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磊

作品数:80 被引量:43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9篇糖尿
  • 48篇糖尿病
  • 32篇病患
  • 30篇2型糖尿
  • 30篇2型糖尿病
  • 26篇糖尿病患者
  • 18篇2型糖尿病患...
  • 15篇血糖
  • 11篇血管
  • 9篇卒中
  • 8篇代谢
  • 8篇蛋白尿
  • 8篇白蛋白
  • 7篇血清
  • 7篇住院
  • 7篇急性
  • 7篇病变
  • 6篇动态血糖
  • 6篇影响因素
  • 5篇血管病

机构

  • 80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市糖尿病...
  • 4篇上海市糖尿病...
  • 2篇上海市浦东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五人...
  • 1篇泰兴市人民医...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 1篇上海市第八人...
  • 1篇武警上海总队...
  • 1篇上海市闸北区...

作者

  • 80篇张磊
  • 49篇包玉倩
  • 48篇贾伟平
  • 27篇于浩泳
  • 23篇周健
  • 20篇潘洁敏
  • 16篇李青
  • 14篇罗国君
  • 10篇唐春雷
  • 9篇陈海冰
  • 8篇李鸣
  • 8篇张锋
  • 7篇陆蔚
  • 7篇陆俊茜
  • 6篇项坤三
  • 6篇马晓静
  • 5篇潘晓平
  • 5篇杨蓉
  • 5篇沈赟
  • 5篇王菲菲

