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翠

作品数:56 被引量:480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2篇油菜
  • 18篇甘蓝
  • 17篇甘蓝型
  • 16篇甘蓝型油菜
  • 13篇性状
  • 12篇基因
  • 10篇胁迫
  • 9篇萌发
  • 8篇萌发期
  • 7篇相关性状
  • 5篇山葵
  • 5篇全基因
  • 5篇全基因组
  • 5篇全基因组关联...
  • 5篇种质
  • 5篇种子
  • 5篇综合评价
  • 5篇马铃薯
  • 5篇基因组
  • 4篇种子萌发

机构

  • 44篇西南大学
  • 11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教育部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水稻研究...

作者

  • 55篇崔翠
  • 36篇周清元
  • 22篇李加纳
  • 14篇唐章林
  • 11篇何凤发
  • 8篇王季春
  • 7篇王倩
  • 6篇林呐
  • 6篇殷家明
  • 3篇谭尊飞
  • 3篇唐道彬
  • 3篇王龙昌
  • 3篇徐新福
  • 3篇李君可
  • 3篇张建奎
  • 3篇黄远新
  • 3篇张正圣
  • 3篇谌利
  • 3篇王静
  • 2篇何风发

传媒

  • 11篇作物学报
  • 7篇西南农业大学...
  • 7篇西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西南农业大学...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山区开发
  • 2篇农机化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生物学教学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园艺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畜牧市场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市发展马铃薯的实践及其对策探讨
本文对重庆市马铃薯发展的实践及其生产现状作一简要概述,依据直辖市及三峡库区的农业生产生态特点,指出发展马铃薯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提出重庆市发展马铃薯生产必须走良、繁、推、产、供、销或产、加、销相配套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王季春崔翠何凤发唐道彬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种薯
文献传递
菜用豌豆品种资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被引量:24
2019年
为研究菜用豌豆种子萌发期的耐旱性,本试验以31份菜用豌豆品种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2.5%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萌发期豌豆种子,统计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测定鲜重、干重、根长、芽长等指标,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相结合,对31份菜用豌豆品种资源进行萌发期耐旱性鉴定及耐旱指标筛选。结果表明,2.5%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菜用豌豆种质资源萌发期各测定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根据综合抗旱系数值(CDC值)、耐旱性度量值(D值)、加权关联度(WDC值)大小对供试种质进行排序,其中耐旱性最强的4个品种依次为16110、16055、16140、16107;耐旱性最弱的3个品种依次为16106、16175、16177。通过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D^2=8.5处将31份豌豆品种资源划分为4种类型:第Ⅰ类包括16054、16142等20个品种;第Ⅱ类包括16140、16079和16055 3个品种;第Ⅲ类包括16175、16104等6个品种;第Ⅳ类包括16110和16107 2个品种。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与D值密切相关的指标为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势、根长,这些可作为豌豆种质资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综合选择指标。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菜用豌豆萌发期耐旱性机理及干旱调控缓解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菜用豌豆耐旱品种选育及其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赵愉风周清元郜欢欢叶桑王倩程闯郭彦军崔翠
关键词:菜用豌豆萌发期耐旱性鉴定
结合RNA-seq分析和QTL定位筛选甘蓝型油菜萌发期与铝毒胁迫相关的候选基因被引量:4
2021年
随着土壤酸化程度的加剧,铝毒害已成为影响种子萌发质量和作物产量的重要胁迫因子之一。为研究铝毒对油菜种子萌发过程影响的分子机理,本文采用RNA-seq技术对耐铝品系18D300和敏铝品系27011进行转录组分析,共检测到9344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log2(fold change)|≥1和FDR≤0.05],其中4406个DEGs基因上调,4938个DEGs下调。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氧化反应、细胞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转运蛋白活性等相关。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苯丙烷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MAPK信号通路-植物、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途径。此外,通过整合RNA转录组测序和铝毒胁迫下油菜萌发期根系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结果,共筛出44个差异表达基因(10个下调和34个上调),这些基因主要与氧化应激、渗透调节、细胞壁修饰、转运蛋白、激素信号传导等功能有关。
