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长见

作品数:44 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6篇玉米
  • 13篇甜玉米
  • 10篇选育
  • 8篇性状
  • 7篇糯玉米
  • 6篇鲜食
  • 5篇青贮
  • 5篇青贮玉米
  • 5篇自交
  • 5篇自交系
  • 5篇鲜食玉米
  • 4篇玉米新品种
  • 4篇栽培
  • 4篇品种选育
  • 4篇超甜玉米
  • 3篇玉米品种
  • 3篇育种
  • 3篇杂交
  • 3篇栽培技术
  • 3篇通径

机构

  • 43篇福建省农业科...
  • 11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福建省种子总...
  • 3篇福州国家水稻...
  • 3篇科学技术情报...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重庆市农业科...
  • 1篇成都市农林科...
  • 1篇四川旅游学院
  • 1篇云南省烟草公...
  • 1篇遵义市农业科...
  • 1篇红河弘毅农业...

作者

  • 44篇廖长见
  • 34篇陈山虎
  • 32篇卢和顶
  • 31篇林建新
  • 21篇张扬
  • 7篇林静
  • 6篇王颖姮
  • 4篇纪荣昌
  • 3篇谢华安
  • 3篇张建福
  • 3篇滕振勇
  • 3篇林海建
  • 3篇蔡秋华
  • 2篇杨秀娟
  • 2篇吴方喜
  • 2篇朱永生
  • 1篇甘林
  • 1篇张秋英
  • 1篇彭华
  • 1篇李高科

