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永志

作品数:16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养殖
  • 3篇水产
  • 3篇分子
  • 3篇表层沉积物
  • 3篇沉积物
  • 2篇单胞菌
  • 2篇对二甲苯
  • 2篇对虾
  • 2篇嗜水气单胞菌
  • 2篇水产养殖
  • 2篇气单胞菌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污染
  • 2篇甲苯
  • 2篇二甲苯
  • 2篇分子筛
  • 2篇分子筛负载
  • 2篇5A分子筛
  • 2篇催化

机构

  • 9篇广西水产研究...
  • 7篇广西渔业病害...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化工研究院

作者

  • 16篇廖永志
  • 13篇黎小正
  • 10篇吴祥庆
  • 8篇韦信贤
  • 7篇童桂香
  • 6篇兰柳春
  • 5篇谢宗升
  • 3篇秦振发
  • 3篇庞燕飞
  • 3篇黄国秋
  • 2篇黄玉柳
  • 2篇黄鸾玉
  • 2篇吴明媛
  • 2篇杨坤国
  • 2篇陈静
  • 1篇卢小花
  • 1篇霍丽妮
  • 1篇江林源
  • 1篇杨姝丽
  • 1篇杨先乐

传媒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工业催化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海洋通报
  • 1篇广西水产科技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部湾近江牡蛎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
黎小正韦信贤吴祥庆庞燕飞黄玉柳廖永志黄鸾玉童桂香秦振发吴明媛陈静谢宗升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为水产(养殖)学、分子生物学领域。主要技术内容1、针对近江牡蛎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微卫星标记(ISSR-PCR)及同工酶电泳分析。2、研究分析钦州湾近江牡蛎区分于其他地区近江牡蛎的相关分...
关键词:
关键词:牡蛎分子生物学水产养殖
一例黄沙鳖红脖子病的病原菌鉴定与防治被引量:10
2011年
从患红脖子病黄沙鳖的肝脏、肺脏分离到一株细菌,人工感染黄沙鳖证实为该病的病原菌。对该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进行分析和双重PCR鉴定,确定为携带气溶素(aer)基因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哌酮、氧氟沙星、恩诺沙星3种药物敏感;选用头孢哌酮和恩诺沙星对该病进行防治,获得较好的治疗和控制效果。
周靓婧童桂香黎小正廖永志韦信贤
关键词:黄沙鳖红脖子病嗜水气单胞菌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被引量:4
2010年
分析了合浦儒艮自然保护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d、Hg、As)含量的分布特征,并采用海洋沉积物质量国家标准和Hakanson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与危害指数方法评价了该保护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该保护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均达到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危害轻微;生态危害程度顺序为:Cd>Hg>As>Pb>Cu>Zn;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污染源。
吴祥庆黎小正兰柳春廖永志
关键词:儒艮沉积物生态危害评价自然保护区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产品中铅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微波消解进行样品前处理,以磷酸二氢铵作为基体改进剂,建立了分析水产品中铅含量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并对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条件进行探讨与优化。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基体改进剂,仪器的响应值显著增加;样品铅浓度范围在0~50μg/L之间时,铅浓度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0.9990。利用国家标准物质牡蛎和对虾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测定值在标准物的允许误差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和3.3%,回收率分别为96.2%、94.8%和106.0%、96.5%。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等优点,适合水产品中铅含量的检测。
兰柳春廖永志黎小正韦信贤吴祥庆
关键词: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水产品基体改进剂
四重PCR检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四重PCR方法。方法根据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丝氨酸蛋白酶(ahpA)基因、气溶素(aerA)基因和溶血素(hlyA)基因的保守序列以及嗜水气单胞菌的16SrRNA基因种属特异性序列分别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和Mg2+浓度,确定了四重PCR的最佳反应条件;然后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并比较其与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对不同菌株和临床样本的检出率。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好,能特异性检测并鉴别出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菌株;检测灵敏度高,最低可检测到约100fg的嗜水气单胞菌基因组DNA;对9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结果与常规微生物学方法一致,对56份送检的水产动物样品的检出率为21.4%,高于常规微生物学方法的16.1%,两者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4.6%。结论成功建立了能同时检测嗜水气单胞菌16SrRNA、aerA、ahpA和hlyA基因的四重PCR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对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检测并区分致病性与非致病性菌株。
韦信贤杨先乐童桂香吴祥庆谢宗升黄国秋廖永志叶欣宇黎小正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RRNA基因
