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洪波

作品数:210 被引量:2,036H指数:2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4篇医药卫生
  • 43篇哲学宗教
  • 9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9篇性行为
  • 52篇男男性行为
  • 47篇艾滋病
  • 35篇行为者
  • 35篇男男性行为者
  • 31篇儿童
  • 29篇抑郁
  • 23篇症状
  • 22篇男男性行为人...
  • 20篇流行病
  • 20篇流行病学
  • 19篇病毒
  • 18篇抑郁症
  • 17篇免疫缺陷
  • 17篇获得性
  • 16篇获得性免疫
  • 16篇获得性免疫缺...
  • 14篇心理健康
  • 14篇缺陷综合征
  • 14篇综合征

机构

  • 202篇安徽医科大学
  • 36篇中国疾病预防...
  • 22篇绵阳市疾病预...
  • 17篇绵阳同志关爱...
  • 14篇安徽省医学科...
  • 9篇中国疾病预防...
  • 6篇合肥市第一中...
  • 6篇安徽省妇幼保...
  • 5篇安徽省合肥市...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四川省疾病预...
  • 4篇合肥市疾病预...
  • 4篇金华市疾病预...
  • 4篇合肥市妇幼保...
  • 3篇北京市疾病预...
  • 3篇蚌埠市疾病预...
  • 3篇柳州市疾病预...
  • 3篇安徽省税务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203篇张洪波
  • 60篇陶芳标
  • 51篇王君
  • 39篇曾广玉
  • 38篇许娟
  • 26篇郑迎军
  • 24篇许韶君
  • 23篇徐杰
  • 21篇王毅
  • 21篇杨宏武
  • 19篇樊静
  • 18篇徐勇
  • 17篇朱军礼
  • 15篇苏普玉
  • 15篇吴尊友
  • 14篇张光贵
  • 12篇吴红花
  • 11篇曹秀菁
  • 10篇佘敏
  • 10篇段毓雯

