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元贵

作品数:22 被引量:369H指数:1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脑瘫
  • 12篇粗大运动
  • 11篇脑性
  • 11篇脑性瘫
  • 11篇脑性瘫痪
  • 8篇患儿
  • 7篇动功
  • 7篇粗大运动功能
  • 6篇脑瘫患儿
  • 5篇量表
  • 5篇测试量表
  • 5篇粗大运动功能...
  • 4篇运动发育
  • 4篇运动发育推拿...
  • 4篇康复
  • 4篇儿童
  • 4篇GMFM
  • 3篇信度
  • 3篇治疗小儿
  • 3篇治疗小儿脑瘫

机构

  • 22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作者

  • 22篇廖元贵
  • 21篇史惟
  • 17篇杨红
  • 12篇王素娟
  • 12篇朱默
  • 9篇王艺
  • 7篇徐秀娟
  • 4篇丁俊杰
  • 4篇施炳培
  • 4篇邵肖梅
  • 3篇侯方华
  • 3篇李惠
  • 2篇曹云
  • 2篇吴毅
  • 1篇黄华玉
  • 1篇苏怡
  • 1篇张旭东
  • 1篇陈鸣
  • 1篇侯芳华
  • 1篇纪树荣

传媒

  • 5篇中国康复理论...
  • 5篇中国循证儿科...
  • 3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国外医学(物...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岁不同级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分析1~6岁不同级别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特性。方法对708例1~6岁脑瘫患儿采用中文版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分析不同GMFCS级别脑瘫患儿的GMFM分值分布状况。结果GMFCSⅠ级患儿GMFM-66分值上升幅度最大,从48~50个月起,各月龄组75%以上的患儿GMFM-66分值大于67分;GMFCSⅡ~Ⅳ级患儿1~6岁间GMFM-66分值上升的幅度比较相似,GMFCSⅡ级患儿6岁以前各月龄组只有不超过25%的患儿GMFM-66分值可以超过67分,GMFCSⅢ级患儿6岁以前各月龄组均有超过50%的患儿GMFM-66分值低于56分,GMFCSⅣ级患儿6岁以前各月龄组(除54~56和66~68月龄组)有75%的患儿GMFM-66分值不能超过46分;GMFCSV级患儿GMFM-66分值1~6岁间始终处于很低的水平,与其他级别患儿相比,V级患儿从5岁起GMFM-66分值还呈现出随着月龄的增加而下降趋势。结论不同GMFCS级别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具有各自的发育特性。
史惟杨红廖元贵朱默王素娟王艺
关键词: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发育
痉挛型脑瘫患儿髋关节脱位的风险预测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脑瘫患儿髋关节脱位的预测因素。方法对90例脑瘫患儿进行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和脑瘫类型区分,并测定股骨头外移百分比。结果四肢瘫患儿发生髋关节脱位的风险最大,偏瘫患儿的风险最小;GMF-CSⅠ级发生髋关节脱位的风险最小,GMFCSⅤ级风险最大。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的髋关节异常发育与脑瘫类型和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有相关性。
廖元贵吴毅史惟杨红朱默
关键词:脑性瘫痪髋关节脱位粗大运动股骨头
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评价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 :6 1例脑瘫患儿运用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 ,每周 3~ 6次 ,每次 2 0min。采用GMFM 6 6评价方法对患儿进行评定 ,其中基线评定 15例 ,短期随访评定 2 6例。结果 :6 1例患儿治疗后GMFM 6 6项分值上升显著 (P <0 .0 0 1)。GMFM 6 6项每月变化值治疗阶段与基线阶段和随访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效果显著 ,且需要长期坚持下去。
史惟施炳培廖元贵徐秀娟王素娟
关键词:脑瘫推拿
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被引量:33
2004年
目的观察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的康复效果。方法对 15例脑瘫患儿采用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 ,每周 3— 6次 ,每次 2 0min ,持续 1.5个月以上。在基线期、治疗期和随访期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MFM ) 66项评定疗效。结果基线期后和治疗期后患儿的GMAE分值上升显著 ;基线期GMAE每月变化值与治疗期GMAE每月变化值之间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有显著疗效。
史惟王素娟廖元贵徐秀娟杨红施炳培
关键词:脑性瘫痪推拿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足月脑损伤儿脑瘫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技术在足月脑损伤儿脑瘫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足月脑损伤儿5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GMs评估并至少有一次不安运动阶段的评估,随访至1周岁后根据临床神经学表现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明确其运动发育结局,分析GMs评估对脑性瘫痪发育结局的预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纳入研究的55例足月脑损伤儿的GMs评估中,20例为不安运动缺乏,35例为不安运动存在。随访结局:1周岁后19例临床诊断为脑性瘫痪,36例临床诊断为非脑性瘫痪。GMs评估(不安运动阶段)对足月脑损伤儿是否发展成为脑性瘫痪的预测效度为:敏感性89%、特异性92%、阳性预测值85%、阴性预测值94%。结论 GMs评估对于足月脑损伤儿的远期运动发育结局(是否发育为脑性瘫痪)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非干扰性的新型神经运动评估工具,GMs评估适合在足月脑损伤儿随访工作中推广应用。
