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旭香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阻塞
  • 4篇视网膜
  • 4篇视网膜中央
  • 4篇视网膜中央动...
  • 4篇视网膜中央动...
  • 4篇中央动脉
  • 4篇中央动脉阻塞
  • 4篇网膜
  • 3篇血管
  • 3篇血管造影
  • 3篇眼底
  • 3篇眼底荧光
  • 3篇荧光
  • 3篇造影
  • 3篇溶栓
  • 2篇眼底荧光血管
  • 2篇眼底荧光血管...
  • 2篇荧光血管
  • 2篇荧光血管造影
  • 1篇断层扫描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张旭香
  • 4篇吴航
  • 4篇杨慧清
  • 4篇刘大川
  • 3篇吉训明
  • 2篇宫丽萍
  • 2篇李勇

传媒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颅眶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前言:颅眶沟通肿瘤是指肿瘤同时侵犯颅内和眶内的一类肿瘤,手术全切肿瘤和视力保护是该类疾病治疗的关键。方法:我们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眼科中心从2020年11月到2021年5月收治的颅眶沟通肿瘤的临床治疗情况收集、...
肖新如张旭香白杰程也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早期眼动脉溶栓治疗前后视力改变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 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早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的临床研究.方法 收集2006年9月至2009年7月经确诊并在发病12h内进行溶栓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所有患者均记录年龄、性别、全身病史、发病至溶栓时间、眼底镜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术后48 h复查视力、眼底镜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后1月复查,记录视力及眼底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 24例患者发病至溶栓的平均时间(8.39±3.24)h,溶栓治疗前臂一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明显延长,平均(29.34±7.83)s,治疗48 h后眼底血管造影显示,臂一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明显缩短,平均(15.48±4.33)s,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月,复查荧光血管造影,臂一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平均为(15.76±3.12)s,与治疗48 h对比无差异.发病时视力低于0.05患者20例占83.3%,0.05~0.1者4例占16.7%,治疗48 h后视力低于0.05患者7例29.2%,0.05~0.1,6例占25%,高于0.1者11例占45.8%,其中2例高于0.5,占8.3%;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患眼视力获得提高的病人数量对比变化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月视力低于0.05患者5例占20.8%,0.05~0.1者6例占25%,超过0.1患者13例占54.2%,与治疗前患者视力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及时有效恢复早期阻塞的视网膜神经组织的血流灌注,改善早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视力,但此研究缺乏与传统治疗方法对照研究,同时该治疗方法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对比.
吴航刘大川张旭香杨慧清宫丽萍李勇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力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介入溶栓治疗前后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改变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通过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行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眼底彩照、荧光血管造影及黄斑OCT改变,了解溶栓前后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收集在我科行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17例,溶栓前、溶栓后48h行眼底彩照、黄斑OCT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记录溶栓前、溶栓后48h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后臂-视网膜显影时间及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术后1个月复查眼底彩照和OCT改变。结果患眼溶栓前及溶栓后48h,OCT显示黄斑明显增厚,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分别为(265.00±105.93)μm及(269.00±99.04)μm,与对侧健眼的(161.00±18.06)μm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后1个月黄斑变薄,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为(139.00±34.11)μm,与治疗前、治疗后48h及对侧健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眼底彩照显示,溶栓前视网膜中央动脉明显变细,后极部视网膜灰白色水肿,黄斑樱桃红;溶栓后48h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恢复,视网膜水肿仍同前;溶栓后1个月,视网膜水肿逐渐减轻,但视盘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出现不同程度萎缩。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示溶栓前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及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明显延长,分别为(30.65±7.11)s及(39.82±7.06)s;溶栓后48h则显著缩短,分别为(14.58±2.79)s及(22.76±4.84)s,溶栓前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选择性介入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及时有效恢复视网膜血供,缩短臂-视网膜显影及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但即使迅速恢复了视网膜中央动脉血供,仍可出现视网膜神经组织不同程度的组织形态学损害。
吴航刘大川吉训明张旭香杨慧清宫丽萍李勇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CRAO前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改变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采用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前后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表现,了解溶栓治疗对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灌注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2009年5月在我科采取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CRAO患者,观察患者溶栓前后眼底情况并记录溶栓前、溶栓后48h、溶栓后1个月的荧光血管造影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及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本研究共收集CRAO患者24例,溶栓前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平均为(28.87±6.85)s,溶栓后48h及1个月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分别为(15.21±4.01)s及(15.71±3.43)s,与溶栓前对比显著缩短,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溶栓前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平均为(40.17±8.55)s,溶栓后48h及1个月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分别为(22.25±4.73)s及(21.71±3.77)s,与溶栓前比较缩短,差异也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溶栓后1个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内层水肿逐渐减轻,但视盘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出现不同程度萎缩。结论选择性介入溶栓治疗CRAO可及时有效恢复视网膜血供,缩短荧光造影的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及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但即使迅速恢复了视网膜中央动脉血供,仍可会出现视网膜神经组织不同程度的组织形态学损害。
吴航刘大川吉训明杨慧清张旭香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选择性溶栓与常规治疗前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比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通过对比选择性眼动脉溶栓及传统常规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治疗前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了解两种治疗方法对视网膜中央动脉血供改善效果.方法 收集病人为非随机对照,根据患者是否同意溶栓或有溶栓禁忌证分为介入溶栓组及常规治疗组,记录所有患者年龄、性别、全身病、发病到治疗时间、患眼眼底检查、治疗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治疗48h及1月后的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对比治疗前后荧光血管造影臂-视网膜显影时间、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结果 溶栓治疗组发病时臂-视网膜显影时间及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明显延长分别为(28.76±6.81)s及(40.44±8.48)s,治疗48h及1m后复查显示臂-视网膜显影时间(15.36±4.03)s和(15.84±3.42)s,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22.28±4.63)s和(21.72 4±3.55)s,与治疗前对比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治疗组发病时臂-视网膜显影时间及视网膜动一静-脉显影时间亦明显延长分别为(29.81±6.08)s及(38.33±7.41)s,治疗48h后臂-视网膜显影时间及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29.19±6.27)s及(37.85±7.79)s,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月后臂-视网膜显影时间及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24.38±6.69)s及(33.56±6.43)s,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仍较溶栓组显影时间延长.眼底检查1月复查时均出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视盘不同程度萎缩,但常规治疗组损害更重.结论 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较常规治疗方法更及时有效恢复视网膜血供,缩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臂-视网膜显影及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但即使迅速恢复了视网膜中央动脉血供,仍可会出现视网膜神经组织不同程度的组织形态学损害.
吴航刘大川吉训明张旭香杨慧清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