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星
- 作品数:329 被引量:1,125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 TBL结合典型病例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3年
- 及时有效的现场心肺复苏是救治心脏骤停的关键技术。乡镇卫生院医师作为社区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心肺复苏术对提高心脏骤停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他们的专业教育程度相对偏低,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切实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临床技能是值得关注的实际问题。三亚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承担本市部分乡镇卫生院医师的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任务,已完成两批次学员培训,笔者在首届学员中采用传统临床观摩结合专题讲座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对第二届学员采用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结合典型病例情境模拟教学法,本研究分析与评价两种教学法在两组学员间教学成效的差异。
- 黎贵道邓明尧熊艳詹红廖晓星
- 关键词:TBL临床技能培训卫生院
- 增强型体外反搏增加心脏骤停犬颈总动脉血流量
-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干预对心脏骤停(CA)犬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右颈总动脉平均流量(MQ)的影响。方法:12只犬制成CA模型,经心肺复苏至自主循环恢复(ROSC)随机分成对照组(4只)和...
- 刘荣廖晓星李欣胡春林魏红艳冯铭哲伍贵富戴刚
- 关键词:增强型体外反搏心脏骤停颅内压脑灌注压血流量
- 文献传递
- 心肺复苏后通过血液透析方式进行诱导亚低温的护理体会
- 总结了8例心肺复苏后通过血液透析方式进行诱导亚低温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经验。心肺复苏后通过血液透析的方式可以成功实施亚低温治疗,集数种治疗目标于一身,改善病人预后,并且操作简易,价格低廉,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和病情观...
- 马雪芳刘向群胡春林李欣荆小莉廖晓星
- 关键词:心肺复苏血液透析亚低温
- 文献传递
- 团队教学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实践被引量:5
- 2012年
- 为提高急诊医学教学质量,培养急诊医学教学团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教研室将在职教师按照老中青相结合的方法组建教学团队,承担教学任务并对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以心肺复苏教学为例评价团队教学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效果。实践证明团队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的优势,有助于年轻教师的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
- 王科科魏红艳王维平荆小莉詹红廖晓星
- 关键词:团队教学急诊医学
- 心肺复苏指南之更新和几个关键环节的探讨
- 廖晓星
- 关键词: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心肺脑复苏心脏按压基础生命支持人工通气
- 文献传递
-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PQ)肺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抗氧化以及血液净化等治疗,使用呼吸机通气;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20mg·kg-1·d-1静脉滴注q12h,3~5d;观察两组动脉血气、呼吸参数,X线胸片变化(第1、3、5天),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3个脏器)及多器官衰竭(MOF)病例,病死率与死亡病例存活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氧分压、氧合指数以及自主呼吸频率与潮气量、呼气末正压、X线胸片改变等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间MODS(≥3)与MOF、病死率与死亡病例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虽未能逆转患者的整个病程,但可以显著改善动脉血气、呼吸参数,对急性PQ中毒肺损伤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 高渝峰廖晓星李玉杰阮惠芬
-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
- 体外心肺复苏对成人心脏骤停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被引量:22
- 2016年
- 目的评价体外心肺复苏(ECPR)与传统心肺复苏(CCPR)对成人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和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ofscience等数据库在1980年1月到2015年11月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并对获得文献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使用ReviewManager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8个研究,共计2718例,其中ECPR组462例,传统心肺复苏(CCPR)组22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CCPR比较,ECPR可以提高成人心脏骤停患者的出院存活率(OR=2.92,95%C1:2.24—3.81,P〈0.01),长期存活率(OR=2.97,95%CI:2.11—4.19,P〈0.01)和神经功能状态(OR=3.50,95%CI:2.36~5.81,P〈0.01。在纳入的8项研究中,4项建立了倾向评分匹配的队列,其中ECPR组与CCPR组各182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提高成人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出院存活率、长期存活率和神经功能状态方面,ECPR均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结论ECPR可以改善成人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出院存活率、长期存活率和神经功能预后,效果优于CCPR。
