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作品数:10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肾病孕妇肾脏超声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孕妇肾脏超声异常和肾脏功能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分娩的134例妊娠合并CK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孕16周前初次产检的肾脏超声结果分为肾脏超声正常100例(A组)和肾脏超声异常者34例(B组)。采用回顾性方法采集患者的临床信息、肾脏功能及妊娠结局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分别为(125.6±15.2)mmHg vs(145.4±23.2)mmHg(t=-4.649),舒张压(79.4±11.7)mmHg vs(93.9±16.3)mmHg(t=-4.782),24 h蛋白尿880.8 mg vs 4519.5 mg(Z=-5.052),血清肌酐53.0μmol/L vs 96.0μmol/L(Z=-5.832),尿素氮3.7 mmol/L vs 6.2 mmol/L(Z=-4.938)和尿酸320.0μmol/L vs 452.0μmol/L(Z=-4.285),P值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值分别为2.0 mg/L vs 3.7 mg/L(Z=-5.779),尿微量白蛋白255.5 mg/L vs 1425.0 mg/L(Z=-3.699),尿免疫球蛋白G 35.4 mg/L vs 112.5 mg/L(Z=-3.198),尿转铁蛋白21.6 mg/L vs 148.5 mg/L(Z=-4.132),尿α1-微球蛋白14.9 mg/L vs 34.4 mg/L(Z=-3.868),尿β2-微球蛋白0.4 mg/L vs 5.0 mg/L(Z=-5.439)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0.4 mg/L vs 3.7 mg/L(Z=-4.960),P值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B组子痫前期发生率70.6%(24/34),A组为20.0%(20/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43,P<0.001);(4)B组患者胎儿生长受限或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为17.6%,而A组仅为2.0%(χ^(2)=8.454,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经相关性分析,肾脏超声异常与血压、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尿酸、蛋白尿、子痫前期发生率、胸腹腔积液发生率呈正相关,与分娩时间和胎儿体重呈负相关。结论:肾脏超声检查的异常可能是CKD孕妇出现不良临床状态和妊娠结局的敏感信号之一,建议CKD孕妇应积极完善肾脏超声检查。 庄旭 丁立 许丽 张宁 张羽 林建华关键词:子痫前期 肾疾病 产前 3-甲基腺嘌呤对低氧状态下上皮性卵巢癌细胞自噬、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检测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对低氧状态下上皮性卵巢癌细胞(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EOC)自噬、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3-MA处理低氧环境下EOC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体的生成,噻唑蓝比色法、黏附试验、Transwell迁移试验和Matrigel侵袭试验分别测定EOC细胞的增殖、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3-MA可以抑制低氧环境诱导的LC3-Ⅱ表达增加以及自噬体生成。低氧环境下,5.00 mmol/L的3-MA作用24 h可显著降低EOC细胞存活率(P=0.000);2.50 mmol/L的3-MA作用6 h后,细胞的黏附能力显著降低(P=0.007);1.25 mmol/L和2.50 mmol/L的3-MA均可抑制低氧环境下EO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结论·3-MA在抑制低氧状态下EOC细胞自噬的同时,具有抗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 唐中园 张宁 狄文 张宁关键词:自噬 上皮性卵巢癌细胞 低氧 S1PR1/3基因作为靶点在抑制上皮性卵巢癌嗜脂性转移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1PR1/3基因作为靶点在抑制上皮性卵巢癌嗜脂性转移中的应用,通过S1PR1/3基因抑制剂抑制S1PR1/3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发现能够有效抑制脂肪细胞对卵巢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能够有效抑制... 狄文 戴岚 王陈 张宁 祝捷 叶太阳面向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妇的产后出血预测方法及评分系统 本申请涉及一种个人健康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妇的产后出血预测方法及评分系统。该面向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妇的产后出血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产妇信息,第一产妇信息包括血清纤维蛋白原浓度、既往剖宫产次... 张宁 狄文 洪士彬 戴岚 张羽 刘畅 汪川孤儿核受体RORs的病理生理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6 2013年 核受体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超家族。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s,RORs),又称为NF1R,因在基因序列上与视黄酸受体和视黄酸X受体类似而得名。RORs亚家族主要包括RORα、RORβ和RORγ等三个成员。作为核受体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RORs通过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在机体发育、免疫反应、生物节律以及细胞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新近研究发现,RORs表达或功能异常还影响诸多病理过程,主要包括肿瘤、免疫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关于RORs的大量研究拓宽了我们对核受体家族生物学特征及其病理生理作用的认识及理解。本综述主要讨论RORs亚家族各成员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机体内的病理生理作用及机制。 柴文 张宁 王艳青 卜军 何奔关键词:核受体 基因调控 病理生理作用 三氧化二砷及顺铂对人卵巢癌细胞的联合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体外观察三氧化二砷(AsO)及顺铂(cDDP)对人卵巢癌 COC1细胞的相互作用效应及 AsO的抗卵巢癌机制。方法采用 MTT 法检测药物效应,利用中效原理判定联合应用 AsO3 cDDP 对人卵巢癌 COC1细胞的... 张宁 狄文文献传递 卵巢癌变机制新发现和分子诊疗策略的创新应用 狄文 邱丽华 李卫平 庄光磊 殷霞 戴岚 张殊 张宁 王酉 吴 该项目属于妇产科学领域-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围绕卵巢癌死亡率高、缺乏个体化治疗和靶向免疫治疗等临床问题进行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