王瑞莉王刘艳雷维吴家怡史红松李晨阳唐章林李加纳李加纳崔翠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铝毒胁迫QTL
油菜半矮杆新品系10D130株型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26
2013年
株型改良是油菜高产、优质育种的主攻方向之一。矮杆及半矮杆株型有利于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和经济系数、减少收获难度。10D130是一个半矮杆新品系,用10D130和常规优良品种中双11杂交,构建6世代遗传群体(P1、F1、P2、B1、B2和F2),以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组合株高及其关联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0D130×中双11组合株高、分枝部位、主花序长度的遗传均受到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D-0模型)。其中,株高性状加性效应值为–8.58,显性效应值为7.44,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中分别为23.52%、0.91%和17.81%;一次有效分枝起始部位的1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22.11,显性效应值为3.13,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中分别为49.95%、40.85%和61.15%;主花序长的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2.21,显性效应值为–3.53,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中分别为0.68%、47.94%和40.07%。一次有效分枝间距的最适宜遗传模型为E-1模型(2对加-显-上位性主基因+加-显-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其中第1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0.55、显性效应值为–1.66,第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0.74、显性效应值为–1.29,均表现超显性遗传,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分离世代群体中分别为10.99%、38.65%和44.10%。一次有效分枝部位高度、主花序长、有效分枝节间距和有效分枝数与株高均呈显著正相关。
周清元李军庆崔翠卜海东阴涛颜银华李加纳张正圣
关键词:油菜株型主基因+多基因
苯磺隆胁迫下甘蓝型油菜萌发期关联性状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筛选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寻找苯磺隆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性状相关的QTL及其耐性基因,为筛选与培育耐苯磺隆油菜种质以及探究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苯磺隆耐性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用0.15 mg·kg-1苯磺隆溶液处理由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10D130和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ZS11构建的包含175个株系的高世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进行种子发芽试验,以蒸馏水为对照,分别测定其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和相对干重。然后,利用油菜6K SNP芯片对该RIL群体进行基因分型,通过JoinMap4.0软件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基于该遗传图谱,利用MapQTL软件多QTL作图法对4个性状的相对值进行QTL定位,根据各QTL置信区间查找甘蓝型油菜的基因序列,并依次与拟南芥基因组序列进行BLAST,筛选可能与耐苯磺隆胁迫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频数分布表明4个相对性状的变异范围较大,且呈连续性分布,符合数量性状表现特征,适宜进行QTL遗传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势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87。构建的遗传图谱包含1 897个多态性SNP标记,覆盖甘蓝型油菜基因组3 214.19 cM,标记之间的平均图距为1.69 cM。利用此图谱共检测到22个相关QTL,表型贡献率变幅为6.4%-12.6%。其中,与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关的QTL分别有6个和3个,与相对根长和相对干重有关的QTL分别为8个和5个。在A01染色体64.857 cM、55.935 cM和56.645 cM处检测到的相对发芽势与相对发芽率QTL的置信区间完全或者部分重叠。通过分析QTL置信区间上甘蓝型油菜对应的区间序列,筛选到30个可能与油菜耐苯磺隆有关的候选基因,其中包括18个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5个糖基转移酶家族基因、1个GSTF相关基因、1个ABC转运蛋白相关基因和1个ALS基因,这些基因均与除草剂抗性机制有关,尤其ALS为磺酰脲类除草剂靶位点酶;另外筛选到1
王刘艳王瑞莉叶桑郜欢欢雷维陈柳依吴家怡孟丽姣袁芳唐章林李加纳周清元崔翠