传媒

  • 19篇福建农业学报
  • 4篇福建农业科技
  • 2篇福建稻麦科技
  • 2篇农业与技术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亚热带农业研...
  • 1篇现代农业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中国种业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海峡科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甜玉米新品种闽甜4号的选育被引量:4
2012年
根据福建省气候、生态特点,引进各类甜玉米种质资源,通过筛选鉴定出适合福建省生态的甜玉米资源,利用系谱选育和配合力测定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育成新组合闽甜4号。测交试验表明,亲本闽甜系138、闽甜系186配合力高,性状互补性强,配成的闽甜4号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稳产性好,2009~2010年区试平均产量14 445.9kg.hm-2,比对照增产14.76%,于2012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林建新卢和顶廖长见陈山虎
关键词:甜玉米选育
超甜玉米闽甜208无公害生产技术被引量:1
2010年
闽甜208系福建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的超甜玉米新品种。为满足近年来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本文对闽甜208进行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
林建新卢和顶纪荣昌廖长见陈山虎
关键词:闽甜208无公害生产技术
利用转录组解析鲜食玉米闽甜6855的耐寒机制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探究玉米抗寒过程中涉及的关键调控网络和基因,明确对低温胁迫响应的关键调控通路和基因,为后续深入研究鲜食玉米抗寒胁迫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以耐寒品种闽甜6855为研究材料,利用转录组技术对其受5℃低温胁迫24,48,72 h后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PCA结果显示,重复间样本可以显著聚集在一起,且处理样本与CK样本显著分开。差异分析结果显示,闽甜6855在低温处理前后差异基因为4000~7000个,而不同时长低温处理样本间差异基因较少,为100~2000个,表明低温是引起基因差异的主要因素,且对低温胁迫的响应主要在前期。KEGG注释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MAPK上存在显著富集,表明这2个信号通路积极响应抗寒胁迫。此外,在植物病原菌互作和植物昼夜节律调控通路差异基因也出现了显著富集,暗示着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通路上也存在着重叠或共有调控途径,而调控昼夜节律的基因在植物适应低温环境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林静林建新张扬卢和顶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鲜食玉米低温胁迫育种
优质鲜食玉米系列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
陈山虎滕振勇卢和顶陆佩兰林建新廖长见纪荣昌刘灿洪
该项目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针对福建省鲜食玉米种质资源十分缺乏,优质、高产与抗病兼顾的新品种紧缺,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滞后等问题,在福建省科技厅多项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下,经多学科多专业联合攻关,取得了如下科技成果:种质资源创...
关键词: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不同播期对秋植超甜玉米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在秋季生产条件下,探讨不同的播种期对超甜玉米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产量影响:通过不同播种期各品种产量的多重比较,在福建适当迟播,可以提高产量;通过不同品种在不同播种期的产量情况的多重比较,在试验设计的5个播种期中,早熟品种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产量不断提高;中、晚熟品种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产量先增后略微减少;(2)品质影响:播种期对果皮厚度和含糖量的影响不显著,对水分含量和皮渣率有显著影响,特别是晚播可以提高水分的含量,从而延长采收期,秋植超甜玉米最适采收期平均可以达8d,
廖长见张扬卢和顶林建新陈山虎
关键词:超甜玉米秋播
镉胁迫下甜、糯玉米开花期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以183份甜、糯玉米自交系构成的关联群体为材料,在2种Cd污染水平下对甜、糯玉米开花期(DA,days to anthesis)、吐丝期(DS,days to silking)和开花吐丝间隔(ASI,anthesis silking interval)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揭示重金属Cd胁迫对甜、糯玉米开花期的影响及调控基因。结果表明:不同Cd污染水平对甜、糯玉米DA和DS均产生影响,其中对DS的延长更为明显,从而导致ASI的增大。同时,甜玉米ASI平均值高于糯玉米ASI,由此表明甜玉米ASI对重金属Cd胁迫更为敏感。结合群体基因型和开花期相关性状表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别筛选到3个开花期相关的SNP位点和6个吐丝期相关的SNP位点。根据其所对应的物理位置与Maize GDB和NCBI基因数据库进行比对,预测获得8个已知功能基因,其中包括在前人研究中与玉米开花期有关的候选基因。以上研究解析甜、糯玉米在重金属Cd污染水平下开花期及吐丝期的遗传规律,为今后开展甜、糯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Cd安全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袁亮孟鑫汪亚龙廖长见李高科吕桂华宋军邱正高林海建
关键词:CD胁迫开花期
糯玉米品种“闽花甜糯136”杂交制种关键技术
2022年
闽花甜糯13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花色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探讨了闽花甜糯136亲本特征特性及杂交制种关键技术,以期为闽花甜糯136的商业化制种提供参考。
林建新黄章明张扬林静廖长见卢和顶陈山虎
关键词:制种技术
优质超甜玉米新品种闽双色4号的选育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选育品质优、产量高、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的超甜玉米新品种。【方法】2013年,应用"温带种质×热带种质"的甜玉米杂种优势模式,利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热带种质黄色超甜玉米自交系闽甜系G73与温带种质白色超甜玉米自交系闽甜系AS67测交配组,培育黄白粒超甜玉米新品种闽双色4号。2017年分析了闽甜系G73和闽甜系AS67两个自交系的配合力情况,2016–2017年闽双色4号参加秋季国家东南区鲜食玉米科企联合体区试。【结果】配合力测定结果:闽甜系AS67的穗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闽甜系G73的穗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中等,而闽甜系AS67×闽甜系G73的穗重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高。秋季国家东南区鲜食玉米科企联合体区试结果:产量方面,闽双色4号在2016–2017年区试中,2年平均鲜穗产量11691.0 kg·hm^(-2),比对照品种粤甜16号增产4.3%,增产点率77.5%。抗逆性方面,在室内接菌试验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试验中,表现抗茎腐病、中抗纹枯病,并具有较强的抗倒性。品质方面,经专家鉴定,2年区试平均,综合评分达90.2分,显著优于对照品种粤甜16号(85.0分),并达到国家颁布的优质甜玉米品种标准(专家品尝分≥90.0分);经扬州大学农学院理化品质检测,闽双色4号2年平均皮渣率10.2%、可溶性总糖含量20.2%、还原糖含量8.3%,优于对照品种粤甜16号的理化品质。2018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玉20180363)。【结论】"温带种质×热带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可应用于甜玉米新品种选育;闽双色4号很好地协调了品质与产量、抗性的关系,具有品质优、产量较高、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强等优点,满足了生产上对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需求,适宜在我国东南部鲜食玉米栽培区种植。
廖长见张扬陈伟林建新滕振勇陈山虎林静卢和顶
关键词:甜玉米品种选育
杂交水稻育种骨干亲本的米质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全面系统地评价杂交水稻骨干育种亲本的米质性状,对于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274份来源于中国十余个水稻主产区的骨干育种亲本及部分国外来源的育种材料进行了基于类群划分的米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项米质性状中,籼稻糙米率、透明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平均值达到三等以上标准,粳稻糙米率、整精米率、透明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平均值达到三等以上标准。籼稻米质性状优质达标率变化范围为27.7%~97.7%,粳稻米质性状优质达标率变化范围为16.7%~100%,籼、粳稻垩白性状的优质达标率均较低。籼稻类群中,恢复系和保持系的垩白性状和直链淀粉含量是米质性状改良的重点,常规稻直链淀粉含量较优,热带籼稻中IR43、GIZA 178等米质性状优良,是杂交育种的有利种质资源。筛选出10项米质指标均达三级以上的各类亲本材料共23份,这些育种材料可以作为优异的米质性状改良的基因供体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应加强垩白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王颖姮蔡秋华廖长见郑燕梅何炜张建福谢华安
关键词:籼稻粳稻米质
闽东高山反季节糯玉米栽培密度对主要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确定糯玉米高山反季节栽培适宜种植密度,通过糯玉米‘闽糯0018’闽东高山反季节栽培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在5.7万株/hm2时,鲜苞商品性状和产量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协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密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鲜苞产量及经济效益。糯玉米‘闽糯0018’闽东高山反季节大面积栽培时,种植密度应控制在5.7万株/hm2左右。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廖长见
关键词:糯玉米高山反季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