1.探索上皮性卵巢癌的演进及个体化诊治的靶点的并推进临床转化。
(1)重构卵巢癌进化...关键词:关键词:卵巢癌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免疫治疗 不同程度蛋白尿的子痫前期孕妇尿蛋白成分的差异及尿蛋白定量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蛋白尿的子痫前期(PE)孕妇尿蛋白成分的差异及24 h尿蛋白定量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分娩的PE孕妇共10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分为3组,其中轻度蛋白尿组(24 h尿蛋白定量≤2.0 g)40例,中度蛋白尿组(24 h尿蛋白定量为>2.0~5.0 g)21例,重度蛋白尿组(24 h尿蛋白定量>5.0 g)40例。比较3组PE孕妇一般临床资料、尿蛋白指标(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蛋白成分)及肾功能指标的差异。结合年龄、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sAlb)等指标计算eGFR,分析24 h尿蛋白定量与eGFR及其计算指标年龄、sCr、BUN、sAlb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轻度蛋白尿组PE孕妇的中位发病孕周(31周)和分娩孕周[(36.4±3.6)周]均晚于中度蛋白尿组[中位发病孕周:22周,分娩孕周:(32.2±4.2)周]和重度蛋白尿组[中位发病孕周:25周,分娩孕周:(29.6±3.4)周],收缩压、舒张压、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以及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均低于中度蛋白尿组及重度蛋白尿组,中位新生儿出生体重(3150 g)高于中度蛋白尿组(1305 g)及重度蛋白尿组(1042 g),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尿蛋白指标:轻度蛋白尿组、中度蛋白尿组、重度蛋白尿组PE孕妇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转铁蛋白(TRF)水平均依次升高,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蛋白尿组PE孕妇的中位尿α1微球蛋白水平(50 mg/L)显著高于轻度蛋白尿组(17 mg/L)和中度蛋白尿组(22 mg/L;P均<0.05),但轻度蛋白尿组与中度蛋白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E孕妇的中位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2)。(3)肾功能指标:轻度蛋白尿组、中度蛋白尿组、重度蛋白尿组PE� 庄旭 陈云燕 汪川 张宁 张羽 林建华关键词:先兆子痫 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率 妇科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检测应用现状及价值 被引量:5 2017年 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和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治疗的传统方法正在伴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而逐步更迭。系统的区域淋巴结切除是妇科恶性肿瘤全面分期手术的一部分,然而这种一刀切模式带来的系列并发症正在引起临床医师的密切重视。如何规避过度的"淋巴清扫",以精准理念和个体化治疗模式为导向,恰当、合理、精准地实施淋巴结切除术,成为当前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热点。 狄文 张宁关键词:妇科肿瘤 前哨淋巴结 卵巢上皮性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P53的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53蛋白的表达特点及与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ER、PR和P53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其与生存率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①7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ER表达阳性29例(41.4%),PR表达阳性30例(42.9%),P53蛋白表达阳性4l例(58.6%)。PR阳性表达在年龄、月经状态和组织学类型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25;P=0.005)。ER和P53阳性表达在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残余肿瘤灶直径、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PR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分析显示,残余肿瘤灶直径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R5.058,95%CI1.658—15.434),而PR则是独立的保护因素(RR0.254,95%C10.071—0.909)。结论:年轻、未绝经、浆液性癌患者的PR阳性表达比例明显增高,PR阳性表达是卵巢上皮性癌独立的保护因素。ER和P53蛋白表达不是影响卵巢上皮性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胡柯 施君 施君 万晓燕 殷霞 狄文关键词: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P53 卵巢上皮性癌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