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修光
- 作品数:33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南市卫生局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麻疹437例回顾性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麻疹是一种以发热伴出疹症候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由麻疹病毒引起,多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具有很强的传染力。我国自1965年使用小儿麻疹疫苗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增加等各项因素影响,各地仍有一定量的麻疹散发病例,且随着麻疹疫苗广泛使用,使麻疹感染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研究疫苗覆盖下麻疹新的临床特点,对麻疹的防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周文李芹陈凤娇官升灿刘路李秀惠宋修光宋桂华刘映霞
- 关键词:麻疹回顾性分析
- 肾综合征出血热误用庆大霉素的危害
- 2002年
- 本文从误用庆大霉素必然加重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肾脏功能损害,引起肾脏功能衰竭的机制入手,272例HRFS中的38例出现急性肾脏功能衰竭(AHF)的病例分析,得出HFRS的患者误用庆大霉素可加重肾脏的损害,AHF。并从用药剂量、疗程长短等相关因素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诸方面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对HFR不可乱用庆大霉素的重要性。
- 宋修光韩绍磊于丽君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庆大霉素药物不良反应
- MARS治疗重型肝炎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 目的:分析 MARS(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方法:123 例重型肝炎在内科基础治疗同时每隔1-3天进行 MARS 治疗268次。结果:268例次 MARS 人工肝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宋修光陈士俊杜文军朱宝焕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 MARS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分析 MARS(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123 例重型肝炎在内科基础治疗同时每隔1-3天进行 MARS 治疗268次。结果:MARS 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123 例,治愈或好转4...
- 陈士俊宋修光杜文军朱宝焕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临床疗效
- 1.3倍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质粒在SV40T永生化小鼠肝细胞中的表达
- 研究背景: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嗜肝DNA病毒属的一员。HBV可以引起肝脏的急、慢性感染,HBV的慢性感染是引起严重肝脏疾病的主要病因。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20多亿人曾感染乙...
- 宋修光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永生化肝细胞表达
- 2013年济南市流行性乙型脑炎85例中医证候研究
- 2014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总结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集中收治的85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临床信息,填写《脑炎脑膜炎中医临床信息采集表》,分析归纳其中医证候特征。结果中医证候以发热、恶心、昏迷、恶寒、寒战、头痛、呕吐、萎靡、抽搐、嗜睡为主,证型主要是气营两燔型、卫气同病型。结论本次研究发现乙脑病例以气营两燔型为主,病情凶险,而卫气同病型则预后良好,可见在治疗上使其能在气分阶段得以扭转或截断是相当重要的。
- 田霞张明香韩永辉颜迎春侯岩张志宇宋修光王妍
-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证候
-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中毒性肝衰竭3例
- 2002年—2004年我们应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r Absorbent Recirculatiy System.MARS)成功地治疗了中毒性肝衰竭3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陈士俊陆宪忠宋修光朱宝焕
- 关键词: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肝衰竭
- 体外联合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利用转基因HepG2,215细胞进行体外联合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实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细胞生长液中加入适当浓度配制的拉米夫定、α_2a干扰素(罗荛愫)、胸腺肽α1(日达仙)以及拉米夫定分别与α_2a干扰素、胸腺肽α1的配伍制剂。常规培养并采用ELISA法检测该细胞分泌的HBsAg和HBeAg,以计算抑制率的方法判定药物抗HBV的作用。结果拉米夫定具有体外直接抗病毒作用。三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病毒作用。结论核苷类药物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而且与免疫调节剂联合应用可以增强抗HBV作用,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 徐伟陈士俊王岩王靖宋修光
- 关键词:抗乙型肝炎病毒体外ELISA法检测Α-2A干扰素抗HBV作用核苷类药物
- 分子吸咐再循环系统和血浆置换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 2006年
-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4年1月~9月于山东省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109例肝衰竭的患者,诊断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临床分期为早期18例、中期47例、晚期44例。临床分期标准:早期: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频繁呕吐、顽固性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黄疸进行性加深(TBiL〉171μmol/L或每天上升≥17gmol/L);有出血倾向,30%≤PTA〈40%;未出现肝性脑病及明显腹水。中期:在肝衰竭早期基础上出现Ⅱ级或以下肝性脑病和或明显腹水或出血倾向明显,20%≤PTA〈30%。晚期:在肝衰竭中期基础上出现难治性病发症如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水电解质紊乱等或出现Ⅲ级或以上肝性脑病;或有严重出血倾向明显,PTA〈20%。
- 宋修光陈士俊于进红杜文军朱宝焕
- 关键词:肝衰竭血浆置换上消化道大出血分子出血倾向
- 首例由拥挤棒状杆菌引起白喉样病例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对一例由拥挤棒状杆菌引起的白喉样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分析,为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白喉样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咽部病灶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对分离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和序列比对,进行细菌种属鉴定和同源性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当地近期无相同病例发生,患儿无类似病例接触史,发病前已完成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基础免疫。患儿咽部病灶及其母亲咽部的拭子培养物中均分离到拥挤棒状杆菌。该菌株生化反应不活泼,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氯霉素等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本调查实验室确诊了由拥挤棒状杆菌感染引起的白喉样病例,在国内外均为首次报道,细菌的致病性及多重耐药现象应引起重视。
- 张岩刘桂芳李漫时宋修光冯蕾许青宋立志宁桂军徐爱强
- 关键词:流行病学病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