TaqMan-MGB探针法快速检测对虾Taura综合征病毒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建立Taura综合征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简称TSV)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RT-PC方法,根据TSV衣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MGB探针,扩增产物长度为118bp。将PCR产物克隆到pGM-T载体,重组质粒经筛选鉴定、SalⅠ单酶切,得到线性化转录模板DNA,经体外转录获得标准品RNA。以体外转录的RNA作为模板,进行一步法荧光定量RT-PCR反应,根据RNA模板拷贝数与Ct(Cycle threshold,Ct)值制备了标准曲线,制作的标准曲线在2×101拷贝/μL≤TSV RNA≤2×107拷贝/μL的范围内具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以用于TSV的定量分析,检测灵敏度为20个拷贝数。特异性、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SPF对虾组织RNA没有扩增反应,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组内和组间实验变异系数分别为0.32%~1.84%和0.79%~2.71%。利用TaqMan-MGB探针建立检测TSV的一步法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用于对虾TSV的检测。
韦信贤童桂香谢宗升黎小正吴祥庆廖永志黄国秋
关键词:TSVTAQMAN-MGB探针RT-PCR
5A分子筛负载CoCl_2催化对二甲苯的分子氧氧化被引量:1
2008年
5A分子筛与CoCl2溶液混合,蒸发至干,150℃干燥(10—12)h,水洗,干燥。洗脱液的光度分析表明,载体对CoCl2存在饱和量。催化活性测定表明,在对二甲苯用量15.0mmol、催化剂用量80mg和添加对甲基苯甲酸0.50mmol,95℃反应10h,对二甲苯转化率为56.44%,对甲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醛和对甲基苯甲醇的收率分别为44.82%、5.80和2.75%。考察了催化剂的5次使用活性,结果表明,使用寿命较好。
廖永志杨坤国
关键词:催化剂工程5A分子筛对二甲苯催化氧化
广西主要水产养殖品种重金属类环境激素监测与风险评估被引量:6
2009年
环境激素是指干扰动物与人体正常内分泌机能的外源性化学物质。2007~2008年对广西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罗非鱼、对虾、文蛤、牡蛎重金属类环境激素Hg(甲基汞)、Pb、Cd残留含量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表明,Hg、Pb、Cd均有检出,检出率为20%~100%;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文蛤的3项重金属指标均无超标样品,合格率100%;牡蛎有1个样品出现Cd残留超标,该项指标超标率5%。而风险评估表明,广西主要水产养殖品种食用安全是有保障的。
黎小正吴祥庆兰柳春廖永志
关键词:环境激素水生动物水产养殖风险评估
斑点叉尾鮰柱形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被引量:2
2013年
从网箱患柱形病的斑点叉尾鮰病灶中分离到一株细菌(YZ130310),经回归感染试验证实其具有高度致死性。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其主要特征为:革兰氏阴性,菌体细长、两端钝圆、弯曲或直的杆状,菌落浅黄色,边缘不整齐呈根须状;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阳性,分解酪素和明胶,不分解纤维素、几丁质、酪氨酸、七叶灵和淀粉,硝酸盐还原阳性,吲哚和葡萄糖产气阴性。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YZ130310与GenBank上登录的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ATCC 49512株的16S rRNA序列同源性最高,其相似性达99.6%;在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菌株YZ130310与柱状黄杆菌(AY095342)聚为一支。综合形态及生理生化特点和分子生物学的分类鉴定结果,菌株YZ130310可鉴定为柱状黄杆菌(F.Columnare)。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YZ130310对头孢哌酮等7种药物敏感,对阿米卡星和氧氟沙星2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头孢氨苄等7种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谢宗升童桂香廖荣秋黎小正廖永志陈静吴伟军韦信贤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柱形病柱状黄杆菌药物敏感性
罗氏沼虾诺达病毒套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罗氏沼虾诺达病毒(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nodavirus,MrNV)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必需上报的罗氏沼虾白尾病(whitetail disease,WTD)的主要病原体。为建立快速检测MrNV的套式RT-PCR方法,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MrNV衣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对PCR条件进行优化后通过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检测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扩增出205 bp的MrNV衣壳蛋白基因片段,最佳引物浓度为0.8μmol/L、退火温度为56℃、Mg2+浓度为2.0 mmol/L,而对其他对虾病毒基因组均没有扩增出条带;检测MrNV的灵敏度大约为RT-PCR的103倍,最低可检测到2.612×10-2 fg MrNV RNA。应用套式RT-PCR和一步法RT-PCR同时对108份来自广西各地的罗氏沼虾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其中套式RT-PCR共有9份检出MrNV,而一步法RT-PCR仅有3份检出MrNV。由此可见,建立的套式RT-PCR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提高MrNV的阳性检出率,可用于MrNV急性感染和隐性感染的早期诊断,为WTD的临床检测、流行病学调查、进出口检疫和实验室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研究亮点: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MrNV衣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建立了检测MrNV的套式RT-PCR方法。该方法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低可检测到2.612×10-2fg MrNV RNA,能提高临床样品MrNV的阳性检出率,可用于MrNV急性感染和隐性感染的早期诊断。
童桂香黎小正卢小花廖永志江林源韦信贤
关键词:白尾病衣壳蛋白基因套式RT-PC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