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玉荣

作品数:45 被引量:242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杨树
  • 5篇天牛
  • 5篇白蜡虫
  • 4篇洞庭湖
  • 4篇洞庭湖区
  • 4篇云斑
  • 4篇云斑天牛
  • 4篇天敌
  • 4篇马尾松
  • 4篇湖区
  • 4篇寄生
  • 4篇虫白蜡
  • 3篇性状
  • 3篇松材
  • 3篇松材线虫
  • 3篇松材线虫病
  • 3篇松毛虫
  • 3篇种群
  • 3篇种源
  • 3篇马尾松毛虫

机构

  • 43篇湖南省林业科...
  • 5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江华瑶族自治...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湖南省森林植...
  • 2篇怀化市林业局
  • 2篇绥宁县林业局
  • 1篇滨州学院
  • 1篇湖南省林业厅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怀化市林业科...

作者

  • 45篇张玉荣
  • 15篇钟武洪
  • 13篇梁军生
  • 12篇王旭军
  • 10篇喻锦秀
  • 9篇周刚
  • 4篇范友华
  • 4篇张翼
  • 3篇李显文
  • 3篇廖正乾
  • 3篇夏永刚
  • 2篇姜芸
  • 2篇罗菊春
  • 2篇倪乐湘
  • 2篇陈艺
  • 2篇劳先闵
  • 2篇王明旭
  • 1篇张雯雯
  • 1篇马李一
  • 1篇袁春

传媒

  • 25篇湖南林业科技
  • 2篇林业科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全国生物防治...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0
  • 1篇1999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杨小舟蛾取食对杨树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了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取食对杨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并探讨了杨树叶片受取食影响后的光合补偿机制。结果表明:杨树叶片被杨小舟蛾取食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动态波动变化幅度强于对照,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时间在上午12:00时,比对照滞后2 h,且峰值比对照提高了16.4%。单位面积受害叶片在上午(8:00—12:00)累积同化CO2的量比对照上升了9.6%,而下午(13:00—18:00)略有下降。1天中(8:00-18:00)累积同化CO2的量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蒸腾速率(Tr)的日动态为双峰曲线,分别在上午12:00和下午15:00出现蒸腾高峰;被取食叶片蒸腾速率及日累积蒸腾耗水量明显低于对照,而水分利用效率(WUE)、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p<0.05);暗呼吸速率(Rd)比对照高出10.33%。表观量子效率、光补偿点(LCP)等光合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分析表明,杨树对杨小舟蛾的取食危害存在光合补偿的适应机制。
梁军生张玉荣周小玲
关键词:杨小舟蛾杨树光合作用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类型及特征被引量:15
2005年
对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了研究,该区植被属于华中植物区系,地带性植被在森林分区上为中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亚地带,属三峡武陵山雪峰山林区。主要类型有:低山针叶林、中山针叶林、中山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丛、灌草丛和草甸。在分类系统上采用植被型组(Vegetationtypegroup)—植被型(Vegetationtype)—植被亚型(Vegetationsubtype)—植物群系(Plantformation)—植物群丛(Plantassociation)为分类等级,共分为5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包括50个主要群系。
张玉荣张国珍钟武洪张煊
关键词:植物群落植被分类系统
湖南省亚热带天然林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被引量:1
2011年
保护天然林不仅关系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而且也关系到林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湖南省天然林现状和正在实施的保护工程,提出了天然林保护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喻锦秀张玉荣
关键词:天然林可持续发展
竹卵圆蝽生物学特性观察及其无公害防治试验被引量:3
2008年
于2002—2008年在常德市鼎城区林业科学研究所进行竹卵圆蝽生物学特性观察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湖南省1年发生1代;林间释放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Ashmead)防治竹卵圆蝽效果良好,寄生率达69.61%-81.83%,平均为75.68%,因此利用平腹小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无公害的生物防治措施;在林间补充中间寄主柞蚕卵防治效果较好,补充区竹卵圆蝽卵平均寄生率高达52.68%,而对照区平均寄生率仅23.79%,补充区竹卵圆蝽卵寄生率明显比对照区寄生率提高28.89%。
钟武洪张玉荣周刚雷绍清张贤开
关键词:竹卵圆蝽生物学特性平腹小蜂无公害防治
赤眼蜂大面积防治不同类型区马尾松毛虫试验被引量:6
2005年
研究和分析了赤眼蜂大面积防治不同发生类型区(丘陵区、山区和越冬代、第三代)马尾松毛虫的试验情况,发现利用赤眼蜂对丘陵区越冬代马尾松毛虫进行规模防治效果最佳,其次是山区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对第三代松毛虫的防治,效果不理想。
周刚黄向东张玉荣钟武洪龙珠平姚大爱李显文
关键词:赤眼蜂马尾松毛虫
不同种源多花黄精农艺性状及药用有效成分的差异被引量:10
2020年
以18个多花黄精种源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的农艺性状和药用有效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除根茎长外,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的株高、地径等农艺性状及其根茎多糖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的株高、地径、叶面积与其根茎长、根茎粗、根茎鲜质量均呈正相关,根茎多糖含量与株高、地径、根茎粗均呈负相关;多花黄精不同种源间没有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除株高外,多花黄精不同种源的其他农艺性状与药用有效成分含量的遗传方差均小于其环境方差,遗传变异系数也均小于其环境变异系数;除株高和根茎多糖含量外,其他性状的遗传力均比较低;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筛选出石门壶瓶山、沅陵火场、安化仙溪、溆浦低庄和恩施咸丰等5个多花黄精优良种源。
王旭军张玉荣张玉荣吴媛媛徐庆国梁军生
关键词:种源农艺性状隶属函数法
高山地区马尾松毛虫天敌调查及其作用的初步评价被引量:3
2000年
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观察 ,基本摸清了高山地区马尾松毛虫天敌的主要种类及寄生性天敌的自然寄生率 。
钟武洪倪乐湘劳先闵徐永新张玉荣龙珠平吴才新
关键词:马尾松毛虫天敌
园林树木白蚁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被引量:20
2004年
白蚁是园林树木的主要害虫之一 ,目前湖南危害园林树木的白蚁种类达 35种 ,其中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台湾乳白蚁和黄胸散白蚁等 4种分布最广泛 ,危害最严重。园林树木的白蚁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系统和综合地运用多种方法 ,才能达到彻底防治白蚁的目的。
钟武洪张玉荣周刚
关键词:园林树木白蚁
现代生态学回顾与展望被引量:5
2003年
生态学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一些朴素的生态学思想和理念贯穿于古代人们的生产实践中。自海克尔于1869年提出生态学(Ecology)概念以来,生态学经历了产生、形成和发展三个主要阶段。以生物量、食物链、生态位、生态系统等概念的提出为标志,生态学已成为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给生态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直到今日,生态学不仅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而且运用生态规划、生态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构建高产、高效和可持续的生态管理模式,才可能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张玉荣
关键词:现代生态学生态系统应用生态
资源冷杉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25
2007年
应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采自湖南和广西的6个资源冷杉野生群体共243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8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了108个位点,其中84个是多态性位点,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77.7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234 4,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76 4.6个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大,群体多态位点百分率在22.22%~70.37%之间,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92 0~0.219 5,Shannon信息指数为0.134 4~0.339 1.香菇棚群体和银竹老山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舜皇山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资源冷杉自然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77 7,说明自然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群体间基因流Nm为0.411 9,相对较弱,可能对自然群体的遗传分化有一定影响.基于Nei's遗传距离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6个群体的个体按群体各自聚在一起.
张玉荣罗菊春喻锦秀
关键词:ISSR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