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卓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关节
  • 3篇关节置换
  • 2篇手术
  • 2篇手术后并发症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并发
  • 2篇术后并发症
  • 2篇缺损
  • 2篇胫骨
  • 2篇膝关节
  • 2篇膝关节置换
  • 2篇骨缺损
  • 2篇后并发症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演讲
  • 1篇置换术
  • 1篇韧带
  • 1篇随访
  • 1篇随访结果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作者

  • 6篇张卓
  • 3篇周勇刚
  • 3篇柴伟
  • 3篇任鹏
  • 3篇陈继营
  • 3篇倪明
  • 2篇唐佩福
  • 2篇王岩
  • 2篇张群
  • 2篇张国强
  • 1篇李想
  • 1篇梁雨田
  • 1篇陈华
  • 1篇陶笙
  • 1篇林峰
  • 1篇张伟
  • 1篇李睿
  • 1篇张巍
  • 1篇崔翔
  • 1篇王军松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单半径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假体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短期临床效果及放射学结果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使用单半径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假体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使用单半径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假体者24例(31膝),同期使用多半径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假体者28例(36膝)作为对照,平均随访2.6年,随访记录患者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放射学结果随访假体移位、松动征象及骨溶解、假体周围放射性透亮线。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最后1次随访膝关节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X线片随访未发现假体移位、松动及骨溶解,单半径组2例膝关节、多半径组3例膝关节出现局限于内侧胫骨平台下方的放射性透亮线,均不超过1mm。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使用单半径NRG假体短期临床及放射学结果良好,与多半径假体差异无显著性。其是否优于多半径假体仍需进一步研究及长期随访。
任鹏柴伟陈继营周勇刚张国强张卓倪明王岩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高能量胫骨关节周围骨折的处理被引量:1
2016年
2015年8月22日。施乐辉第十一届国际创伤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矾分校Harbor医院的StuartM.Gold教授就“高能量胫骨关节周围骨折的处理”作了专题演讲.内容生动具体.在与会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作为翻译.笔者征得Gold教授同意,特将其报告内容整理成文,供骨科同道分享和交流。
张卓唐佩福
关键词:关节周围骨折高能量胫骨GOLD专题演讲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Ⅱ、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非骨水泥臼杯高旋转中心安放的短期随访结果被引量:19
2015年
背景:对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臼杯高位安放是一种新理念,而其临床疗效却鲜有报道。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Ⅱ、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时,非骨水泥臼杯高位安放的短期临床及放射学结果。 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29例(37髋)CroweⅡ、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臼杯高于解剖旋转中心安放(高旋转中心组)。同期治疗的28例(35髋)CroweⅠ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步态、跛行、Trendelanburg征、放射学检查结果。 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6.4个月。CroweⅡ、Ⅲ型的臼杯旋转中心距泪滴连线的平均垂直距离分别为25.5 mm、29.7 mm,与CroweⅠ型(18.7 mm)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2)。末次随访时,高旋转中心组的平均Har-ris评分为92.3分(86-98分),对照组的平均Harris评分为92.8分(84-100分),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57)。随访时所有患者步态良好,无跛行,Trendelanburg征阴性。 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Ⅱ、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时,高位安放臼杯是一种可靠的方法,短期临床及放射学结果良好。
任鹏柴伟周勇刚陈继营张国强倪明李想张卓王岩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腓骨横向搬移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腓骨横向搬移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4年4月至2009年10月收治4例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14—62岁,平均27岁。胫骨缺损长度为13~25cm。采用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腓骨远、近端分别截骨后用2根橄榄针穿过腓骨固定于牵引器上,术后逐渐牵拉腓骨至胫骨骨缺损区,并于断端取髂骨植骨。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60个月(平均34.6个月)随访。4例患者应用腓骨横向搬移修复胫骨大段骨缺损均获成功,治疗时间(安装外固定支架至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为12~26个月,平均19个月。全部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复发,牵引过程中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有针道感染,均为表浅软组织感染,无需特殊处理,拔除牵引针后愈合。随着负重行走等功能锻炼,腓骨逐渐增粗,未发生再骨折。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均能完全负重行走。结论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进行腓骨横向搬移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张群唐佩福陶笙陈华梁雨田张巍张卓
关键词:胫骨手术后并发症外固定器骨缺损
可吸收倒刺缝合线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对比使用倒刺缝合线和传统缝线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口关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6例,分为研究组(T)和对照组(C)。研究组68例,平均年龄(65.26±8.50)岁,其中女58例,男10例;对照组48例,平均年龄(64.43±10.08)岁,其中女41例,男7例。所有患者接受单侧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研究组选用可吸收倒刺缝合线连续缝合关节囊,对照组选用可吸收抗菌薇乔连续锁边缝合关闭关节囊。所有患者采用2-0可吸收抗菌薇乔缝合皮下组织,皮钉闭合皮肤。对两组患者的缝合时间、术后3 d切口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特殊事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研究组平均缝合时间(21.65±4.11)min(15~32 min),对照组平均缝合时间(31.83±4.55)min(22~45 min),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00);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30.88%(21/68),对照组20.83%(10/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1,P=0.161);研究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68±1.36)d,对照组(5.46±1.29)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7)。结论 :使用倒刺缝合线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明显缩短手术缝合时间,但需要更为细致的缝合方法和谨慎的术后观察。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效果及患者住院时间无明显影响。
张卓周勇刚林峰任鹏柴伟李睿倪明陈继营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病例对照研究
Ilizarov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前臂感染性骨缺损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前臂感染性骨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14年3月,采用Ilizarov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前臂感染性骨缺损患者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18~62岁,平均37.4岁。初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4例,机器绞伤4例。曾接受1—5次手术,平均2.7次。术后发生桡骨骨不连10例,尺骨骨不连7例,尺、桡骨骨不连2例。慢性感染时间4~16个月,平均8.3个月。彻底清创后骨缺损长度2.2~7.5cm,平均3.54cm。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OrthofLx单边可延长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7。10d开始延长,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成骨情况。结果外固定支架固定时间3—12个月,平均6.5个月;外固定指数为1.14~2.15个月/cm,平均1.72个月/cm。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55个月,平均35.4个月。骨愈合时间3~11个月,平均6个月;无感染复发。1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钉道反应,但未出现严重钉道感染,未进行特殊处理,正常换药后愈合。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屈曲42~55°,平均52.78°;背伸40~60°,平均46.53°。肘关节屈曲130~150°,平均139.23°;伸展0—20°,平均3.57°。前臂旋前68—90°,平均76.68°;旋后72~90°,平均81.75°。结论采用Ilizarov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前臂感染性骨缺损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彻底清创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朱艳风潘子杰崔翔全宸良王军松张伟张卓张群
关键词:感染性骨缺损前臂牵张成骨骨延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