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华

作品数:35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会议论文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暴雨
  • 7篇WRF模式
  • 6篇同化
  • 5篇水汽
  • 5篇滤波
  • 5篇雷达
  • 4篇近海
  • 4篇KALMAN...
  • 3篇预警
  • 3篇日照时数
  • 3篇水汽输送
  • 3篇特征及成因分...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资料同化
  • 3篇小波
  • 3篇集合KALM...
  • 3篇非绝热
  • 3篇非绝热加热
  • 3篇风力

机构

  • 33篇连云港市气象...
  • 8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江苏省气象局
  • 2篇南京市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气象科...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青海省气象局
  • 1篇江苏省气象台

作者

  • 35篇张红华
  • 23篇王桂臣
  • 8篇陈伟伟
  • 6篇何玲
  • 4篇王鹏
  • 4篇杨红梅
  • 4篇马晨晨
  • 2篇陈飞
  • 2篇潘敖大
  • 2篇姜有山
  • 2篇朱琳
  • 2篇胡冬莉
  • 2篇朱云凤
  • 1篇彭加毅
  • 1篇魏建苏
  • 1篇王繁强
  • 1篇管兆勇
  • 1篇姚秀萍
  • 1篇曾明剑
  • 1篇李进喜

传媒

  • 3篇气象科学
  • 3篇第29届中国...
  • 2篇第27届中国...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第33届中国...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海洋预报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气象研究与应...
  • 1篇江苏省气象学...
  • 1篇第27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10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印度洋海温异常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的联系
本文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GISST海温资料,采用SVD、相关、合成等方法,对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和印度洋海温异常场进行了SVD分析,结果表明:印度洋海温异常可能存在对全球500hPa高度场变化的4-6个...
王桂臣张红华管兆勇
关键词:ENSO奇异值分解
文献传递
连云港市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利用连云港市7个站1961-2010年逐月日照时数、降水量、云量、霾日数、水汽压等资料,采用M-K检验、线性趋势分析、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连云港市日照时数的月、季节、年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同时对出现这些变化特...
张红华何玲李茂鑫陈伟伟王桂臣
关键词:日照时数MORLET小波
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暴雨定量预报的同化对比试验被引量:18
2009年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连云港雷达探测资料,利用WRF模式及其三维变分同化V2.1系统,对发生在2008年4月19日连云港地区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三维变分同化数值模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同化了雷达资料后,模式预报效果比单独使用NCEP做初始场效果明显改善,暴雨落区和量值更接近实况。同化了雷达资料后,模式预报的垂直运动区、最大上升区、水汽输送通道和高空涡度分布等更接近强降水区,结构也更精细,说明初始场增加雷达资料后,对初始风场的结构、强度和初始云水分布有实质性的改进,从而提高了对暴雨定量预报的效果。
潘敖大王桂臣张红华姜有山朱云凤
关键词:暴雨WRF模式三维变分同化多普勒雷达
2008年初江苏暴雪天气的诊断分析
本文利用2008年1月25日—29日NCEP/NCAR一日四次全球再分析资料对1月25日—29日江苏省大范围强降雪过程的天气背景、散度场、水汽通量的流函数与势函数、视热源与视水汽汇以及Q矢量等物理量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南...
王桂臣张红华王鹏祁欣王根求
关键词:暴雪水汽输送非绝热加热Q矢量
文献传递
2011年淮北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的预报和诊断分析
本文以预报为目的对2011年6月23-24日江淮之间的一次暴雨过程的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了暴雨发生前的天气环流背景、雷达回波特征、红外云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是副高外围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造成本...
张红华时敦伦王桂臣王根求王鹏
关键词:假相当位温水汽通量散度雷达卫星
文献传递
2019年江苏两次江淮气旋暴雨大风过程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使用多种观测资料和NCEP 0.25°×0.25°再分析资料,对江苏地区2019年3月19—20日(简称"0320"过程)和2019年4月8—9日(简称"0409"过程)两次江淮气旋暴雨大风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0320"过程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区都位于淮北地区,上升运动呈区域性分布,是"0320"过程产生区域性暴雨的重要原因。"0409"过程水汽辐合区和上升运动区域分布不均,因此暴雨落区相对分散。受海上热力条件、高层正涡度平流及气旋后部强冷平流的共同作用,"0409"过程气旋入海后迅速发展,气旋后部风速明显增大,气旋大风叠加对流大风是沿江苏南地区区域性偏西大风的主要原因。"0320"过程海上热力条件、高层正涡度平流及低层冷平流较"0409"过程弱,尤其是气旋发展阶段冷平流不强,因此气旋入海后发展不明显,只造成江苏出现局部性的大风天气。利用云水混合比来分析气旋发展的结构特征,对气旋如何演变有更直观的认识。
颜佳任王伟健张红华史达伟
关键词:江淮气旋暴雨大风
2008年初江苏暴雪天气的诊断分析
本文利用2008年1月25日-29日NCEP/NCAR一日四次全球再分析资料对1月25日-29日江苏省大范围强降雪过程的天气背景、散度场、水汽通量的流函数与势函数、视热源与视水汽汇以及Q矢量等物理量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南...
王桂臣张红华王鹏祁欣王根求
关键词:暴雪过程水汽输送非绝热加热Q矢量
文献传递
2008年初江苏暴雪天气的诊断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用2008年1月25—29日NCEP/NCAR一日四次全球再分析资料对1月25—29日江苏省大范围强降雪过程的天气背景、散度场、水汽通量的流函数与势函数、视热源与视水汽汇以及Q矢量等物理量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南北地区的对比。结果表明:(1)200 hPa与850 hPa的散度差值场,与降雪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沿江和苏南地区明显的水汽辐合,配合北方冷空气的向南侵入,是造成江淮流域持续暴雪的重要原因之一;(3)强降雪期间,非绝热加热对降雪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淮河以南降雪以对流性降雪为主,淮河以北地区以非对流性降雪为主;(4)非地转风造成的Q矢量辐合区主要位于850 hPa切变线附近,为强降雪提供了有利条件。
王桂臣张红华姜有山王伯盛陈飞
关键词:暴雪水汽输送非绝热加热Q矢量
海州湾不同走向海岸的海陆风异同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通过对海州湾沿岸3座梯度测风塔和19座自动气象站一年的逐日24 h自记风资料的统计,得到海州湾沿岸的海陆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陆风"净值"的概念。结合海陆风"净值"分析海州湾沿岸的海陆风环流特征发现:海州湾沿岸南北两段的海陆风具有明显的差异,南北走向的海岸海陆风比西北—东南走向海岸的弱,且转换时间迟;并粗略地估计了海风向陆地内的水平伸展宽度在45 km左右,夏季海风的垂直伸展高度可达625 m或以上。
姜有山王桂臣李进喜张榕张红华
关键词:海陆风统计特征净值
一种大气能见度的预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气能见度的预警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大气能见度监测装置和预警模块,监测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支架、支柱和固定组件,支柱上设有保护罩、控制箱和供电箱,供电箱设于保护罩内部,保护罩的底部以及控制箱的底部...
史达伟李超史逸民娄丹张红华姚雷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