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肝胃百合汤对卒中后肠内营养患者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卒中后48 h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肝胃百合汤。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态指标[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和免疫功能指标[血清IgA、IgG、IgM和总淋巴细胞计数(total lymphocyte count,TLC)],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B、PA、HGB、IgG、IgM、IgA、TLC水平、GCS评分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B、PA、HGB、IgG、IgM、IgA、TLC水平、GCS评分及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卒中后肠内营养患者给予肝胃百合汤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和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肝胃百合汤对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卒中后48 h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益气健脾组、祛湿组和从肝论治组,每组40例。(1)对照组:患者于入院48 h内留置鼻胃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制剂采用百普力、能全力治疗。患者热量需求按84~126 KJ·(kg·d)-1标准提供。采用间歇输注方式,用50 m L注射器将营养制剂经鼻饲管缓慢注入胃内,前3 d肠内营养制剂选用百普力,开始时每次50~100 m L,每隔2~3 h 1次,若无反流,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可加量至每次150~180 m L,第1天用量为500m L,以后每天增加500 m L,直至达到全量。从第4天起肠内营养制剂百普力改用能全力,输注方法与量均不变。(2)益气健脾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鼻饲,早晚各1次。(3)祛湿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基础上,给予藿香正气散治疗,每日1剂,水煎鼻饲,早晚各1次。(4)从肝论治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基础上,给予肝胃百合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鼻饲,早晚各1次。比较各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检测各组患者营养状态(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围长度、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结果:本研究表明从肝论治创肝胃百合汤治疗,可明显降低胃肠道并发症(胃潴留、返流、呕吐、腹胀、便秘、腹泻、胃肠道出血)的发生,效果优于对照组及益气健脾组、祛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升高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浓度,从肝论治组优于对照组、益气健脾组和祛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肠内营养患者采用肝胃百合汤治疗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膀胱功能重建护理在脊髓损伤(SCI)后膀胱造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按医嘱在实施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评估,结合膀胱造瘘口护理,加强患者、家属和陪护人员的康复专科宣教与督导;在B超监测下拔除膀胱造瘘口的导尿管,随后进行为期16周的膀胱功能重建护理;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动态观察患者在尿常规、中段尿培养,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自扣尿量的前后变化。结果:经B超证实在拔除耻骨联合上膀胱造瘘口的尿管后7 d即创口愈合;经过16周的膀胱功能重建护理后,患者的尿常规和中段尿培养均恢复正常,残余尿量由430~600 m L/次逐渐减少至100~20 m L/次、自扣尿量由0 m L/次提高到220~300 m L/次;实现SCI患者耻骨联合上膀胱造瘘口的尿管拔除后的放射性排尿。结论:膀胱功能重建护理在SCI后膀胱造瘘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