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建
- 作品数:31 被引量:40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行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数字政府发展的国际新趋势:理论预判和评估引领的综合被引量:35
- 2011年
- "数字政府"是同数字时代相适应的公共治理方式与形态。总体上讲,研究国际上数字政府发展趋势的路径有三种,即理论预判、评估引领和实践梳理。本文综合运用理论预判和评估引领两种路径,从技术逻辑、管理逻辑和政策逻辑三个层面对数字政府的新趋势进行提炼和总结。
- 孙志建
- 关键词:数字政府电子政府
- 政府决策过程中的“草根性隐蔽议程”:内涵、诱因及双向危害被引量:7
- 2008年
-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发展基层民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但由于客观和主观的诱因,我国政府决策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草根性隐蔽议程"。草根性隐蔽议程具有双向影响,对公民、对政府都会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有必要对草根性隐蔽议程的诱因作出诊断,以便为寻找相应对策打下基础,从而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有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 孙志建
- 关键词:政府决策
- 城市政府的“边缘性治理”:一项摊贩监管政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1
- 2012年
- "摊贩现象"兼有积极和消极效应,属于一项争议性政策议题。这种属性深刻影响摊贩监管政策制定及其实施。同时,摊贩问题亦是城市治理中一项边缘性议题,因此,摊贩治理可归属于城市政府"边缘性治理"的范畴。纵览全球,依据"制度化包容程度"和"政策稳定性程度"两种标准,可将城市政府摊贩监管这种"边缘性治理"实践划分为以下几种具有典范意义的模式,即"策略化治理""政治化治理"和"规则化治理",等等。在城市政府中,这些摊贩治理之道受制于一系列特定因素或变量,在政策工具使用上亦各有侧重。
- 孙志建
- 中国城市摊贩监管缘何稳定于模糊性治理——基于“新多源流模型”的机制性解释被引量:23
- 2014年
- 中国(内地)城市摊贩监管行动缘何稳定于"模糊性治理"?在理论层面,这个研究问题关乎政策行动或政府行为模式选择的机会、内容与新的选择机会三个紧密相关的问题。依据"新多源流模型",政策行动选择受到"议题流"、"行动流"和"规则流"等三种政策溪流(即"变量集装箱")的"流向"、"流量"和"水质"等变数的塑造和制约。政策溪流之间的离散或汇聚乃是一连串因果机制相互作用(即"机制串联")的结果。当政策溪流汇流之时,政策行动选择(或变迁)的机会之窗开启。特定政策行动或政府行为模式的选定及其稳定,需从政策语境、政策溪流、政策行动的属性(譬如模糊性治理的功能或政策效应)、决策者的意向性以及相关机制串联过程的交互作用中进行解释。换言之,为了深刻解释这种独特的政策选择现象与政策稳定现象,有必要综合运用机制性解释与功能性解释。前者着力于变量和因果机制的角度;后者则着力于政策行动或政府行为模式(即"模糊性治理")所具功能的角度。考虑到行文,本项研究重点进行机制性解释。
- 孙志建
- 关键词:政府行为模式
- “理性-和合”行政观:中国特色公共行政精神的成熟定型被引量:6
- 2020年
- 对于公共行政精神的完整理解需要兼顾显性的公共行政规范价值与隐性的公共行政观。在公共行政精神结构中,隐性成分较之于显性成分更具根本性。因此,公共行政精神的成熟定型从根本上讲就是隐性的公共行政观的成熟定型。公共行政精神成熟定型的标志在于从"本源"上确立符合国情的公共行政理性化进路以及相应的公共行政观。中国特色公共行政及其理性化需要确立在复合形态的"理性-和合"行政观基础上。换言之,中国特色公共行政及其现代化受到崇尚计算、视野收缩、以确定性为导向的"理性行政观",以及讲求度、阴阳互补、有机整体主义的"和合行政观"共同塑造和制约。中国特色公共行政发展应当以中国为方法,积极挖掘和探寻和合行政观的价值、原理及其制度化实现,按照"理性-和合"进路稳步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 孙志建
- 关键词:公共行政精神
- 迈向助推型政府监管:机理、争论及启示被引量:23
- 2018年