关键词:苯磺隆甘蓝型油菜萌发期QTL候选基因
经典孟德尔遗传比数适用条件浅析
2018年
孟德尔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条件的梳理,表明生物染色体倍性、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控制性状的基因数目和相互关系、群体大小和选择行为等都会影响孟德尔遗传比数的实现。
周文涛崔翠周清元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
油菜半矮秆新种质10D130株高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株高是油菜重要的株型改良性状之一,与油菜的产量、抗倒伏能力和机械收获适应性紧密相关。本研究利用株高性状差异较大的半矮秆新种质10D130和常规品种中双11号进行杂交,构建6世代遗传分析群体(P1、P2、F1、F2、B1、B2),以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组合株高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0D130×中双11号组合株高受到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D-0模型)。其中,株高性状加性效应值为-8.58,显性效应值为7.44。在B1、B2和F23个分离世代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3.52%、0.91%和17.81%,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0.05%、68.05%和39.35%。10D130半矮秆遗传分析表明在该材料的运用上不仅要考虑主基因的作用、还要考虑多基因与环境对株高性状的影响。
李军庆崔翠陈雪峰唐静卜海东李加纳周清元
关键词:油菜株高主基因+多基因
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遗传初步研究被引量:60
1998年
以7种不同来源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系为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和与中油821测交的方法,分析了粒色的遗传规律。初步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系带有不同的粒色基因,有些为等位基因,有些属非等位基因。粒色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和上位性效应也很明显。
李加纳张学昆谌利王瑞崔翠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油菜黄籽粒色
草铵膦胁迫下油菜苗期叶片药害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随着油菜大面积种植和田间草害的日益严重,草铵膦近年来被尝试性地用于田间除草,但草铵膦在杀除杂草的同时或轻或重会对油菜产生药害,影响其正常生理活动,甚至影响其产量。本研究通过比较,选取最能体现油菜苗期耐药性差异的200 mg L–1作为胁迫浓度。以506份具有代表性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利用芸薹属60k Illumina Infinium SNP芯片分析其基因型,对油菜种质苗期的单位叶面积干重耐除草剂系数(CLW)、叶绿素含量耐除草剂系数(CCC)和综合药害指数(CPC)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从基因组水平分析油菜在草铵膦胁迫下的生理和形态反应。关联分析中,扫描到与单位叶面积干重耐除草剂系数显著相关的SNP位点6个,表型贡献率在6.53%~10.04%之间;与叶绿素含量耐除草剂系数相关的SNP位点共22个,表型贡献率在4.97%~6.20%之间;与综合药害指数相关的SNP位点98个,覆盖了A、C基因组,贡献率在3.25%~18.66%之间。通过对显著SNP位点对应的LD区间基因序列的分析,共获得18个与草铵膦的灭生机制相关的候选基因。在叶绿素含量耐除草剂系数关联位点的LD区域发现11个候选基因,其中9个参与酰基转移酶活性的调控,2个与乙酰CoA转移酶活性有关。在与综合药害指数关联位点的LD区域发现7个候选基因,其中1个与谷氨酰胺转移酶活性有关,参与谷氨酰胺代谢,其余6个和乙酰CoA转移酶活性有关。这些基因调控的生理生化过程均与叶片干重、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及草铵膦的灭生机制有关。这些关联位点和候选基因的挖掘,将为油菜在草铵膦逆境胁迫下的生理生态反应的基因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陈东亮崔翠崔翠王倩王倩李加纳唐章林
关键词:油菜苗期草铵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预喷施CaCl_2溶液对低温胁迫下烤烟幼苗生理生态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温度是决定烤烟幼苗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之一,影响着烟叶最终的产量和品质.南方多数烟区育苗阶段早春低温影响着健壮烟苗的培育.该研究选用云烟87和Msk326 2个烤烟品种烟苗预喷施质量分数为0.5%,1.0%,1.5%及2.0%的CaCl2溶液后进行低温(8℃)处理72 h,然后测定烟苗光合参数、叶绿素相对质量分数、膜保护酶、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等生理指标,研究预喷施CaCl2溶液对低温胁迫下烤烟幼苗的生理生态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低温对照CK2光合指标除云烟87的胞间二氧化碳质量分数较常温对照未达到极限著水平外,其他光合指标、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低于常温对照CK1;预喷施1.0%CaCl2溶液可有效提高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减少丙二醛(MDA)质量分数,提高烟苗耐低温胁迫的能力,从而维持烟苗正常光合作用.
李君可王静王利鹃谭尊飞崔翠
关键词:CACL2低温胁迫生理生态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