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松林

作品数:29 被引量:18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切除
  • 17篇肝切除
  • 15篇切除术
  • 15篇肝切除术
  • 13篇细胞
  • 12篇肝细胞
  • 11篇预后
  • 11篇肝癌
  • 9篇肿瘤
  • 6篇外科
  • 6篇病理
  • 5篇蛋白
  • 5篇手术
  • 5篇细胞癌
  • 5篇临床病理
  • 5篇甲胎
  • 5篇甲胎蛋白
  • 5篇肝细胞癌
  • 5篇癌患者
  • 4篇肝肿瘤

机构

  • 16篇北京协和医学...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世纪坛医...
  • 2篇北京回龙观医...

作者

  • 29篇安松林
  • 26篇吴健雄
  • 24篇荣维淇
  • 22篇王黎明
  • 21篇吴凡
  • 20篇冯莉
  • 14篇刘发强
  • 13篇余微波
  • 8篇田斐
  • 6篇田斐
  • 3篇丁磊
  • 3篇高宏
  • 3篇毕超
  • 2篇冯林
  • 2篇刘立国
  • 2篇肖汀
  • 2篇张静
  • 2篇毕超
  • 1篇李雁
  • 1篇孙志鹏

传媒

  • 7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卫生人才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9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胎蛋白阴性和甲胎蛋白阳性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R0切除后生存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AFP)阴性(AFP〈20.g/ml)和AFP阳性(AFP≥20ng/ml)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51例R0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血清AFP水平分组,其中AFP阴性组142例,AFP阳性组10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结果AFP阳性组患者的性别、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肝被膜受侵情况和Edmondson—Steiner分级与AFP阴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FP阴性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82.4%和61.0%,AFP阳性组患者分别为87.2%、61.1%和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FP、肿瘤直径和Edmondson—Steiner分级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肿瘤直径和Edmondson-Steiner分级是影响AFP阴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肿瘤直径是影响AFP阳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AFP阳性肝癌恶性程度较高,预后不良。
安松林荣维淇王黎明吴凡余微波冯莉刘发强田斐毕超吴健雄
关键词:肝切除术甲胎蛋白
PBL教学模式在肿瘤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评价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肿瘤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结直肠外科参加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分为采用PBL教学模式的研究组(n=32)和接受传统临床教学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对照组(n=32)。结果采用PBL教学模式的研究组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均优于采用LBL教学法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BL教学模式的研究组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教学满意度较高。结论不论是对临床专业知识的理论掌握还是临床实践操作考核,PBL教学模式都优于LBL传统的教学模式。
安松林丁磊高宏
关键词:PBL教学法肿瘤外科
控制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后肝癌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讨在控制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后,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肝区域血流选择性阻断下R0切除、失血量〈800ml、无围手术期输血的288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复发123例,中位无复发时间为36个月,其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4.9%、49.3%和34.3%。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甲胎蛋白水平、肿瘤直径、多发病灶、卫星结节、分化程度、脉管瘤栓、包膜侵犯、术后肝功能不全、术前介入治疗、术后介入治疗与HCC患者的术后复发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卫星结节、脉管瘤栓、分化程度和术后肝功能不全为影响HC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在至少具有一个高危复发因素的158例患者中,是否接受术前、术后介入治疗患者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控制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后,肿瘤特征是HCC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术前、术后介入治疗不能使完整切除肿瘤的患者获益。
王黎明吴凡吴健雄荣维淇余微波安松林刘发强冯莉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复发
切缘和肿瘤数目对小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切缘和肿瘤数目对可手术小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2003年12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19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rank法比较不同切缘(≥1cm和〈1cm)、不同肿瘤数目(单发及多发)患者预后的差异,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生存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的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9%、85.3%、67.8%和5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缘〈1cm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切缘≥1cm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单发肿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6个月,多发肿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8)。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切缘以及肿瘤数目均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小肝癌1cm切缘可能已经安全,扩大切缘并非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合理把握手术适应证,强化综合治疗理念,能够降低多发肿瘤对肝癌患者生存的不利影响。
荣维淇余微波吴凡吴健雄王黎明田斐安松林冯莉刘发强
关键词:肝细胞肝切除术切缘预后
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的共识与争议
2016年
结直肠癌肝转移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有效且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惟一治疗方式。随着外科技术尤其是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从外科手术中获益。化学药物的发展以及贝伐单抗和西妥昔单抗等靶向药物的应用,使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为可切除,从而使更多患者获得治愈的机会。对于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外科手术联合射频治疗的方法可延长生存期。多学科合作团队诊治模式的广泛应用,使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更加精准。
