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 作品数:30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HIF-1α,microRNA-200,SP1及MAZ调节Barrett食管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 苏天洪彭穗许丽霞张宁曾志荣陈旻湖
- 启动子甲基化致OPCML失活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
- 研究目的: 探讨OPCML基因在胃癌细胞株中的失表达及其与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关系,并分析OPCML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RT-PCR检测OPCMLmRNA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AGS,MKN...
- 张宁
- 关键词:启动子甲基化OPCML基因胃癌细胞增殖
- 文献传递
- 胃镜下开窗术治疗十二指肠重复畸形一例
- 张宁崔毅
- DOK2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与胃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15年
- 构建重组质粒pc DNA3.1-DOK2并转染胃癌细胞BGC823,采用平板集落形成、CCK8法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过表达DOK2基因对BGC823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6例胃癌组织中DOK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过表达的DOK2基因对BGC823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所有胃癌组织中,DOK2蛋白低表达占62.93%,且其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DOK2蛋白的表达、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分化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
- 焦金霞王永飞李明杨洋张宁邢象斌马三梅
- 关键词:胃癌BGC823生物学行为预后
- 引流管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钩,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呈对称滑动安装有两组按压块,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呈对称固定安装有四组弹簧,通过用手夹紧两组按压块,两组...
- 张宁林晓君郑永富
- 索拉菲尼或索拉菲尼联合经导管化疗栓塞及射频消融对进展期复发性肝细胞癌疗效的比较
- 苏天洪彭穗许丽霞张宁曾志荣陈旻湖
- 单气囊小肠镜诊治疗小肠疾病的安全性及其临床价值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 评价单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9年4月至2010年7月问采用单气囊小肠镜检查或治疗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准备时间、检查时间、病变检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3例患者包括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7例、不明原因慢性腹痛38例、慢性腹泻1例、不明原因发热2例、不完全性肠梗阻5例。共进行了94次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中46例采用经口进镜,26例采用经肛进镜,11例采用经口+经肛进镜。排除6例内镜下治疗患者,经口进镜检查平均操作时间为29.6min,经肛进镜为57.1min。57例发现阳性病灶,总的病变检出率为68.7%(57/83),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阳性检出率为81.1%(30/37),不明原因慢性腹痛阳性检出率为57.8%(22/38),不明原因发热阳性检出率为50.0%(1/2),不完全性小肠梗阻阳性检出率为80.0%(4/5)。6例单气囊小肠镜诊断为Peutz—Jeghers综合征的患者接受了内镜下切除多枚小肠息肉治疗,除1例切除息肉时出现出血外,其余未见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单气囊小肠镜是检查小肠疾病的可靠方法,使用简便,操作时间短,有较好的小肠病变检出率,对小肠出血术前定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陈白莉熊理守高翔王锦辉张宁崔毅
- 关键词:疾病小肠
- 新型多功能食道电极管和双颈前外侧膈神经磁刺激评价膈肌功能在ICU的应用
- 目的 监测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机械通气病人的膈肌功能.方法 运用新型多功能食道电极管结合双颈前外侧膈神经磁刺激(Bilateral Anterolateral Magnetic ...
- 王银燕林志敏陈思蓓丘伟杰毛璞黄勇波张宁罗远明何为群刘晓青黎毅敏
- 一种CRRT联合血浆置换管路连接结构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RRT联合血浆置换管路连接结构,属于医疗器具领域,包括主管路,主管路两端分别通过三通器一和三通器二连通设有CRRT回输管和深静脉置管回血管,三通器一和三通器二上还分别连通设有TPE引血管和TPE回输管...
- 孙宁李丽琼钟雅稚张宁郭宝国
- 启动子甲基化致OPCML基因失活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OPCML基因在胃癌细胞株中的失表达及其与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关系,并分析OPCML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实验组为胃癌细胞株(SGC7901、AGS、MKN28、MKN45、N87、KATOⅢ和SNU1),对照组为正常胃组织,分别采用RT-PCR检测两组细胞OPCML mRNA的表达。(2)用亚硫酸盐修饰正常胃组织的DNA和胃癌细胞MKN45的DNA,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OPCML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3)实验组为药物处理组,即5-氮胞苷(5-AZA)去甲基化处理胃癌细胞MKN45,对照组为未经药物处理的MKN45,分别采用RT-PCR检测OPCML mRNA的表达变化。(4)RT-PCR检测转染OPCML表达载体及pcDNA3.1空载体后mRNA的表达情况。(5)实验组为OPCML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AGS,对照组为空载体转染胃癌细胞AGS,使用浓度为0.5 mg/mL的新霉素(G418)对转染细胞进行筛选,观察OPCML对胃癌细胞AGS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 (1)在胃癌细胞株中OPCML mRNA的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胃组织。(2)胃癌细胞AGS和MKN45的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3)5-AZA处理MKN45细胞后,OPCML表达上调。(4)OPCML表达载体转染HEK293A、AGS、MKN45细胞后,RT-PCR检测显示OPCML高表达。(5)外源性表达OPCML可抑制胃癌细胞AGS的集落形成率。结论 OPCML基因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下调。OPCML表达下调与该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密切相关。药物性去甲基化处理能够恢复OPCML的表达。在表达沉默的AGS细胞中外源性表达OPCML,抑制集落形成率。
- 张宁许继德元刚陈洁陈旻湖邢象斌
- 关键词:胃癌细胞株OPCML基因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