人参茎叶总皂甙是否诱发母、胎遗传物质的损伤。实验结果证实,人参茎叶总皂甙对孕鼠及其胎儿组织无诱变作用。
- 刘冰朱玉琢孙凯马兴元
- 关键词:人参SCE染色体畸变
- 人参茎叶总皂甙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拮抗作用被引量:4
- 1992年
- 本实验以小鼠体细胞微核试验为指标,研究了人参茎叶总皂甙(GNS)对环磷酰胺(CP)所致昆明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结果表明,GNS对CP所致的微核率有明显抑制作用。作者根据实验结果和有关资料,讨论了GNS抗诱变的机理。
- 姜官风杨宝学孙凯马兴元
- 关键词:人参茎叶总皂甙环磷酰胺小鼠
- 人参茎叶总皂甙对孕鼠及胎鼠的抗诱变作用的比较被引量:2
- 1993年
- 本实验以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微核试验(MNT)为指标,研究了人参茎叶总皂甙(GNS)对孕鼠骨髓和胎鼠的抗诱变作用,结果证明 GNS可同时抑制由 MMC诱发的母鼠及胎鼠SCE率和MN率的增高,并且在两项指标中母鼠和胎鼠对GNS的敏感性不同。
- 刘冰庞慧民孙凯
- 关键词:人参皂甙类
- 呋喃妥因对小鼠精子畸形的诱导作用
- 1989年
- 本文应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方法,研究了呋喃妥因对雄性生殖细胞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该药对小鼠精子有明显的致畸作用,以精母细胞期对药物的作用最敏感。文中对精子畸形与雄性生殖细胞发育阶段的关系进行了简要阐述。
- 杨宝学孙凯
- 关键词:呋喃妥因精子畸形致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