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学
- 作品数:35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国家财政的分类问题的探讨
- 1998年
- 根据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对历史的考察与分析,笔者认为国家财政基本涵盖三个方面,或者说存在三种类型,亦即经济性财政、公益性财政和行政性财政。将国家财政划分为经济、公益、行政三种类型的目的在于充分地认识国家财政的本质、特点和职能范围,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
- 孙文学
- 关键词:国家财政经济财政
- 中国历次赋税改革的社会效应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建立,到公元1911年清帝退位的近4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田赋制度经历了难以计数的改革,几乎每朝每代都对田赋制度进行过或多或少的改革,但主宰中国田赋制度改革方向的改革,重大的有8次,即人们常说的"赋税八变"。回顾历史上田赋制度的改革状况,可以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避免改革重蹈覆辙。
- 孙文学王振宇
- 关键词:田赋制度绩效分析
- 财政体制创新是化解体制风险的当务之急——兼论地方财政平衡中的不平衡因素被引量:2
- 2004年
- 虽然《预算法》规定地方预算不允许出现财政赤字 ,但目前大多数地方政府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财政赤字。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 ,除了经济因素之外 ,主要是体制的因素。分税制体制的内在缺陷 ,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 ,是地方财政失衡的两大成因 ,也是体制风险的始作蛹者。化解这种体制风险 ,当务之急是实现体制创新。
- 孙文学付海威
- 关键词:财政体制财政风险财政平衡财政赤字
- 国家财政的分类问题之我见
- 1998年
- 国家财政的分类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它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财政的本质、职能等理论问题,又是我们设置复式预算的理论依据和出发点。所以,研究财政分类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对国家财政进行分类应首先考察其所涵盖的基本内容,根据其涵盖的基本内容...
- 孙文学
- 关键词:国家财政经济财政
- 从财政概念的演化看财政制度的变革被引量:1
- 2002年
- 中国的财政概念经历了财政概念的形成时期:以“食货”为财政概念时期和以“财政”为财政概念时期,每个时期又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时期的财政概念都是由该时期的经济政治形势所决定的,都是对该时期的财政制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每个阶段的财政概念不仅是所使用的名词的变更,更是该时期财政制度变革的反映。所以,研究财政概念的演化,对我们探讨财政制度的变革规律,进而为研究我国当前财政制度的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孙文学
- 关键词:财政制度食货公共财政论
- 论财政意识被引量:3
- 2005年
-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体到财政方面,就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进行科学理财的本领。唯其如此,就必须增强财政意识,依法做好财政工作。财政意识的强弱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所以各级、各部门的党政领导都不能掉以轻心。
- 孙文学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执政能力
- 明确指导思想保证振兴国家财政战略的实现
- 1996年
- 明确指导思想保证振兴国家财政战略的实现孙文学,陈淑魁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及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实施纲要.都明确将"振兴国家财政"列为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之一,并制定了振兴...
- 孙文学陈淑魁
- 关键词:财政体制
- 厉始革典——西周一次失败的财政改革
- 孙文学
- 食货"释义被引量:1
- 2003年
- 中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比较完整地表述财政内涵和外延的财政概念已经开始形成,到东汉初年,比较完整地表述财政内涵和外延的财政概念———"食货"已经确立,并在以后的一千九百余年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食货"研究的对象是我国封建社会国与民相互之间的经济活动及与此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等,从而体现着我国封建社会国与民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食货"研究的范围涵盖了我国封建社会国家处理这些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 孙文学
- 关键词:财政理论
- 中国经济大调整的诱因及启示
- 2004年
-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三次较大的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基本动因不外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但是引起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的具体原因,却各不相同。1979年至1983年的调整源于“洋跃进”,1988年9月开始的调整源于“双膨胀”,1998年迄今的调整源于“内需不足”。分析诱发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的具体原因,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既可使我们避免重蹈覆辙,又可以使我们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以免引起社会经济的激烈振荡。
- 孙文学张黎
- 关键词:经济改革经济风险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