安松林丁磊高宏吴健雄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肝肿瘤肝切除术
肝细胞腺瘤的临床诊治及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肝细胞腺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外科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肝细胞腺瘤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肝细胞腺瘤一般无明显症状,邵分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1例合并乙肝,l例合并乙肝及丙肝,所有患者AFP均为阴性。术前诊断符合率为43.75%(7/16)。均接受手术治疗,随访10~160个月,l例术后130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健康存活,其余患者均健康生存。结论肝细胞腺瘤好发于年轻女性,超重可能与发病有关,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规影像学方法确诊率较低,CT、MRI增强扫描有一定诊断价值。手术切除是肝细胞腺瘤主要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可复发,需定期复查。
安松林王黎明荣维淇吴凡余微波刘发强冯莉田斐吴健雄
关键词:肝细胞腺瘤肝切除术临床病理预后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对可手术小肝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可手术小肝癌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法与肝十二指肠韧带阻断法(Pringle法)对患者中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根据肝血流阻断不同方式,将我院腹部外科222例小肝癌手术患者分为无肝门阻断、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与Pringle法3组,对以上患者进行随访,收集生存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组与无肝门阻断和Pringle法组患者之间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0.04)。无肝门阻断、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和Pringle法组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93.3%和76.0%,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90.8%和50.7%,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组3年生存率与5年生存率均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在小肝癌可手术患者中应用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较Pringle法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荣维淇吴凡余微波吴健雄王黎明田斐安松林冯莉
关键词:小肝癌肝切除肝血流阻断预后
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评价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在肝癌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并调查肝癌患者抑郁发生率。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186例肝癌患者完成PHQ-9自评,并接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的评定。随机抽取60例患者在初次测量后7—14d进行PHQ-9重测。结果PHQ-9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仪系数)达0.869,量表各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46~0.752(P〈0.01),前后两次调查,PHQ-9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963(P〈0.01)。PHQ-9总分与HAMD抑郁量表的相关系数为O.862(P〈0.01),以HAMD抑郁量表为效标,PHQ-9的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95.7%。186例肝癌患者,检出合并抑郁69例(37.1%),其中,轻度41例(22.0%),中度21例(11.3%),重度7例(3.8%)。结论PHQ-9应用于肝癌患者抑郁情绪评估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张静安松林王黎明荣维淇吴凡冯莉吴健雄
关键词:肝癌抑郁
最大径≤5cm小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小肝细胞癌(最大径≤5cm)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12月年至2013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219例小肝细胞癌患者资料,收集患者术前甲胎蛋白、肿瘤个数、肿瘤最大径、肝硬化情况、有无脉管瘤栓、肝被膜侵犯、癌细胞分化程度、手术切缘、手术方式及术中肝门血流阻断方式、术后治疗方式、复发情况及复发时间等临床资料。采用生存分析及Cox风险比例模型等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所有病例1、3、5、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9%、85.3%、67.8%、53.3%。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脉管瘤栓、肝被膜侵犯、肿瘤最大径、肝血流阻断方式、是否有肝硬化、癌细胞分化程度、甲胎蛋白水平、术后治疗方式、复发情况及复发时间对患者预后有影响(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甲胎蛋白、肿瘤分化程度、是否有肝硬化、肝被膜侵犯、肿瘤最大径、复发情况及复发时间为影响小肝细胞癌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P值均〈0.05)。结论术前甲胎蛋白水平高、肿瘤分化程度低、肝硬化程度重、肝被膜侵犯、肿瘤最大径大、有复发或复发早的小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差,对于高危复发患者应加强随访及干预,以提高肝细胞癌患者生存率。
荣维淇余微波吴健雄吴凡王黎明田斐安松林冯莉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预后
小肝癌划分阈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划分小肝癌大小定义的阈值选择.方法 选择2003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的222例小肝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与随访,根据肝癌大小分为<2 cm组、2~3 cm组与>3~5 cm组.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应用log-rank法进行比较,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1、3、5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9%、85.3%、67.8%及53.3%.肿瘤≤3 cm组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8.3%、90.1%及72.1%,肿瘤>3 ~5 cm组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3.1%、79.9%及62.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34,P=0.01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胎蛋白,肝癌分化程度,肝硬化,肿瘤被膜及肝癌直径(≤3 cm组与>3 ~5 cm组)为肝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本研究认为,在以2、3、5 cm为小肝癌的阈值划分中,以3 cm更具临床指导意义.该阈值与患者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同时可作为患者长期生存独立预测因素.
荣维淇吴凡吴健雄王黎明田斐安松林冯莉刘发强
关键词:肝切除术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