- 魏红艳胡春林李欣李慧荆小莉李恒杰廖晓星
- 关键词:META分析
- 高血糖、腹痛、少尿、发热——查房选录(305)
- 2007年
- 高渝峰李玉杰廖晓星
- 关键词:高血糖腹痛查房选录少尿发热血液生化检查
- 腹腔降温对心肺复苏后兔海马神经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后腹腔降温法是否较其他降温法.对新西兰兔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损伤更具有保护作用。方法48只新西兰成年大白兔,采用交流电致颤的方式建立CPR模型,依据降温方式的不同,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常温组(NT),腹腔内降温组(PC),体表降温组(SC)和头部局部降温组(LC)各12只。观察不同降温方法对自主循环恢复后(ROSC)鼓膜温度和血浆主要电解质的影响,ROSC后72h取脑组织,计算海马CA1区有活力的神经元细胞数和凋亡神经元细胞数。各组数据依据正态检验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或秩和检验(Mann-Whitney rank),多重比较用LSD-t检验,ROSC率的比较用用行X列连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ROSC后PC法能快速诱导亚低温,PC组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为(26±7)min,而SC组和LC组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分别为(60±9)min,(69±12)min;维持亚低温阶段,除NT组外,其余各组鼓膜温度均稳定的维持在33-35之间。ROSC后各组动物在各观察时间点上组间主要电解质、酸碱、水平衡和肾功能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SC后72h海马CA1区有活力的神经元细胞数分别为NT组(37.07±6.43)个/40x、LC组(35.13±6.97)个/40x、PC组(55.76±10.13)个/40x和SC组(50.70±7.38)个/40x(PCvs.NT,P〈0.01,SCvs.NT,P〈0.01,PCvs.SC,P=0.043,PCvs.LC,P〈0.01,LCvs.NT,P=0.520)o凋亡神经元细胞数分别为NT组(44.07±6.09)个MOx、PC组(29.88±4.81)个/40x、SC组(33.55±5.67)个/40x和LC组(42.27±5.20)个/40x(PCvs.NT,P〈0.01;SCvs.NT,P〈0.01;PCvs.LC,P〈0.01;SCvs.LC,P〈0.01,PCvs.SC,P=0.026),LCvs.NT,P=0.364)。结论ROSC后新型腹腔降温法能快速诱导亚低温和维持亚低温,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优于体表降温和头部局部降温法。
- 魏红艳廖晓星李欣李颖庆刘荣戴碹胡春林
- 关键词:自主循环恢复亚低温新西兰大白兔海马
- 氧氟沙星缓释片单次、多次给药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氧氟沙星缓释片单次、多次给药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与氧氟沙星片比较其缓释特征与生物等效性。方法:单次给药20例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双周期交叉对照,单次口服药物400mg;多次给药18例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双周期交叉对照,多次口服药物(参比制剂400mg/2次/d×5d,受试制剂400mg/次/d×5d)。通过反相HPLC法测定血浆氧氟沙星浓度,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次给药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Cmax分别为(5382±1558)、(3419±1034)μg/L;Tmax分别为(1.7±0.6)、(4.2±1.8)h;t1/2分别为(8.2±1.0)、(7.6±1.8)h;MRT分别为(8.6±0.9)、(10.3±1.4)h;AUC分别为(33764±5297)、(31280±4412)/zg·L-1·h;AUC分另别为(34643±5356)、(32642±4257)Frel为(97.9±12.4)%。方差分析显示,MRT各参数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参数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效性检验显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90%可信限。为89.0%~97.0%;AUC为91.4%~97.8%。多次给药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Cmax分别为(3732±1502)、(3564±982)μg/L;Cmax分别为(750±193)、(438±89)分别为(1.5i0.5)、(3.7±1.7)h;AUCss分别为(32689±4786)、(33591±7929)分别为(1362±199)、(1405±337)μg/L;DF分别为(216.1±76.5)、(221.5i33.9)%;F刊为(102.9±22.5)%。方差分析显示,AUCss、DF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等效性检验显示,909/6可信限Cmax为80.8%~114.6%;AUCss为89.3%~111.9%;为89.5%~112.4%;DF为93。7%~122.4%。结论:受试制剂氧氟沙星缓释片相对于参比制剂氧氟沙星片,单次给药具有缓释动力�
- 钟国平陈孝任斌钟诗龙邝翠仪黄丽慧曾桂雄王雪丁廖晓星黄民赵香兰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