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手术
  • 4篇肠癌
  • 2篇低位直肠
  • 2篇低位直肠癌
  • 2篇低位直肠癌前...
  • 2篇低位直肠癌前...
  • 2篇直肠癌保肛
  • 2篇直肠癌保肛手...
  • 2篇直肠癌前切除
  • 2篇直肠癌前切除...
  • 2篇直肠肿瘤
  • 2篇前切除
  • 2篇前切除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
  • 2篇贮袋
  • 2篇外科

机构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天津市中医药...

作者

  • 7篇庄严
  • 6篇赵鹏
  • 6篇柳建中
  • 4篇董新舒
  • 4篇郝希山
  • 3篇岳欣
  • 1篇安琳霞
  • 1篇张连郁
  • 1篇白雪峰
  • 1篇刘凯
  • 1篇刘明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从直肠癌保肛手术局部复发的形式探讨TME与扩大根治术的互补性
目的:从直肠癌保肛手术局部复发形式探讨TME 和扩大根治术的差异和互补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75年- 2001年间收治的术后局部复发的81例的复发形式、发生原因及治疗情况。结果:81例中,吻合口复发71例,吻合口周围组...
赵鹏庄严岳欣柳建中董新舒郝希山
关键词:直肠癌复发
文献传递
黑斑息肉病及其外科治疗(附23例报告)
2006年
为更好地掌握黑斑息肉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3例黑斑息肉和息肉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中男9例,女14例;年龄15-46岁。均有特征性黑斑,有明确家族史者5例,共切除息肉129枚,其中恶变2枚(1.6%)。根据息肉的位置、大小、有无恶变和有无胃肠道并发症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表明.本病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力求简洁,为术后随访创造条件。
赵鹏庄严刘凯柳建中安琳霞白雪峰刘明董新舒
关键词:黑斑息肉病外科治疗手术治疗黑斑
J形贮袋和T形贮袋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对比评价J形贮袋(CJP)和T形贮袋(TCP)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对改善患者排控便功能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2004年3月~2005年5月行J形结肠贮袋成形术的11例、T形结肠贮袋成形术10例和直接吻合(对照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个月时J形贮袋组结肠贮袋最大耐受容量为(198.6±18.9)mL、便意诱发容量为(142.9±13.0)mL、顺应性为(5.5±0.9)mL/mmHg;T彤贮袋组分别为(160.5.6±14.6)mL、(108.2±7.8)mL和(5.2±0.6)mL/mmHg;对照组分别为(116.8±15.4)mL、(81.7±8.8)mL和(3.3±0.5)mL/mmHg。贮袋组贮袋最大耐受容量、便意诱发容量及肠顺应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CJP组的贮袋最大耐受容量、便意诱发容量均优于TCP组,P〈0.05,3组间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别。结论: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应用J形贮袋和T形贮袋扩大了“新直肠”容积,提高了肠顺应性,明显改善排控便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赵鹏庄严王广军柳建中郝希山
关键词:吻合术外科
J形贮袋和T形贮袋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评价J形贮袋(CJP)和T形贮袋(TCP)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对改善患者排控便功能的作用。方法: 对比分析2004年3月至2005年5月行J形结肠贮袋成形术的 11例、T形结肠贮袋成形术10例和直接吻合(对照...
赵鹏庄严岳欣柳建中董新舒郝希山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贮袋
文献传递
异位嗜铬细胞瘤17例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总结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以增进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75年至2008年共17例经病理证实为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中,良性者占70.59%(12/17),恶性者占29.41%(5/17)。单发者占88.24%(15/17),多发者占11.76%(2/17)。血压正常者占52.94%(9/17),伴有高血压病史者占47.06%(8/17)。17例患者中检测24小时尿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共11例,其中7例高于正常,VMA异常升高阳性率为63.64%(7/11)。17例中1例发生于膀胱,余16例均发生于腹部:腹主动脉旁41.18%(7/17)、下腔静脉旁17.65%(3/17)、肾门附近11.76%(2/17),邻近胰头、降结肠、十二指肠水平部、骶骨前各5.88%(1/17)。位于脊柱左侧占52.94%(9/17),位于脊柱右侧占41.18%(7/17),位于脊柱中央占5.88%(1/17)。病灶最大直径>5cm者占82.35%(14/17),<5cm者占17.65%(3/17)。17例中手术治疗者占94.12%(16/17),根治性切除肿瘤者占70.59%(12/17),姑息性切除肿瘤者占5.88%(1/17),无法切除仅行病理学检查明确病理者占17.65%(3/17)。开腹手术中触摸或挤压肿物时,46.67%(7/15)出现血压明显增高。结论:异位嗜铬细胞瘤很少见,早期诊断较困难。其恶性发病率较发生在肾上腺的嗜铬细胞瘤高;病理学检查不是恶性嗜铬细胞瘤诊断的金标准。患者常伴高血压病史;病灶多邻近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肾门;单发者较多;就诊时肿瘤最大直径常在5cm以上;检测24小时尿VMA是诊断的重要生化指标;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术中触摸或挤压肿物时易出现血压明显增高。根治性切除预后良好;手术成败关键之一是良好的术前扩容准备。
庄严赵鹏柳建中张连郁
关键词:异位嗜铬细胞瘤
从直肠癌保肛手术局部复发的形式探讨TME与扩大根治术的互补性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从直肠癌保肛手术局部复发形式探讨TME和扩大根治术的差异和互补性。方法:分析1975年10月~2001年5月收治的术后局部复发的81例的复发形式、发生原因及治疗情况。结果:81例中,吻合口及其周围组织复发49例,局部淋巴结转移17例,多部位复发15例。改行腹会阴联合切除58例,其中合并周围脏器的全盆或后盆腔脏器切除6例;行Hartmann术4例;单纯双腔造瘘12例;探查7例,手术切除率76.5%(62/81),其中32例达到临床根治,根治率39.5%(32/81),根治切除的5年生存率是34.4%(11/32)。结论:直肠癌手术时,为防止术后局部复发,根据病情兼顾扩大根治术和TME原则,合理实施手术是关键。
赵鹏庄严岳欣柳建中董新舒郝希山
关键词:直肠癌复发
血液中SEPT9、IRF4、BCAT1和IKZF1基因甲基化对结直肠癌临床诊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液样本中胞裂蛋白9(SEPT9)、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支链氨基酸转氨酶1(BCAT1)和Ikaros家族锌指蛋白1(IKZF1)基因甲基化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5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年龄范围和性别比例与病例组相近的10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及临床资料,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血液中SEPT9、IRF4、BCAT1和IKZF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分析单基因和联合基因甲基化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液中SEPT9、IRF4、BCAT1和IKZF1单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67%(70/105)、44%(46/105)、45%(47/105)和46%(48/105),均高于对照组(均为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病例组血液中上述4种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6%,高于单基因甲基化阳性率。血液中SEPT9、IRF4、BCAT1、IKZF1单基因甲基化及4种基因联合甲基化状态均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临床分期、肿瘤最大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相关(均P<0.05)。结论血液中SEPT9、IRF4、BCAT1和IKZF1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较单基因甲基化检测可明显提高结直肠癌检测的阳性率,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杨葳庄严刘鹏飞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DNA甲基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