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坤

作品数:30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9篇教育
  • 7篇仪式
  • 5篇仪式教育
  • 5篇文化
  • 5篇教育人类学
  • 5篇儿童
  • 4篇教师
  • 3篇道德
  • 3篇德育
  • 3篇游戏
  • 3篇娱乐
  • 3篇娱乐文化
  • 3篇知识
  • 3篇少先队
  • 3篇身体
  • 3篇生命
  • 3篇主义
  • 3篇课程
  • 2篇代课
  • 2篇德国教育

机构

  • 27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柏林自由大学

作者

  • 27篇张志坤
  • 5篇李敏
  • 1篇刘佳
  • 1篇夏鹏翔
  • 1篇孙超凡

传媒

  • 4篇当代教育科学
  • 3篇中国德育
  • 3篇少年儿童研究
  • 2篇教育科学研究
  • 2篇中小学德育
  • 1篇北京教育(普...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课程.教材....
  • 1篇人民教育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教育...
  • 1篇福建教育(小...
  • 1篇现代教学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民族高等教育...
  • 1篇第四届基础教...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命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新质被引量:3
2015年
生命教育正在改变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它已然成为教师专业结构中的一项重要新质。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情感、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的基本保证。具有生命教育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既是一种新的教师文化,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新内容。
张志坤
关键词:生命教育教师文化教师专业发展
仪式教育的新发现——仪式的教育价值探求与实践创新被引量:2
2018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化浪潮的不断翻涌,我们越来越被裹挟在快速、虚拟、碎片化的生活之中。我们的身体、思维和情绪长期处于波动之中,内心很难安静下来,紧张、盲从、迷茫、激动等各种感觉和选择充斥着我们,尤其是对于青少年,他们似乎更缺少一种可以让身心得到平静的方式。
张志坤
关键词:教育价值仪式信息技术碎片化
娱乐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成长的消极影响与对策思考被引量:2
2016年
近十几年来,娱乐风愈刮愈烈,加上新媒体不断推陈出新,娱乐生活毫无争议的成为可以充分吸引公众眼球的焦点。尤其是近年来,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如动漫画报、
张志坤
关键词:娱乐文化道德成长青少年消极娱乐生活纸质媒介
德育目标导向公共精神挑战现代课程观--审读《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公共精神”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引入了'公共精神'的概念,成为此次课标修订的一大亮点.相比过去,公共精神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所指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转向关涉公共素养、政治素养以及法律素养三个方面.同时,培育公共...
李敏张志坤
关键词: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公共精神现代课程观
文献传递
论儿童的道德养成与文化习得——以传统节日春节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代表,凝结和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春节是童年的重要生命组成,对儿童的身体行为、道德情操、伦理关系都会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按照人类学的仪式种类划分,节日属于“时令仪式”,每年或多年规律性的出现,伴以纪念或庆祝等活动。
张志坤
关键词:文化习得文化表达身体动作伦理关系中国传统美德
在“身体的回归”中凝视“模仿”——对教育发生机制的探究被引量:1
2019年
德奥教育人类学派,以其对"人的图像"的追寻,在教育人类学理论流派中具有鲜明站位与特色。德国人类学家克里斯托夫·武尔夫(Christoph Wulf)的教育人类学思想在"身体回归"的哲学思潮下,希望通过作为"人的基本条件"的模仿(mimesis),打开人类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双向沟通的桥梁。这一系列理论从人类对教育的理解与梦想开端,借助手势、仪式、图像、想象、跨文化教育、他者、教育全球化等概念和主题不断深入,重新构建了教育的发生,为我们理解人与教育的关系,尤其是人的学习与实践性知识获得的内部机制开辟了新的理解和想象的维度。
张志坤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模仿实践性知识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被期待”的儿童爱国主义情感体验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对2名儿童的访谈,从儿童的情感体验、情感参与、情感教育实施空间、情感教育的实效性、家庭中爱国情感的培养等方面,探寻儿童真实的爱国主义情感现状。发现儿童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情感体验度低,在爱国主义仪式中参与度有限,目前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实施空间受到挤压,实效性有待提升。可见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儿童真实的爱国主义情感体验与被期待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间存在距离,未来应从儿童立场理解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丰富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感体验,在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中增强儿童的主体性与参与性。
樊园张志坤
关键词:儿童爱国主义情感情感教育情感体验
小学校园不良游戏的类型、成因及对策分析
2016年
根据对儿童造成损害的不同,小学校园中的不良游戏分为危险游戏、孤独游戏以及反道德游戏。寻求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求知的需要是儿童热衷不良游戏的原因。教师帮助学生远离不良游戏的基本思路在于,一方面关注并尊重儿童的游戏生活,有针对性地削弱儿童乐于不良游戏的动因,另一方面,采用适切方式杜绝不良游戏。
孙超凡张志坤
关键词:德育资源儿童游戏
实践性知识的再发现:身体、模仿和表演被引量:5
2018年
实践是教育领域的核心概念,连接着思想与行动。教育实践表现为推动教育实现的相关知识,这种知识不是理论的而是实践性的,惯习和模仿是教育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概念组成。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实践性知识进行讨论:第一,教育实践只有在文化科学中出现身体的再发现及其表演性转向的情境下才可以被理解,其中,身体运动和手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第二,教育实践与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权力集团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结构类似于惯习;第三,教育行为依托于实践性的教育知识,并借助模仿的形式得以发生。
克里斯托夫.武尔夫张志坤
关键词:实践性知识教育实践模仿
仪式之美与学校美育的仪式实现被引量:4
2016年
审美是个人生命发展的核心素养,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领域。仪式活动作为一种学校教育活动,有着丰富的审美元素,它可以成为学校美育资源的重要补充。仪式教育不仅能表达学校的教育性诉求,更重要的是它潜在地传递了美育所期待的"审美性",同时也是学校丰富学生生命之美的重要教育路径。
张志坤
关键词:仪式美育生命发展审美素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