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忠

作品数:24 被引量:24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农村
  • 11篇血压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9篇高血压
  • 7篇患病
  • 7篇患病率
  • 6篇农村居民
  • 6篇危险因素调查
  • 6篇村居
  • 5篇动脉
  • 5篇人口
  • 5篇农村人
  • 5篇农村人口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血管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机构

  • 24篇中国医科大学
  • 15篇同济大学
  • 12篇阜新矿业集团...
  • 4篇北京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于洪区...
  • 1篇沈阳医学院沈...
  • 1篇抚顺矿务局总...

作者

  • 24篇张新忠
  • 20篇孙兆青
  • 16篇郑黎强
  • 16篇孙英贤
  • 16篇胡大一
  • 15篇刘双双
  • 14篇张心刚
  • 14篇李觉
  • 13篇许长禄
  • 9篇李佳进
  • 9篇张大义
  • 8篇赵芬芬
  • 5篇董光辉
  • 5篇庞文跃
  • 4篇刘兴利
  • 3篇李晓东
  • 2篇马淑梅
  • 2篇杨川
  • 2篇叶爱群
  • 2篇王玉忠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宁农村地区主要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掌握辽宁农村地区主要心脑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的现状,为实施CVD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辽宁阜新县农村地区≥35岁29 970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使用SAS 8.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36.22%,超重率为27.65%,肥胖率为4.62%,吸烟率为42.11%,高血脂、糖尿病自述患病率分别为4.05%、0.49%;64.38%的村民至少存在一种CVD因素,同时具有4个主要危险因素的占0.15%;老年人(年龄≥60岁)中,高血压患病率、吸烟率高于对应年龄段的全国平均水平,而肥胖率、高血脂及糖尿病自述患病率低于全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积极加强对农村地区主要CVD危险因素的整合管理。
郑黎强李觉胡大一孙兆青张心刚刘双双张新忠孙英贤张大义祝荣才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农村人口
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尼群地平治疗农村地区高血压疗效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评价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尼群地平治疗农村地区高血压的疗效。方法2006年6月,按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辽宁省阜新县选取原发高血压患者5292例,分为健康教育组(对照组)及药物干预组(干预组);干预组以阶梯式加药方式给予氢氯噻嗪、尼群地平及卡托普利,观察药物的降压效果及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结果5292例高血压患者平均随访15个月。至随访结束共有308例失访(失访率为5.8%)。进入队列的4984例完成各种指标检测,其中干预组2530例,对照组2454例。经过健康教育及药物干预后,干预组平均血压下降16.1/9.4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平均血压下降6.7/3.5mmHg。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33.1%比15.1%,P〈0.001)。药物干预后,干预组比对照组非致死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减少57.3%,总脑卒中发病风险减少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结束,两组人群的严重低血钾发生率及新发糖尿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噻嗪利尿剂为基础的低成本降压方案,降压效果好,安全性高.显示良好的价效比.适合在中国农村地区推广。
孙兆青郑黎强张大义张新忠张心刚刘双双许长禄李觉胡大一孙英贤
关键词:高血压氢氯噻嗪尼群地平农村人口
静脉滴注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评价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男20例,女10例,入院后予合贝爽50mL注入50mL生理盐水,5-10mg/h泵入,维持48h,观察用药前后48h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T改变;心率,血压变化。结果合贝爽使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滴注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
孙兆青韩峰张新忠
关键词:合贝爽不稳定型心绞痛静脉滴注疗效观察
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体质指数与糖代谢异常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了解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糖代谢异常与体质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辽宁阜新农村≥35岁高血压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查。将BMI按不同水平分级,使用SPSS11.5软件分析不同BMI水平的糖代谢异常率,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该高血压人群中男女性超重检出率分别为32.7/和36.4/;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2/和12.9/,女性高于男性(P<0.05)。空腹血糖受损(IFG)及IFG与糖尿病(DM)合计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男女性DM及IFG与DM合计患病率均随BMI水平的增高而增加(P<0.01)。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DM患病风险随BMI水平的增高而增加,但IFG患病风险未见此趋势。结论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中BMI是糖代谢异常的独立相关因素。
张心刚孙兆青张新忠叶爱群郑黎强刘双双许长禄李佳进赵芬芬李觉胡大一孙英贤
关键词:体质指数糖代谢异常高血压农村
辽宁省农村居民高血压和血压正常高值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比较分析辽宁省农村居民血压正常高值及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防治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策略。方法选择2004—2006年辽宁省农村地区年龄≥35岁的人群,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5925人进行研究。结果调查发现,共有约44.1%的人为血压正常高值,约37.8%的人为高血压。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与血压正常人群相比,高龄、饮酒、超重、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和血脂异常是血压正常高值的危险因素;与血压正常高值人群相比,高龄、饮酒、超重、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和血脂异常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女性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但是血压正常高值的保护因素。吸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但与血压正常高值无相关联系。结论血压正常高值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相同之处。我们应该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预防肥胖,防止血压正常高值进展为高血压,减少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庞文跃孙兆青郑黎强张大义张新忠张心刚刘双双许长禄李觉胡大一孙英贤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正常高值流行病学
