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德利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心脏
  • 5篇起搏
  • 4篇心脏起搏
  • 4篇心脏起搏器
  • 4篇起搏器
  • 3篇肺动脉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心病
  • 2篇永久起搏
  • 2篇永久起搏器
  • 2篇造影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造影
  • 2篇并发症分析
  • 2篇超声

机构

  • 7篇宁夏医学院附...
  • 6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1篇张德利
  • 5篇陈树兰
  • 4篇张金莉
  • 3篇廖明兰
  • 2篇朱文玲
  • 2篇沙勇
  • 2篇沈珠军
  • 2篇黄超联
  • 2篇倪超
  • 2篇姜秀春
  • 2篇贾绍斌
  • 1篇李燕华
  • 1篇林沁
  • 1篇金征宇
  • 1篇吴宁
  • 1篇马玉英
  • 1篇沙勇
  • 1篇曾勇
  • 1篇范中杰
  • 1篇周晓楠

传媒

  • 3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 1篇宁夏医学院学...
  • 1篇心脏起搏与心...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0
  • 2篇198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与造影对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的比较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者的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ICUS)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藉以提出ICUS检查的适应证。方法对连续400例临床待诊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CAG同时行ICUS检查。结果400例患者中,135例CAG正常者,而ICUS检查示:28例正常,38例冠状动脉内膜增厚,69例有不同性质的斑块。分组分析,斑块组与非斑块组之间的冠心病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表明ICUS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较CAG敏感,认为CAG检查结果正常者,若临床上心绞痛症状典型、年龄较大、血脂较高、吸烟及心电图有异常改变者,尤其是男性患者宜进一步行ICUS检查。
韩丁朱文玲黄超联沈珠军倪超张德利姜秀春李燕华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内超声成像冠状动脉造影
133例次埋藏式永久起搏器随访及并发症分析
1998年
目的:研究永久性起搏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关因素以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33例(男85例,女48例)置有永久埋藏式起搏器的患者用通信和门诊访问的形式进行追踪随访,随访期为1984年4月~1996年5月,随访率为98.5%,2例失去联系,随访时间3个月至144个月不等(平均98.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临床资料、并发症,起搏器囊袋的状态、起搏器电极位置和各参数的测量。结果:106例症状改善(80.9%),18例无变化(13.5%),3例术后症状加重(2.25%),43例与起搏器相关的并发症在治疗后得到恢复,4例死亡,但与起搏器无直接关系。结论:埋藏式永久起搏器对治疗心率过缓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96.6%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得到延长。
陈树兰张德利沙勇贾绍斌张金莉廖明兰
关键词:埋藏式永久起搏器并发症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2002年
张德利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分析
2005年
范中杰张德利林沁耿铁侠满开兰吴宁
关键词: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预后压力反射敏感性尿儿茶酚胺心率变异无创检查长期预后
植入型永久起搏器133例次随访及并发症分析(摘要)被引量:5
1998年
我院自1984年1月~1996年5月间为133倒次患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其中男性85例次,女性48倒次,年龄19~79(平均55.7)岁。
陈树兰张德利沙勇贾绍斌张金莉廖明兰
关键词:并发症永久起搏器植入型随访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年龄
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的监测及护理体会
1993年
1982年Kan氏等首次报道用经皮穿刺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瓣膜型狭窄,获得成功[1]。1984年Iababidi和Inoue等应用经皮球囊导管扩张治疗主动脉瓣狭窄(PBAV)及二尖瓣狭窄(PBMV)的方法也相继问世,为非外科手术治疗瓣膜狭窄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数年临床实践证明,该手术成功率高,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恢复甚快,可达到与开胸手术同样的效果[2.3]。我院自1990年以来,应用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PBV)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8例,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AS)2例,均获成功疗效显著。
张金莉马玉英审阅者张德利
关键词:肺动脉瓣成形术护理
应用非螺旋直电极进行AAI起搏器安置术
1995年
应用非螺旋直电极代替J形电极,普通直导丝代替J形导丝,为40例病窦综合征患者安置了心房按需起搏器。即刻起搏阈值0.72±0.35V,感知灵敏度为1.2±0.3mV与J形或螺旋电极基本相同。全部患者术后起搏功能正常,除1例因感知灵敏度进行性升高致感知欠佳外,余39例感知功能良好。未见电极脱位。笔者认为,采用作螺旋直电极安置AAI起搏器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张德利沙勇陈树兰张金莉廖明兰
关键词:心房起搏心脏起搏器
66例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
1989年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者,特别是伴大量左向右分流者,由于肺循环血流量剧增,逐渐导致肺小动脉病变形成肺动脉高压(简称PH),其手术风险大预后差。如合并严重梗阻型PH而出现逆向分流时,则丧失手术根治时机。故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治疗对逆转肺血管病变,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本院66例经心导管直接测压确定的先心病伴PH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66例中,男30例,女36例,年龄4~32岁,平均15岁;其中室间隔缺损(VSD)2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4例,房间隔缺损(ASD)11例,复合畸形13例。二、心导管压力资料:全部患者的PA压力均经右心导管检查直接测量所得。
周晓楠张德利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并发症
窦房结内起搏点游走的电生理学研究
1989年
同步记录了43例体表ECG,右房内电图(IEG)和窦房结电图(SNE),旨在探讨窦房结内起搏点的游走现象及其临床意义。43例的自发游走率为11.6%,心房快速起搏(AP)所诱发的游走率为32.6%。游走时窦性周期(SCL)和直接窦房传导时间(TAC Td)均较游走前显著延长。窦房结功能正常组(正常组,35例)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SSS组,8例)的自发游走率分别是11.4%和12.5%(P>0.05),AP诱发的游走率分别是25.7%和62.5%(P<0.05)。
张德利陈树兰
关键词:窦房结电生理学
冠状动脉内超声成像对斑块形态、临床综合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1998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内斑块形态的分析,以及斑块形态与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42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超声成像检查(ICUS),定性分析斑块形态和性质,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患者根据临床特征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B组)。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对比两组超声斑块形态和性质发现A组病变以软斑块多见(A组66%,B组31%,P<0.05),B组则以纤维斑块更常见(B组54%,A组17%,P<0.05)。结论ICUS对病变形态和性质的分类与临床综合征关系更密切。
曾勇朱文玲黄超联张德利金征宇沈珠军倪超姜秀春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ICUS冠状动脉造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