传媒

  • 30篇中国学校卫生
  • 2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8篇中华疾病控制...
  • 17篇中国公共卫生
  • 11篇中华预防医学...
  • 9篇中华流行病学...
  • 9篇中国心理卫生...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中国校医
  • 5篇中国行为医学...
  • 5篇实用预防医学
  • 4篇预防医学情报...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中国儿童保健...
  • 4篇安徽预防医学...
  • 3篇疾病控制杂志
  • 3篇中国农村卫生...
  • 3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职业与健康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3篇2012
  • 8篇2011
  • 20篇2010
  • 19篇2009
  • 17篇2008
  • 15篇2007
  • 14篇2006
  • 7篇2005
  • 10篇2004
  • 7篇2003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中学生焦虑心理症状流行特征研究被引量:26
2001年
目的 了解安徽省中学生焦虑心理症状的流行状况及流行特征 ,为制订控制策略和进行预防干预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安徽省中学生样本人群共 12 430名进行焦虑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结果  13 .7%的中学生有明显的焦虑症状 ,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农村高于城市 ,皖北高于皖南 ;学习成绩差、父母亲文化程度低、抑郁心理症状、现吸烟和过量饮酒均与焦虑症状呈等级相关。 结论 应针对中学生焦虑心理症状流行特征进行干预研究。
张洪波陶芳标曾广玉高茗
关键词:焦虑发生率中学生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乡级艾滋病治疗机构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 分析2015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州)乡级艾滋病治疗机构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ART)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以伊犁州3个乡级(喀尔墩乡、塔什库勒克乡和愉群翁乡)艾滋病治疗机构为研究现场,于2015年5月,由从事艾滋病治疗的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对象招募,纳入研究场所内18岁及以上、既往确认HIV抗体阳性且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问卷调查者,共443例。剔除问卷填写不完整或不符合逻辑者,最终纳入研究对象412例。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和查询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ART认知和ART依从性情况、参加"恰依"活动(当地流行的一种民间聚会活动)、家人告知、吸烟和饮酒状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评定。采用χ^2检验对研究对象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研究对象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412例研究对象的年龄为(41.1±8.0)岁,范围为19~67岁;男性占60.9%(251例),女性占39.1%(161例);依从ART者占75.0%(309例),其生存质量得分的P50(P25,P75)为56.31(50.55,59.4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ART依从率[70.1%(176例)]低于女性[82.6%(133例)](χ^2= 8.16,P=0.005);有抑郁状况者ART依从率[78.0%(54例)]高于无抑郁状况者[63.5%(255例)](χ^2=7.52,P=0.00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存质量得分较高者依从ART的可能性较高(OR=1.06,95%CI:1.02~1.09);饮酒和告知家人HIV感染状况者依从抗病毒治疗可能性较低(OR=0.26,95%CI:0.13~0.53;OR=0.31,95%CI:0.13~0.72);与无业者相比,职业为工人者依从ART
王威刘伟陈涛刘乃鹏郑迎军叶少东张月王学敏王桂珍张洪波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药物治疗依从性抗病毒治疗
男男性行为人群抑郁状况调查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抑郁症状现状。方法应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及相应的评价标准,采用应答者趋动招募抽样法(RDS)对MSM人群进行招募和自填式匿名调查和评价。结果共调查201人,抑郁评分最高为52分,最低为0分,中位数13.00±9.562,不同人口学特征抑郁评分中位数除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状检出为37.8%(可能有13.9%,肯定有23.9%),不同年龄、文化、职业、婚姻状况、性取向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受不同压力水平抑郁症状检出及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这意义(P<0.05),感到压力非常大抑郁症状检出率最高为63.2%(肯定有42.1%),随着压力减小而下降。在过去6个月有性病史抑郁症状检出为46.4%(肯定有为36.2%),无性病史者为34.3%(肯定有抑郁为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M人群抑郁症状检出率高,压力及性病加重了抑郁症状发生,是MSM社群及其普遍的健康问题,应高度关注,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活动。
王毅张洪波徐杰张光贵杨宏武樊静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抑郁症状
合肥市451名女性流动青少年自杀行为与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关系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合肥市女性流动青少年的自杀行为状况,探讨其与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在合肥市1家工厂、6家饭店和6家娱乐场所打工的共451名16~24岁的未婚农村女性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自杀行为、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等。结果调查对象最近1年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行为报告率分别为13.5%、4.7%和4.4%,均以娱乐场所服务员最高。社会网络大小≥4、网络密度为1.00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社会支持得分≥13是自杀计划和自杀行为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33和0.27;与生长在核心家庭或三代以上家庭者相比,生活在其他类型家庭者其自杀行为的危险性增加(OR=5.62)。结论未婚女性流动人群中自杀行为报告率较高,需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该人群自杀事件的发生。
