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剑锋

作品数:13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外科
  • 4篇肠癌
  • 3篇外科治疗
  • 3篇胃癌
  • 3篇溃疡
  • 2篇单孔
  • 2篇单孔腹腔镜
  • 2篇蛋白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溃疡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胃十二指肠
  • 2篇胃十二指肠溃...
  • 2篇疗效

机构

  • 13篇广元市第一人...
  • 1篇广元市中心医...

作者

  • 13篇张剑锋
  • 6篇张凯
  • 2篇马刚
  • 2篇黄健
  • 1篇肖南平
  • 1篇蒋丽琳
  • 1篇王义
  • 1篇余伦
  • 1篇张达

传媒

  • 2篇四川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巨大穿孔的效果对比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对比分析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巨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1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巨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这31例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观察3组。其中,观察1组有15例患者,观察2组和观察3组各有8例患者。我院使用回盲部切除一期吻合术对观察1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回盲部造瘘术对观察2组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穿孔修补术和腹腔引流术对观察3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这3组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发生腹腔内感染的几率、发生术后肠梗阻的几率、发生术后肠瘘的几率、发生术后出血的几率和需要进行二期手术的几率。结果:三组患者发生术后肠瘘和术后出血的几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1组患者发生腹腔内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观察2组患者,其发生术后肠瘘的几率和需要进行二期手术的几率均明显低于观察2组患者和观察3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进行回盲部造瘘术及联合进行穿孔修补术和腹腔引流术相比,用回盲部切除一期吻合术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巨大穿孔具有疗效好、患者发生腹腔内感染、术后肠瘘和需要进行二期手术的几率低等优点。因此,进行回盲部切除一期吻合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巨大穿孔的优选方法。
张凯张剑锋侯英奎
关键词:不同手术方法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2年
目的研究直肠癌手术中应用腹腔镜手术(LS)与开腹手术(OS)后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9月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疝外科收治的15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OS与LS疗效研究,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75例直肠癌患者,OS)与B组(75例直肠癌患者,LS),研究应用效果。结果B组直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指数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直肠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直肠癌患者住院时间、直肠癌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患者手术过程中采用LS能够减轻患者手术疼痛感,减少手术出血量,并保障淋巴结清扫效果,改善患者住院时间,让患者在预后阶段胃肠功能恢复得更快。
王白波黄健张剑锋张达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手术安全性腹腔镜手术
经乳晕切口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的手术体会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女性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对经乳晕良性乳腺肿瘤切除1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0~35min,152例全部治愈,全组无皮下积血积液。术后全部患者恢复后切口隐蔽。随访3~10个月,无复发及并发症,乳房外观正常。结论该手术方法具有简单,安全,疗效好、切口隐蔽、美容效果佳的优点,适合乳腺良性肿瘤的女性患者。
侯英奎张剑锋王少渊马刚张凯王白波
关键词:乳腺肿瘤外科手术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并发症及临床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38
2018年
目的探究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SHLC)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并发症及临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8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SHLC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疼痛评分、肠胃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IL-6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8.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TSHLC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创伤小,肠胃功能恢复快,疼痛轻,且并发症较少,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
张剑锋侯英奎张凯侯建齐
关键词:结石性胆囊炎肠胃功能并发症
18例胃肝样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胃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以改善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广元市中心医院近20年来收治的18例胃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18例病例均出现淋巴结转移,5例术前发生肝脏转移。病理分期、是否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是否接受辅助化疗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本组病例3年累积无病生存率为7.1%,3年累积总生存率为9.9%。结论胃肝样腺癌是具有高度恶性的一类特殊胃癌,在临床及病理诊断中极易误诊,其预后较差,早期诊断、早期多学科治疗是改善该类疾病的关键。
张凯张剑锋何兴状余伦侯英奎
关键词:胃肝样腺癌肝转移外科治疗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6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观察组96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及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观察组手术后CA199、CA125及癌胚抗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有着创伤小、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张剑锋
关键词:开腹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展期胃癌生活质量
改良毕II式与传统毕II式术后并发症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探讨与传统毕II式相比,改进毕II式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190例接受改进毕II式和181例接受传统毕II式手术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病例资料.结果 与传统毕II式相比,改进毕II式显著降低了胃排空障碍、吻合口破裂或瘘、十二指肠残端瘘、输入襻综合征、输出襻梗阻、碱性反流性胃炎、溃疡复发、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结论 与传统毕II式相比,改进毕II式对降低术后并发症效果明显,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的可靠术式之一.
侯英奎张剑锋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外科治疗并发症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结直肠癌治疗前后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结直肠癌治疗前后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术后7 d、化疗后7 d时,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 m L,Elisa法检测血浆中MMP-9、TIMP-1水平,并分析其与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直径等的关系。比较术前、术后7 d、化疗后7 d期间血浆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结果不同TNM分期患者,MMP-9、TIMP-1水平、MMP-9/TIMP-1比值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分期的增加,血浆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血浆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 d、化疗后7 d时,血浆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7 d时,血浆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明显低于术后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P-9、TIMP-1与结直肠癌TNM分期及肿瘤侵袭性密切相关,血清中MMP-9、TIMP-1水平检测可能成为结直肠癌病情评估的血清学指标。
张剑锋张凯侯英奎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抑制因子-1结直肠癌化疗
胃癌组织Keap-1、Nrf2蛋白表达及与患者远期生存的关系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Kelch样环氧氟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表达及其与患者远期生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4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术中留取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距癌≥5 cm),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Keap-1、Nrf2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术后随访5年,统计患者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比较胃癌组织Keap-1、Nrf2蛋白表达阳性者与表达阴性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另依据术后5年随访期间患者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胃癌组织中Keap-1、Nrf2蛋白表达,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的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Keap-1、Nrf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147例胃癌患者在5年随访中,共死亡109例,生存38例,生存率25.85%;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Keap-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低于Keap-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P<0.01),Nrf2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低于Nrf2蛋白阴性表达患者(P<0.01)。死亡组患者胃癌组织中的Keap-1、Nrf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生存组(P<0.05);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肿瘤≥4.5 cm、TNM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术后未辅助化疗、Keap-1、Nrf2蛋白阳性表达均是影响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Keap-1、Nrf2蛋白异常表达均与患者远期生存关系密切,为临床研究提供新方向;此外,肿瘤≥4.5 cm、低分化、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术后未辅助化疗也是影响胃癌患者远期生存情况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可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提前预防,加强治疗,以改善患者远期生存情况。
张剑锋肖南平蒋丽琳
关键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胃癌远期生存
康复新液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以康复新液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U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试验,治疗组以康复新液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辅以中药汤剂加柳氮磺胺吡啶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用中药汤剂加柳氮磺胺吡啶常规治疗。根据临床症状、结肠镜复查结果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00%,(P<0.05)。治疗后随访,治疗组比对照组复发病例明显减少。结论:以康复新液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UC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观察与验证。
刘别影王少渊侯英奎张剑锋张凯马刚王白波
关键词:康复新液锡类散溃疡性结肠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