辽宁阜新蒙、汉两族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了解辽宁阜新农村地区蒙、汉两族成年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为辽宁阜新农村地区高血压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对7个乡镇≥35岁,30214例农村常住(≥5年)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由培训过的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了血压测量和资料的收集。结果辽宁阜新蒙古族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40.21%,标化率为40.18%;汉族居民的患病率为34.92%,标化率34.57%。两族间差异显著(P<0.01),但同一民族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高,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的增高趋势。高血压患者未知晓率均>70%,已明确为高血压的患者对自己的保护意识较弱。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年龄、超重、肥胖、腰臀比值、吸烟、家族史、饮食不良等因素是两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的相同危险因素。与蒙古族相比,汉族居民受吸烟、嗜酒的影响更明显。结论辽宁阜新农村蒙古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汉族人群,可能与其特殊的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等有关。
张新忠孙兆青郑黎强李觉胡大一孙英贤
关键词:高血压农村居民蒙古族
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前导联ST段抬高的心电图特征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前导联ST段抬高的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1例患者的右冠状动脉(或主要分支)闭塞,心电图表现为心前区导联ST段抬高,与前降支闭塞所致心前导联ST段抬高的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前导联ST段抬高局限在V1至V3导联(或者V4),抬高最明显的位置在V1或V2,演变过程中没有病理性Q波出现。结论右冠状动脉闭塞可以导致心前区导联ST段抬高,心电图特征有助于判断梗死相关血管。
刘兴利吴尉庞文跃孙兆青杨川张新忠
关键词:右冠状动脉闭塞心电图ST段
辽宁阜新农村居民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了解北方农村地区成年人群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北方农村地区心肌梗死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对辽宁省阜新地区的7个乡镇≥35岁30214名农村常驻(≥5年)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由培训过的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了血压测量和常见心肌梗死危险因素资料的收集。结果辽宁省农村居民心肌梗死患病率为0.29%,标化率为0.28%;男性患病率为0.26%(标化率0.25%),女性患病率为0.32%(标化率0.31%),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90,P=0.342)。随着年龄和血压分级的增高,心肌梗死患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超重、肥胖、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吸烟和爱吃咸食等因素是心肌梗死患病的危险因素。其中肥胖人群患心肌梗死的调整优势比是体质正常人群的6.08倍(95%CI为2.84~13.03)。结论辽宁省农村居民心肌梗死患病率较高,肥胖、高血压是心肌梗死最显著的危险因素,而许多居民对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防治知识非常匮乏。应提高农村居民对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和相关知识的认识度,以降低心肌梗死的患病危险性。
张大义孙兆青王玉忠冯亮郑黎强张新忠张心刚刘双双许长禄李佳进赵芬芬董光辉李觉胡大一孙英贤
关键词:流行病学心肌梗死农村居民肥胖
经导管向血管远端注射三磷酸腺苷对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经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三磷酸腺苷(ATP)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9月,接受急诊PCI手术出现无复流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B组)24例和对照组(A组)22例。B组经导管注入ATP 200μg,A组注入维拉帕米200μg,必要时可以反复注射。观察注射药物后校正的TIMI血流帧幅数(CTFC)、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术后左室射血分数(EF值)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种药物在多次给药后,均可以使90%的患者恢复TIMI 3级血流(A组:90.1%,B组:91.7%,P>0.05),A组、B组的CTFC值分别为26.5±14.6、258±10.3(P>0.05),但B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小于A组[(8.7±5.6)mmHg vs(13.4±10.6)mmHg,P<0.05],需要IABP支持的患者数量有减少的趋势。两组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三磷酸腺苷,可以即刻提高靶血管血流灌注和心肌组织灌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无复流的方式。
刘兴利马淑梅庞文跃孙兆青张新忠李晓东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无复流三磷酸腺苷
辽宁省阜新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调查辽宁省阜新县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现状,确定该地区是否为高血压高发区。方法采用分层整群两级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阜新县农村地区≥35岁的29970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使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县农村高血压标化率患病为36.2%,其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35.8%,女性为36.7%,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乡镇之间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差别;在所有高血压患者中,2、3级高血压占到45.4%。结论阜新县农村为高血压的高发区,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郑黎强孙兆青张新忠张心刚刘双双李觉胡大一张蕊孙英贤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农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