朱义彬陶海冬李晓静李军张洪波
关键词:自杀社会支持社会环境
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1508名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与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23.2%的学生存在一种或几种心理卫生问题,尤以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偏执、抑郁、敌对等症状明显;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随其经历的生活事件的增多而下降;正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而负性社会支持则相反。结果提示,减少社会心理刺激、发展积极的社会支持可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陶芳标曾广玉汪宏珊田爱莲徐勇张洪波张腊香王静
关键词: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中专生
合肥市18~36个月幼儿运动发育调查
1997年
合肥市18~36个月幼儿运动发育调查张洪波陶芳标曾广玉徐勇董芬*李海燕(安徽医科大学230022)运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观察、评价婴幼儿运动发育水平并及虫发现神经肌肉缺陷是儿童保健工作者基本任务之一。为此,我们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工作经...
张洪波陶芳标曾广玉徐勇董芬李海燕
关键词:幼儿儿童保健体格锻炼儿童发育
54例多动症儿童的骨龄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本文通过对54名多动症儿童和正常儿童骨龄的比较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骨龄落后于正常儿童,提示生理发育水平落后可能是儿童多动症发生的重要病因之一。
徐勇曾广玉陶芳标张洪波黄守凯谭琪
关键词:儿童多动症骨龄
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检测促进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9
2009年
目的探索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特征的艾滋病有效检测促进方法。方法建立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导、由MSM志愿者骨干具体实施相结合的MSM人群艾滋病性病防治组织模式,以核心同伴宣传员(POL)为主进行MSM人群检测促进,分别采用应答者驱动招募法(RDS)进行基线、中期及期终评估招募调查和检测。结果基线调查201人,中期200人,期终203人,人口学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基线、中期、期终调查比较:知道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分别为36.8%、50.5%、55.7%,现在愿意做艾滋病检测的分别为55.2%、82.5%、88.2%;调查时报告做过检测的分别为17.4%、37.5%、59.1%,半年内作过检测的分别为52.9%、58.7%、81.0%,参加检测的分别占40.3%、55.5%、8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是否知道艾滋病咨询和检测外,其余上升趋势显著(P(0.001)。干预前后梅毒累计感染率、现感染率,2007年与2008年艾滋病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DC主导、MSM志愿者骨干实施的组织模式下,POL为主的艾滋病检测促进方法,是适合MSM人群特点的一种有效检测促进手段。
王毅张洪波李志军徐杰张光贵斗智杨宏武贾蜀光樊静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血清学
男男性接触者HIV/STD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3
2005年
男男性接触者是指与其他男性进行性行为的男性.有研究表明,在男男性接触者人群中HIV和STD感染率分别为9%~29%和27.0%~32.0%,HIV感染率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以及不同年龄和种族中存在差异,在STD中以淋病和梅毒最为常见.影响男男性接触者感染HIV/STD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危险意识差,安全套使用率低,不了解自己和性伴的感染状况以及社会歧视等.
郑迎军张洪波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者HIV/STDHIV感染率安全套使用率社会歧视意识差
男男性行为者自我歧视与性行为和心理因素的关系被引量:54
2010年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自我歧视感受经历及与相关行为和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在绵阳城区,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RDS)对MSM人群自我歧视感受、性伴及性行为、抑郁症状等进行自填式匿名调查,调查中首先从不同MSM亚群确定12名符合调查条件的种子,种子参加调查后每人发放3张招募卡,由其发给3名符合条件且愿意参加调查的同伴参加调查,以此类推,直到完成调查样本量.采用x2检验、等级相关、列联系数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调查201名,在最近6个月觉得同性性取向伤害了家庭或让家庭蒙羞的占59.2%(119/201)、掩饰自己的同性性取向免被歧视的占79.6%(160/201)、因有过同性性行为感到羞耻的占39.3%(79/201).觉得同性性取向伤害了家庭或让家庭蒙羞与同期是否和MSM朋友去过迪斯科或夜总会(r=0.196,x^2=7.95,P<0.05)、听音乐或看电影(r=0.201,x^2=8.423,P<0.05)、是否接受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健康咨询(r=0.231,x^2=11.329,P<0.05)、一夜情数(rs=0.183,μ=2.588,P<0.05)、抑郁症状检出(rs=0.241,μ=15.717,P<0.05)和压力感受(rs=-0.310,μ=23.112,P<0.05)相关,其中经历较多(3~4次)歧视者相应行为报告率依次为66.7%(11/33)、52.9%(18/34)、41.2%(14/34)、17.6%(6/34)、44.1%(15/34)、44.7%(10/24).因有过同性性行为感到羞耻与同期是否和MSM朋友常去听音乐或看电影(r=0.195,x^2=7.933,P<0.05)、一夜情数(rs=0.145,μ=2.051,P<0.05)、男男肛交数(r=0.165,x^2=10.823,P<0.05)、女性性伴数(r=0.265,x2=11.422,P<0.05)和近6个月与女性性行为有无保护性(r=0.513,x^2=7.442,P<0.05)、抑郁症状检出(rs=0.152,μ=13.034,P<0.05)和压力感受(rs=-0.259,μ=21.190,P<0.0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经历较多歧视者相应行为报告率依次为22.7%(5/22)、9.1%(2/22)、13.6%(3/22)、9.1%(2/22)、
王毅张洪波徐杰张光贵杨宏武樊静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偏见男男性行为者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