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旭
- 作品数:60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更多>>
- 发文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 一种地下水污染地球物理模拟测试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水污染模拟领域的一种地下水污染地球物理模拟测试设备,包括模拟箱,模拟箱外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源模拟器,水源模拟器与模拟箱连通且连通处设有第一渗水板,模拟箱远离水源模拟器的一侧设有第二渗水板,第一渗水板和...
- 孙旭张学强杨庆义陈慈河蔡伟李慧
- 综合物探方法在煤矿老空水及其涌出通道探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采空区地质条件复杂、干扰源众多,单一物探方法难以实现对采空区及其涌水通道的精确定位。为此,针对贵州省麻江县摆沙河煤矿老空水,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充电法联合进行探测研究。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圈定采空区范围,再结合充电法划定污水涌出点位的给水通道,基本查明在探测区隐伏有采空区,且大量老空水由渗水通道涌出造成地面污染。两种方法的联合使用为我国煤矿防水工作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支撑。
- 卢向星孙旭李仁杰
-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充电法老空水电阻率
- 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高密度地电阻率测量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高密度地电阻率测量系统,包括主控单元、电极转换单元和全桥电路,所述主控单元通过电极转换单元控制多个电极模块的高压供电与测量状态,全桥电路产生交流信号,并通过电极模块注入电流到大地;主...
- 孙旭李振宇卢晓东张文波王基文高兰杨庆义王强恒高鹏刘浩李仁杰范沛军孙长帅王毅赵哲胜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边坡模型试验的位移实时测量设备
- 本实用新型属于边坡模型试验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边坡模型试验的位移实时测量设备,其包括位移检测传感器、信号接收器以及数据处理模块;所述位移检测传感器布设在边坡模型中,信号接收器以及数据处理模块布设在边坡模型外;每个所述位移...
- 纪成亮陈宏张伟王基文杨庆义孙旭张勇席文勇于天文刘浩
- 一种海水取样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海水取样装置,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上设有通电线圈,在瓶体内设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瓶盖,所述通电线圈与通电装置连接,以在通电后,通电线圈与瓶盖通过电磁力连接。通过电磁力作用,使得瓶盖可吸附在瓶体...
- 刘牧杨庆义王基文孙旭范沛军李仁杰王立波纪成亮焦学文
- 小口径麻花钻地下水排水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口径麻花钻地下水排水装置,包括套筒和活塞,套筒为空心圆柱形,底端具有抽水口和排水口,活塞通过活塞杆与底座连接,活塞位于套筒内部,通过推拉底座使活塞杆带动活塞沿套筒轴向方向作往复直线运动。以反复推拉活塞的方...
- 杨庆义刘牧王基文孙旭范沛军高鹏刘灿张伟孙长帅张贵秀贾东亮张勇曲宁朱慧宁
- 多维度综合物探法应用效果分析
- 2021年
- 通过对溶洞异常分布探测,充分利用各种物探方法的优势点和互补性,准确查明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岩溶发育规律。本文以某灰厂岩溶探测为例,分析评价了基于多维度综合物探方法在岩溶严重发育地区勘察中的应用效果。
- 刘浩刘灿孙旭高鹏卢向星
- 关键词:综合物探岩溶探测地球物理
- 交通荷载引起的软土地基累积沉降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软土地基在交通荷载下的沉降计算和稳定性保证,是修建低路堤公路的重要环节,而科学的计算方法是其前提和基础。文章以新河(青潍界)至辛庄子高速公路寿光段为例,通过利用循环荷载作用下软粘土不排水累计变形模型—Chai-M iura模型,结合利用F lac3D有限差分程序计算地基中的动、静应力,对软土地基的累计沉降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对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低路堤,反复的交通荷载引起的累计沉降很大,同时变形随深度衰减很快,当深度大于8m后,变形与地表的相比小得多;路基沉降速率与运行时间关系较大,且随时间非线性增长,其中累积沉降及总沉降在通车初期累计沉降发展较快,且累积沉降远大于固结沉降,占总沉降的90%多。
- 杨庆义孙旭
- 关键词:软土地基固结沉降
- 基于云GIS平台的岩土动态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云GIS平台的岩土动态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客户端、云GIS平台服务器端和办公数据端,客户端被配置为利用移动终端采集岩土勘测数据,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应权限的处理,并打包上传至云GIS平台服务器端...
- 刘浩王强恒孙旭王基文杨庆义刘灿范沛军高鹏李仁杰张勇任传建于天文纪成亮
- 文献传递
-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高山峡谷区滑坡隐患早期识别被引量:1
- 2024年
- 近年来,高山峡谷区滑坡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滑坡隐患早期识别是高山峡谷区滑坡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以牛栏江中下游河段的象鼻岭水库区域为研究区,基于SBAS-InSAR技术,在分析地形可视性的基础上,通过Sentinel-1A升、降轨数据结合互补的方式,对该区域的滑坡隐患进行早期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升、降轨数据结合有效减小了阴影叠掩区的干扰,能够较全面地识别出高山峡谷区的滑坡隐患点;研究区内雷达视线方向的年平均形变速率为-186~166 mm/a,基于形变结果识别出47个滑坡隐患点;高程在1400~<1600 m、坡度在30°~<40°、坡向在东北和正南方向为滑坡发育的有利地形,大部分滑坡分布在石炭系下统岩关组地层中。研究成果证明了基于SBAS-InSAR技术采用升、降轨数据结合互补方式在高山峡谷区滑坡隐患早期识别中的优势及有效性,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 陈宏江峻毅纪成亮张伟杨庆义孙旭席文勇张勇刘玉洁李德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