苏允鹏杨红史惟陈鸣李惠朱默廖元贵邵肖梅
关键词:全身运动质量评估脑瘫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66项的反应度和精确度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比较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66项(GMFM 66)与88项(GMFM 88)的反应度和精确度.方法以173例(男性126例、女性47例)接受过两次以上GMFM评估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平均(3.8±4.3)个月后进行第2次评估,其中112例(64.7%)在平均(3.2±2.2)个月进行第3次评估,比较GMFM 88项和GMFM 66项在前后3次评估之间的效应尺度和相对精确度.结果在各次评估之间,GMFM 66项的效应尺度与GMFM 88项非常接近,差别在0.03~0.04之间,且精确度不低于GMFM 88项.结论具有等距特性的GMFM 66项有良好的反应度和精确度,比GMFM 88项更有利于康复疗效判断.
史惟廖元贵王素娟施炳培
关键词:脑性瘫痪粗大运动
中国上海地区脑瘫儿童与青少年粗大运动发育进程研究
史惟丁俊杰侯芳华王艺朱默杨红廖元贵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的直接法和录像法的信度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分析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的直接法和录像法的信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本院进行神经发育随访的高危新生儿和小婴儿,采用GMs录像评估法(简称录像法)和GMs直接评估法(简称直接法)进行GMs质量评估,分析录像法和直接法的信度。 [结果]录像法评估者间信度ICC值为0.78-0.83,录像法重测信度为0.68-0.90,直接法评估者间信度为0.78-0.85,直接法和录像法的重测信度为0.87-0.90(P〈0.05)。 [结论]GMs质量评估的录像法和直接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临床上引入直接法,并和录像法有机结合,将进一步发挥GMs质量评估的简便快速的优势,适于在我国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杨红邵肖梅王艺史惟徐秀娟曹云王素娟廖元贵朱默李惠苏怡
关键词:全身运动质量评估信度高危新生儿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患儿运动障碍的系统康复管理(一)被引量:18
2007年
史惟杨红王素娟廖元贵王艺
关键词:脑性瘫痪患儿康复管理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功能性MRI影像学技术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评估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进程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不同级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进程进行分析,以期为脑瘫患儿康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00年8月至2009年12月在上海7家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接受康复诊治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译本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分别将各GMFCS级别患儿的GMFM-66分值使用stablelimit模型分析,获得各GMFCS级别患儿达到其GMFM-66的最大值以及达到最大值的速率(该值被转化为年龄-90,表示达到GMFM-66最大值90%时的年龄)。同时与加拿大相关研究(OMG)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干预背景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发育进程差异。结果 228例脑瘫患儿进入分析,其中男性152例(66.7%),女性76例(33.3%),痉挛型双瘫87例(38.2%),痉挛型四肢瘫63例(27.6%),痉挛型偏瘫48例(21.1%),痉挛型三瘫4例(1.8%),肌张力障碍型4例(1.8%),徐动型11例(4.8%),共济失调型11例(4.8%)。共有986次符合条件的GMFM-66测试结果,平均每例患儿有4.32次测试结果。首次评估时总体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95岁。GMFCSⅠ~Ⅴ级的GMFM-66最大值分别为81.2、62.4、52.9、40.8和24.4分,呈显著降低趋势;年龄-90分别为3.8、2.7、2.1、2.0和1.5岁,GMFCSⅢ和Ⅳ级间差别不大,在其余各级间表现出明显差别。本研究的GMFCSⅠ和Ⅱ级的GMFM-66最大值低于OMG,而GMFCSⅢ~Ⅴ级的GMFM-66最大值与之较为接近;各GMFCS级别的年龄-90均明显低于OMG。结论本研究GMFCSⅠ级和Ⅱ级脑瘫患儿尽管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更早地进入了GMFM-66最大值区域,但运动功能发育的峰值水平低于OMG,应充分重视在4岁后轻度脑瘫患儿中积极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多种康复干预手段。
史惟丁俊杰杨红廖元贵朱默侯方华王艺
关键词: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儿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