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 作品数:27 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连市友谊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从一起家庭聚集性发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看肺炎支原体肺炎被引量:4
- 2010年
-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性改变,是非典型肺炎的一种。刘又宁等对北京地区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致病原进行了多中心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103例CAP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22.3%。在不久的将来,
- 孙丽丹张萍玄春实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聚集性发病肺炎支原体感染抽样调查非典型肺炎
- 成人社会获得性呼吸道腺病毒感染临床描述性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描述成人腺病毒 (ADV) 3型 (ADV3)、7型 (ADV7)和 11型 (ADV11)感染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 80 4例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和 15 6名同期平行健康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ADV3、ADV7、ADV11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1) 80 4例中 ,9.7%ADV3-IgM、6 .6 %ADV7-IgM、4.6 %ADV11-IgM、和 16 .0 %ADV3、ADV7和 /或ADV11-IgM阳性 ;(2 ) 13 .1%社会获得性肺炎、12 .5 %COPD急性加重、2 1.2 %哮喘急性发作、33 .3%支气管扩张、18.4%肺部感染、2 4.3%败血症、2 0 .0 %急性支气管炎、5 7.1%肾移植后病人血清ADV3、ADV7和 /或ADV11-IgM阳性 ;(3) 9.4%慢性肺心病ADV3-IgM阳性 ;15 .5 %哮喘、2 5 .9%支气管扩张ADV3-IgM阳性 ;11.1%支气管扩张ADV11-IgM阳性 ;7.4%COPD、11.1%支气管扩张ADV7-IgM阳性 ;(4)ADV3-IgM阳性 78例中 ,≤46岁组多数无基础疾病 ,>46岁各组病人 ,5 0 %~ 90 %有基础疾病 ;而ADV7、ADV11也有相似的分布 ;(5 )ADV3、ADV7和ADV11-IgM阳性多见于秋季、冬季和春季。结论 (1)ADV3、ADV7、ADV11是成人社会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中重要的致病原 ;(2 )部分气流限制性疾病急性加重与ADV3、ADV7、ADV11感染有关 ;(3)ADV3、ADV7、ADV11感染与基础疾病和年龄有关 ;(4)ADV3、ADV7。
- 张忠鲁于晓然胡晓慧孙莉丽高秀兰高岩张萍
- 关键词:成人IGM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了解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的护理服务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延续性的护理服务干预组采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家庭自我用药依从性、自我康复锻炼依从性;护理前后肺功能;半年再次入院比例。结果延续性的护理服务干预组的满意评分更高,P<0.05。延续性的护理服务干预组的满意评分是(96.40±2.68)分,而常规的护理服务干预组的满意评分是(85.68±2.21)分。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比较,P>0.05;护理后延续性的护理服务干预组肺功能优于常规的护理服务干预组,P<0.05。延续性的护理服务干预组满意评分、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家庭自我用药依从性、自我康复锻炼依从性、半年再次入院比例对比常规的护理服务干预组有优势,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效果确切。
- 张萍陶秀健
-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的护理要点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了解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的100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给予常规护理,全面化护理服务组采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满意评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治疗的依从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操作的时间;护理前后应激程度;雾化吸入并发症。结果全面化护理服务组的满意评分是(94.21±3.68)分,而常规护理服务组的满意评分是(80.21±2.79)分。护理前两组应激程度比较,P> 0.05;护理后全面化护理服务组应激程度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 <0.05。全面化护理服务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治疗的依从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操作的时间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 <0.05,全面化护理服务组雾化吸入并发症更少,P <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全面护理效果确切。
- 张萍尹媛
- 关键词:雾化吸入法护理要点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浆BNP检测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COPD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COPD患者分为2组,其中30例伴肺源性心脏病(CP)为Ⅰ组,30例不伴CP为Ⅱ组,测血清BNP水平,同时检测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通气功能测定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彩色多普勒测量肺动脉压(PaP);采用Spearman法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测得PaO2、PaCO2,FEV1(%),FVC(%),PAP水平及检测BNP水平,其Ⅰ组均高于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BNP检测水平与PaP、PaCO2呈正相关,与动脉血PaO2、FEV1(%)、FVC(%)成负相关。结论检测BNP可为临床诊断COPD伴CP提供有力依据。
- 王利菊张萍赵岩董佳琦
- 关键词:脑钠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
- 奈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奈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 ]用奈替米星静滴 0 .4 g/d ,疗程 7~ 10d ,治疗呼吸道感染 4 3例 ,均未合并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结果 ]应用国产奈替米星静滴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6 .0 %和 85 .7%。 [结论 ]奈替米星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安全性高。
- 孙利丽张萍
- 关键词:奈替米星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
- COPD合并TB患者血清IgM、IgG、IgA含量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TB)时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 M、Ig G、Ig A含量变化。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TB)的患者(试验组),以及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单纯肺结核(TB)还有正常健康人(健康对照组)的体液免疫功能进行对比分析。观察Ig M、Ig G、Ig A含量。结果四组间比较,Ig M均无统计学意义,Ig A:试验组高于COPD组、试验组高于健康对照组、TB组高于COPD组、TB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Ig G:试验组高于COPD组,TB组高于COPD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当COPD合并TB患者Ig G和Ig A水平均明显升高,这种情况可能对COPD合并TB患者是一种保护作用。
- 胡晓慧张萍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
- 成人呼吸道病毒感染临床实验系列研究
- 张忠鲁于晓然吴顺泰高庆军蔡叶萍盛秀芝王翠丽孙丽丹胡晓慧张萍高秀兰孙丽莉
- 该课题采取前瞻性、平行健康对照研究方式对1997年2月~2000年4月大连市友谊医院呼吸内科连续住院病人和同期平行健康对照156名进行ELISA方法测定多种呼吸道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IgM。测定流感病毒A、呼吸道合胞病毒、...
- 关键词:
-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肺部感染
- 临床路径结合路径化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结合路径化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2012年9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1组为临床路径组,2组为临床路径、路径化健康教育组,各52例,1组执行常规哮喘临床路径,2组执行临床路径、路径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医护服务满意度,出院前、后肺功能,出院2个月后在成人哮喘生存质量评估表(AQLQ)进行生存质量评定。结果 2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1组(P<0.05);2组病人入院后及出院前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高于对照组(P<0.05);2组病人出院2个月后AQLQ评分高于1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双路径化管理是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新模式,值得推广。
- 王利菊张雪松姚秀琦张萍姜薇孙丽丹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肺功能路径化健康教育
- 早期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对AE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究早期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再入院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大连市友谊医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住院的AECOPD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同时,早期开展肺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FVC、FEV1/FVC)、6 min步行试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活质量评分及1年内再入院次数。结果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中,观察组治疗后FEV1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VC及FEV1/FVC,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及FEV1/FVC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降低降低程度更大;观察组患者1年内再入院次数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可以提高AECOPD患者活动耐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再入院次数。
- 史华英崔艳慧张萍孙丽丹朱雨涵蒋美琳
- 关键词:肺康复无创通气AECOPD肺功能