- 在国际上,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已经步入行为科学或者行为经济学时代。"助推论"就是其重要成果之一。"助推论"以行为化市场失灵作为逻辑起点。作为一种基于设计的监管,助推被认为是命令控制型规制和激励型规制之外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三种政府监管创新方案。依据助推论,政府需要扮演"选择框架设计师"和"选择框架设计监管者"两种角色。助推型政府要么通过干预塑造民众日常决策的"选择框架",要么通过干预自动处理机制,来转变政府监管的微观心理和行为基础。"助推论"受到人们基于"自治""福利"以及"尊严"等提出的尖锐的批评和质疑,"助推论"的捍卫者则采取辩证的、类型学的、就事论事的策略予以回应。
- 孙志建
- 关键词:助推政府规制
- 对象编辑与有效监管:基于政府治理序列转换个案的考察被引量:4
- 2021年
- 有效的政府监管涉及"具体监管行动的有效展开"和"前监管环节政府干预"两个部分。对象编辑乃是前监管环节政府干预的主要方式。对象编辑的作用点是行业形态和内容而非主体资质和行为。简言之,"对象编辑=形态编辑+内容编辑"。依据形态和内容编辑"度"的取舍,可将"对象编辑"划分为"强形态-强内容""强形态-弱内容""弱形态-强内容"以及"弱形态-弱内容"对象编辑等四种基本类型。对象编辑旨在从塑造"合格的监管对象"的角度为具体监管行动的有效展开确立有效"抓手"。就其功能来讲,对象编辑既有助于政府治理序列转换与分流,亦可以在同一政府治理序列内推动治理优化和进阶。知识界关于中国特色政府监管及其创新的研究需要重视对象编辑,以构建更加完整的政府监管知识体系。
- 孙志建
- 关键词:监管型政府
- 政府治理的工具基础:西方政策工具理论的知识学诠释被引量:60
- 2011年
- "政策工具"的理论认知的薄弱会极大限制政府治理的思路与绩效。国际学界已就政策工具进行了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但我国内地学界对这些理论成果的系统性引介仍属凤毛麟角。以知识学诠释为进路,综合运用系谱学与类型学,可以较为系统地展现政策工具研究的理论图景。按照系谱分析逻辑,对政策工具的概念与知识谱系(功能论、资源论和策略论)予以梳理。继而,依照类型学逻辑,对政策工具研究中并存甚至是竞争性的阐释视角、学派以及政策工具(及其评估标准)的类型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政府治理实践分别从目的理性、工具理性、程序理性和评价理性等层面进行反思性阐释。
- 孙志建
- 有为政府怎样塑造有效市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创新的对象编辑进路被引量:4
- 2021年
- “对象编辑”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监管方法论和市场治理术。对象编辑旨在通过有效的确定性赋予方式,从形态和内容层面对行业原始特征予以改造,以便为政府监管打造更为“合格”的监管对象,进而在政府治理知识逻辑再造的基础之上成就更加高阶、有为和有效的政府治理状态。系统考察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创新,亟须秉持“对象编辑+要素优化”的复合进路。依据对象编辑的手段状态和目标状态,可以将基于对象编辑的中国特色食品安全监管创新划分为“单维式—序列转换升级”“单维式—序列内部优化”“组合式—序列转换升级”以及“组合式—序列内部优化”四种类型。作为一种政府监管创新进路,对象编辑的作用机理为“对象编辑→中介变量(导向器、检测器或者矫正器)→有效监管”,其方案设计需要在确定性赋予与活力维持之间寻求平衡。对象编辑乃是中国特色市场治理“双有”理论与政府监管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需进一步深化关于对象编辑运转机理、转化机理以及生命周期的规律研究。
- 孙志建
- 关键词:有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
- 平台化运作的整体性政府——基于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个案研究被引量:38
- 2022年
- 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是以建设数字政府,打造人民城市,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城市治理能级为目标的公共管理创新。平台化运作的整体性政府乃是“一网统管”治理重塑效应的集中体现,其诞生以基于数据的政府流程再造为进路。依据要素论,政府流程乃是一种“形式-功能-动能复合体”。“一网统管”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推动流程形式、功能以及动能再造,为城市政府确立起整合贯通的流程体系,从而将需求的整体主义、运作的平台主义以及行动的专业主义有机黏合为一体。
- 孙志建
- 关键词:整体性政府政府流程再造数字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