传媒

  • 9篇中华糖尿病杂...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上海医学
  • 4篇中国新药与临...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17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评价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的适宜切点分析被引量:22
2020年
目的探讨应用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适宜切点。方法纳入2005年1月至2012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2161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1183例),年龄(60.4±11.9)岁,收集患者基本资料、眼底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接受连续3 d的持续葡萄糖监测(CGM),计算TIR(3.9~10.0 mmol/L)以及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和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根据各TIR切点进行分组后,分析比较各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异常增厚(≥1.0 mm)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检出率情况。结果根据TIR水平分为TIR≤40%、41%~70%、71%~85%及>85%共4组。4组间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TAR、平均葡萄糖(MG)呈现出随TIR减小而增加的趋势(所有趋势P<0.05),但TIR与TBR(<3.9 mmol/L)仅存在弱相关性(r=0.087,P<0.001),TBR(<3 mmol/L)未呈现出随TIR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趋势P=0.378)。共有262例(12.1%)患者CIMT异常增厚,515例(23.8%)患者患有DR。异常CIMT在上述4组中患病率分别为16.9%(59/349)、12.9%(96/746)、11.2%(57/510)和9.0%(50/556)(趋势P<0.001);DR患病率分别为30.7%(107/349),29.4%(219/746),20.8%(106/510)和14.9%(83/556)(趋势P<0.001)。在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了协变量后,与TIR≤40%组相比,其余3组异常CIMT风险依次降低33.8%(OR=0.662,95%CI:0.456~0.963,P=0.031)、40.8%(OR=0.592,95%CI:0.390~0.899,P=0.014)和45.0%(OR=0.550,95%CI:0.358~0.846,P=0.006);DR风险依次降低2.9%(OR=0.971,95%CI:0.725~1.301,P=0.844)、33.4%(OR=0.666,95%CI:0.479~0.924,P=0.015)及53.3%(OR=0.467,95%CI:0.331~0.657,P<0.001)。结论采用40%、70%、85%作为TIR切点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进行有效区分,建议作为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差(TIR≤40%)、未达标(TIR≤70%)、达标(TIR>70%)以及优(TIR>85%)的评价切点。
戴冬君陆静毅张磊沈赟莫一菲陆蔚朱玮包玉倩周健
关键词:血糖控制糖尿病并发症
以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急诊中以酮症起病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体检出情况及临床特征分析.方法 对133例酮症起病糖尿病患者测定血脂谱、随机血糖、HbA1C、胰岛功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
潘洁敏包玉倩张磊于浩泳贾伟平
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分析住院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的血尿酸(UA)水平与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探讨血UA在防治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8月期间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空腹血糖(FPG)、糖...
李青包玉倩潘洁敏张磊贾伟平
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与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的队列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基线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视网膜病变(DR)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5年4月至2019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入院检查治疗且基线时无DR的T2DM患者,利用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数据计算TIR,并进行前瞻性随访,最终纳入1057例患者。将患者根据接近TIR四分位数切点分为≤50%、51%~70%、71%~85%、>85%组共4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TIR与DR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经过中位数7.7年的随访,266例患者出现DR。以每千人年为单位计算TIR>85%、71%~85%、51%~70%、≤50%4组DR发生率分别为26.0/千人年(63/2419.7人年)、28.0/千人年(57/2032.9人年)、40.5/千人年(79/1950.8人年)和42.0/千人年(67/1594.1人年),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13)。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是否吸烟、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后,与基线TIR>85%的患者相比,基线TIR在71%~85%、51%~70%及≤50%的患者DR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了2%(HR=1.02,95%CI 0.71~1.46)、42%(HR=1.42,95%CI 1.01~1.99)及46%(HR=1.46,95%CI 1.02~2.07),具有统计学意义(趋势P=0.01)。TIR每降低10%,DR发生风险增加7%(HR=1.07,95%CI 1.02~1.13)。结论T2DM患者TIR水平降低可增加其DR发生风险,进一步证实TIR可成为重要血糖控制评价指标。
王亚昕陆静毅戴冬君沈赟张磊陆蔚朱玮包玉倩周健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队列研究
糖尿病患者多时点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血糖监测是进行糖尿病管理的有效手段,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规律地进行血糖监测有助于鼓励患者积极地参与糖尿病管理,为医护人员做临床决策提供所需的数据,并可帮助医护人员确定干预治疗的有效性。血糖监测选择的时间通常是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及夜间。
张磊包玉倩
关键词:血糖监测干预治疗病管理
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及其与胰腺疾病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及其与胰腺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有完整资料的住院糖尿病患者544例,分为无病变组(糖尿病无胰腺病变)、良性病变组(糖尿病合并胰腺良性疾病)、恶性病变组(糖尿病合并胰腺癌),比较3组间CA19-9水平及临床特征。根据CA19-9水平分组,观察CA19-9水平与胰腺疾病的关系。同时比较不同CA19-9水平无胰腺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CA19-9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544例糖尿病患者中,胰腺良、恶性疾病各占1.8%(10/544)。其中良性病变组体重指数、餐后30 min C肽及120 min C肽低于无病变组(P<0.05),恶性病变组年龄大于上述2组(P<0.05)。CA19-9水平升高小于2倍者胰腺良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A19-9水平正常者及升高大于2倍者(均P<0.01),而CA19-9水平升高大于2倍者胰腺恶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均P<0.01)。无胰腺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中,伴有CA19-9水平升高者占10.9%(57/524),其年龄、总胆固醇及丙氨酸转氨酶高于CA19-9正常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CA19-9水平呈独立正相关(β=1.024,P=0.045)。结论糖尿病患者中10%可伴有血清CA19-9水平升高,其中升高超过2倍者应警惕胰腺恶性病变的可能。
张锋包玉倩周健屠印芳张磊贾伟平
关键词:糖尿病胰腺疾病
动态血糖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动态血糖监测(CGM)技术可以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回顾血糖波动的趋势,是血糖监测的重要部分。在国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美国Medtronic Minimed公司)是应用较为广泛和成熟的CGM...
张磊周健陆蔚包玉倩贾伟平
文献传递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及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院内分泌代谢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38例,年龄15~89岁,记录血压、体质量及病程,入院第2天测定卒腹及餐后2 h血糖、血脂谱、肾功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应用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根据患者年龄、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脂蛋白(a)水平进行分层.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组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44,P>0.05).大量蛋白尿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F=4.113,P<0.05).研究队列按照血清脂蛋白(a)的四分位点分为四组,随着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升高,尿白蛋白排泄率逐渐升高(F=7.877,P<0.01),而肾小球滤过率逐渐降低(F=4.479,P<0.01).血清脂蛋白(a)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52、0.169、0.18,均P<0.01),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061,P<0.01).多元逐步同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收缩压、血清脂蛋白(a)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小球滤过率、年龄.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不受年龄、病程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是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潘洁敏包玉倩张磊张扬于浩泳贾伟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
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2009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肓和视力受损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已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对于中年糖尿病患者而言,慢性并发症的早期诊治有其独特的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国内尚无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现状报道.
李青包玉倩潘洁敏张磊张锋周健于浩泳李鸣项坤三贾伟平
超声测定肝脏衰减系数与糖脂代谢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测定肝脏衰减系数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入选411例具备完整的体格检查、血压、糖脂代谢及肝脏超声检查结果的男性患者,年龄36~65岁。应用超声测定肝脏衰减系数作为肝脏脂肪含量的评价指标,以肝脏衰减系数三分位点(<0.48,≥0.48且<0.69,≥0.69)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比较各组的临床及生化指标,并以年龄50岁为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411例研究对象中,106例(25.8%)超声定性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上1/3位点组的年龄、收缩压(SBP)、餐后2h血糖(2hPG)、餐后2h胰岛素(2hIns)以及高血糖患病率、NAFLD患病率均显著高于下1/3位点组(P值分别<0.05、0.01),胰岛素敏感性(ISIc)指数显著低于下1/3位点组(P<0.05)。在≥50岁组中,上1/3位点亚组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hIns、三酰甘油(TG)水平、高血糖患病率及超声定性诊断NAFLD患病率均显著高于下1/3位点亚组(P值分别<0.05、0.01),而ISIc显著低于下1/3位点亚组(P<0.05)。≥50岁组超声定性诊断为非NAFLD人群中,上1/3位点亚组的2hIns及TG水平均显著高于下1/3位点亚组(P值均<0.05),体质指数(BMI)显著低于下1/3位点亚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总研究人群、≥50岁研究人群和≥50岁且超声定性诊断为非NAFLD人群中,肝脏衰减系数(标准化β值分别=0.154、0.151、0.170,P值分别=0.000、0.002、0.007)均是2hIn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年龄≥50岁超声定性诊断为非NAFLD的男性人群中,超声测定肝脏衰减系数对估测脂代谢异常及胰岛B细胞对糖负荷后的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郝亚平张磊刘德红朱家安王晔杨蓉马晓静包玉倩贾伟平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胰岛素抵抗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